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警察為送下錯車老太太與火車飆車 被指作秀 (圖)

警察為送下錯車老太太與火車飆車 被指作秀

文章來源: 河南商報 於 2007-03-17 10:13: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鐵路警察許紅彬與火車“飆車”,幫下錯車老太太順利回到家。有人誇他是“雷鋒第二”,也有人說他“作秀”。   當事民警許紅彬說,他隻是希望自己爸媽出門也有人幫。   [回放]   飆車幫老人被指作秀   3月13日,本報發表報道《為送下錯車老太警車與火車飆車》。3月14日,“國際警察日”當天,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交通廣播轉播該報道,引起聽眾熱議。   “與火車飆車,速度那麽快,不管出什麽問題,都得他負責,有些冒險了。 他該送老太到鄭州站乘其他車次,不必趕那麽急,或安排老太在新鄭住一夜,第二天再坐車走。”一位律師說,許紅彬的做法並不穩妥,但做好事的初衷值得弘揚。   有聽眾稱許紅彬是“雷鋒第二”,改變了有些警察在人民心目中“臉難看、事難辦、話難聽”的形象。有聽眾說,“如果每個警察都像許紅彬這樣,就天下太平了。”這種好人,有關部門一定得表彰。   然而,在一片讚揚聲中,有人提出了質疑。“希望他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作秀”。   昨日,交通廣播邀請許紅彬走進直播間,解答聽眾疑問。   [心態]   “我父母年齡也大了,將心比心”   昨日上午8時,跟在工作人員身後,身高1.80米的許紅彬身著警服走進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交通廣播直播間。   坐到話筒前,許紅彬略弓著腰,一手搭著桌子,一手放在膝蓋上,顯得有些拘謹。   “先介紹一下你的工作吧。”主持人試圖打開許紅彬的話匣。“我是鄭州鐵路公安處新鄭車站公安派出所的站勤民警。”   “當時是怎麽發現老太太的?”“老太太快70歲了,走得慢,我想問問有沒有人接她,與她的談話過程中發現她是下錯車了。”許紅彬說,那時,火車已經開走。   聽眾打來電話,問許紅彬和英雄徐洪剛有沒有關係,許紅彬連忙解釋“沒關係”,但隨即又開心地笑了。不斷有聽眾打進電話,誇他“好樣的”,許紅彬不好意思地笑笑,“這也沒啥。”   “我也有父母,年齡也都大了。將心比心……”說到父母,許紅彬突然眼圈一紅,眼淚流了下來。   [同事]   許紅彬是個不愛張揚的熱心腸   鄭州鐵路公安處宣傳科副科長杜中亞,是單位最早知道許紅彬送老太的人之一。   “他絕對不是作秀。要不是看記錄,大家都不知道他做了好事。”杜中亞說,因為負責單位的宣傳工作,他經常會翻閱民警的出警記錄,尋找新聞線索。   許紅彬的事,當時記錄本裏隻是例行公事的寥寥數語:某日某時,我所民警某某在站勤時,發現一下錯車的老太。經請示所裏領導後,某某將老太送到鄭州火車站。在火車發車前2分鍾,將老太重新送上火車。   杜中亞說:“他是個實在人,踏實、勤奮、人熱心還不張揚,大家都這麽說。”  [對話]   “俺家人都不知道這事兒”   從演播廳出來,許紅彬接受了商報記者的專訪。   問:安頓好老人,讓她等下趟車走,這樣就算很盡責了。 為什麽一定要去追火車呢?   答:老人說她女兒已經在靈寶車站等著了,車到了看不見她,她女兒得多著急啊。   問:如果車在路上出了意外,責任都要由你來承擔,這些你沒考慮嗎?   答:憑經驗,我知道能追上,就追了。   問:你周圍的同事、家人怎麽看?   答: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這事兒。應該不會有啥反應吧,正常工作。今天來上節目,跟家裏也是說的工作安排。   “希望我爸媽出門有人幫”   問:為什麽不告訴他們?   答:這事有啥說的。   問:第一次聽別人說你“作秀”是什麽時候?當時什麽感覺?   答:就是剛才在演播室。(沉默)也正常……隻有用行動讓他們了解了。   問:在演播室,提到父母的時候,你顯得很激動。   答:我爸媽都70多歲了,也屬於大病沒有,小病不斷那種。出門幹點啥,特讓人擔心。我平時工作忙,也沒能多照顧照顧他們。記著以前他們自己回老家,到了時間人還沒到,家裏就急得一會兒一個電話,一會兒一個電話。   我就想,自己爸媽出去要是碰上啥事也有人幫,我該多高興啊。   問:做了件好事,卻被人說成是“作秀”。下次再碰到這種事,你還這麽做嗎?   答:(低頭,沉默)應該吧,畢竟這不是壞事。   [市民]   “寧願警察天天這樣作秀”   許紅彬“作秀”的說法傳出去後,立即引來了眾人熱議。連續兩天,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交通廣播“交通會商室”節目不斷接到聽眾電話。   “如果他是作秀,我們寧願警察天天這樣作秀。”主持人欣悅還記得,這是聽眾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一位出租車司機說,車速那麽高,多危險啊。如果考慮到作秀,他會拿生命作代價嗎?就像叢飛、李學生這樣的好人,命都不要了,還會想有沒有人知道、記者有沒有到場?   鄭州大學社會學研究生王亞平說,做了好事,被媒體發現並報道,這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向他們學習。成為榜樣,不是一種錯誤。如果做了好事被人知道就是“作秀”,那雷鋒如果活到現在,是不是就成了作秀大王?   [現象]   曹愛文、叢飛都曾被指作秀   翻閱近年來的報紙、網站,幾乎每一個被宣傳的好人好事,在被人稱讚、傳頌的同時,都伴隨著“作秀”的質疑。   2006年7月10日,13歲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黃河。在120急救車趕到前,先行趕來的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記者曹愛文放棄采訪,選擇為女孩做人工呼吸。經過多次努力,女孩還是沒能醒來。   看著女孩的屍體,曹愛文淚流滿麵。經互聯網傳播,曹愛文被“頂”為“中國最美麗女記者”。   然而,她在為女孩做人工呼吸時,脖子上的記者證剛好滑落到鏡頭前。這個特寫就成了她“作秀”的明證。   一遍遍地解釋之後,曹愛文私下指著自己的頭對一個記者說,“你知道嗎?我感覺每一次別人采訪我,就像別人吸我的腦髓一樣痛苦。”   出場費上萬元的歌手叢飛,近10年來救助了183個貧困兒童,不求回報。   針對叢飛無私的捐助,有人說“把自己掙的錢都捐給別人,不是騙人就是傻子”,甚至說他患有“捐助快感心理依賴症”。   2006年4月20日,叢飛逝世,人們發現他的父母生活困難。近10年來,他沒有一分積蓄。叢飛在生前立下遺囑,要捐獻眼角膜。他用時間和行動,甚至是生命去應對質疑者。   [呼喚]   別用不健康心態看“雷鋒”   一位新鄉的聽眾說,現在人與人之間太冷漠了。我們一直在呼喚雷鋒,但等雷鋒出現了,卻總有人說他們“作秀”。都這樣懷疑,還有人敢站出來做好事嗎?   “有些人在別人做好事的時候,總用一種不善良的心態去揣摩別人的目的,這不是一種陽光的心態。提出‘作秀’這個問題的人,首先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心態。”一位女士的話,贏得很多聽眾的支持。   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交通廣播總監劉陽說,這種質疑,讓做了好事的人心寒。   鄭州市二七區外國語小學教師周菊蘭發現,班裏有的孩子,隻有在教室裏沒人的時候才幹活。原因就是害怕當著人麵幹活,會被人說成“表現自己”。   “等大多數人都有了這種心態,人在準備做好事的時候,就會心存顧慮。他會像那些孩子一樣,想想會不會有人懷疑他的動機。”周菊蘭說,“作秀這個詞兒讓雷鋒們心寒,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事,我們不能幹。”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死刑!許家印最大靠山完了
1.68米小夥與2.2米女子戀愛懷孕 女方回應網友質疑
微軟老員工48歲生日被裁,妻子發帖怒斥算法裁人
四個河南男人靠三家消費巨頭,掏空全球中產錢包
DeepSeek正在DeepSinking 使用率暴跌至比腰斬更低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表態:願赴中國會習近平,美中關係「很重要」
美撰稿人說出關稅最殘酷真相 :隻會讓窮人更窮
持續進攻:以色列向卡薩地帶發動新一輪大規模襲擊
紐約大學畢業生訴加薩遭"種族滅絕",畢業證書遭扣留
印巴空戰後 殲10C新客戶出現?美盟友有望買24架
嗆俄烏談判沒進展,川普:沒我根本談不出協議
消息人士稱美政府計劃將100萬巴勒斯坦人遷往利比亞
特朗普公開“懟”庫克:蘋果不應在印度生產手機
被FBI前局長發"8647"照片威脅?特朗普"坐不住了"
美駐北約大使:下半年將商討「撤軍歐洲」
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 白宮將矛頭指向拜登政府
“瞌睡唐”來了?78歲特朗普疑似在沙特王宮中昏昏欲睡
釋放千名戰俘換和平? 俄方放話:烏軍不撤就吞8州
美開始籌備閱兵:預算4500萬美元 6600名士兵參加
華男殺害女室友後冒充死者 騙走死者母親46.3萬美元
魔幻!特朗普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概率急速上升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警察為送下錯車老太太與火車飆車 被指作秀

河南商報 2007-03-17 10:13:25


  鐵路警察許紅彬與火車“飆車”,幫下錯車老太太順利回到家。有人誇他是“雷鋒第二”,也有人說他“作秀”。   當事民警許紅彬說,他隻是希望自己爸媽出門也有人幫。   [回放]   飆車幫老人被指作秀   3月13日,本報發表報道《為送下錯車老太警車與火車飆車》。3月14日,“國際警察日”當天,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交通廣播轉播該報道,引起聽眾熱議。   “與火車飆車,速度那麽快,不管出什麽問題,都得他負責,有些冒險了。 他該送老太到鄭州站乘其他車次,不必趕那麽急,或安排老太在新鄭住一夜,第二天再坐車走。”一位律師說,許紅彬的做法並不穩妥,但做好事的初衷值得弘揚。   有聽眾稱許紅彬是“雷鋒第二”,改變了有些警察在人民心目中“臉難看、事難辦、話難聽”的形象。有聽眾說,“如果每個警察都像許紅彬這樣,就天下太平了。”這種好人,有關部門一定得表彰。   然而,在一片讚揚聲中,有人提出了質疑。“希望他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作秀”。   昨日,交通廣播邀請許紅彬走進直播間,解答聽眾疑問。   [心態]   “我父母年齡也大了,將心比心”   昨日上午8時,跟在工作人員身後,身高1.80米的許紅彬身著警服走進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交通廣播直播間。   坐到話筒前,許紅彬略弓著腰,一手搭著桌子,一手放在膝蓋上,顯得有些拘謹。   “先介紹一下你的工作吧。”主持人試圖打開許紅彬的話匣。“我是鄭州鐵路公安處新鄭車站公安派出所的站勤民警。”   “當時是怎麽發現老太太的?”“老太太快70歲了,走得慢,我想問問有沒有人接她,與她的談話過程中發現她是下錯車了。”許紅彬說,那時,火車已經開走。   聽眾打來電話,問許紅彬和英雄徐洪剛有沒有關係,許紅彬連忙解釋“沒關係”,但隨即又開心地笑了。不斷有聽眾打進電話,誇他“好樣的”,許紅彬不好意思地笑笑,“這也沒啥。”   “我也有父母,年齡也都大了。將心比心……”說到父母,許紅彬突然眼圈一紅,眼淚流了下來。   [同事]   許紅彬是個不愛張揚的熱心腸   鄭州鐵路公安處宣傳科副科長杜中亞,是單位最早知道許紅彬送老太的人之一。   “他絕對不是作秀。要不是看記錄,大家都不知道他做了好事。”杜中亞說,因為負責單位的宣傳工作,他經常會翻閱民警的出警記錄,尋找新聞線索。   許紅彬的事,當時記錄本裏隻是例行公事的寥寥數語:某日某時,我所民警某某在站勤時,發現一下錯車的老太。經請示所裏領導後,某某將老太送到鄭州火車站。在火車發車前2分鍾,將老太重新送上火車。   杜中亞說:“他是個實在人,踏實、勤奮、人熱心還不張揚,大家都這麽說。”  [對話]   “俺家人都不知道這事兒”   從演播廳出來,許紅彬接受了商報記者的專訪。   問:安頓好老人,讓她等下趟車走,這樣就算很盡責了。 為什麽一定要去追火車呢?   答:老人說她女兒已經在靈寶車站等著了,車到了看不見她,她女兒得多著急啊。   問:如果車在路上出了意外,責任都要由你來承擔,這些你沒考慮嗎?   答:憑經驗,我知道能追上,就追了。   問:你周圍的同事、家人怎麽看?   答: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這事兒。應該不會有啥反應吧,正常工作。今天來上節目,跟家裏也是說的工作安排。   “希望我爸媽出門有人幫”   問:為什麽不告訴他們?   答:這事有啥說的。   問:第一次聽別人說你“作秀”是什麽時候?當時什麽感覺?   答:就是剛才在演播室。(沉默)也正常……隻有用行動讓他們了解了。   問:在演播室,提到父母的時候,你顯得很激動。   答:我爸媽都70多歲了,也屬於大病沒有,小病不斷那種。出門幹點啥,特讓人擔心。我平時工作忙,也沒能多照顧照顧他們。記著以前他們自己回老家,到了時間人還沒到,家裏就急得一會兒一個電話,一會兒一個電話。   我就想,自己爸媽出去要是碰上啥事也有人幫,我該多高興啊。   問:做了件好事,卻被人說成是“作秀”。下次再碰到這種事,你還這麽做嗎?   答:(低頭,沉默)應該吧,畢竟這不是壞事。   [市民]   “寧願警察天天這樣作秀”   許紅彬“作秀”的說法傳出去後,立即引來了眾人熱議。連續兩天,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交通廣播“交通會商室”節目不斷接到聽眾電話。   “如果他是作秀,我們寧願警察天天這樣作秀。”主持人欣悅還記得,這是聽眾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一位出租車司機說,車速那麽高,多危險啊。如果考慮到作秀,他會拿生命作代價嗎?就像叢飛、李學生這樣的好人,命都不要了,還會想有沒有人知道、記者有沒有到場?   鄭州大學社會學研究生王亞平說,做了好事,被媒體發現並報道,這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向他們學習。成為榜樣,不是一種錯誤。如果做了好事被人知道就是“作秀”,那雷鋒如果活到現在,是不是就成了作秀大王?   [現象]   曹愛文、叢飛都曾被指作秀   翻閱近年來的報紙、網站,幾乎每一個被宣傳的好人好事,在被人稱讚、傳頌的同時,都伴隨著“作秀”的質疑。   2006年7月10日,13歲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黃河。在120急救車趕到前,先行趕來的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記者曹愛文放棄采訪,選擇為女孩做人工呼吸。經過多次努力,女孩還是沒能醒來。   看著女孩的屍體,曹愛文淚流滿麵。經互聯網傳播,曹愛文被“頂”為“中國最美麗女記者”。   然而,她在為女孩做人工呼吸時,脖子上的記者證剛好滑落到鏡頭前。這個特寫就成了她“作秀”的明證。   一遍遍地解釋之後,曹愛文私下指著自己的頭對一個記者說,“你知道嗎?我感覺每一次別人采訪我,就像別人吸我的腦髓一樣痛苦。”   出場費上萬元的歌手叢飛,近10年來救助了183個貧困兒童,不求回報。   針對叢飛無私的捐助,有人說“把自己掙的錢都捐給別人,不是騙人就是傻子”,甚至說他患有“捐助快感心理依賴症”。   2006年4月20日,叢飛逝世,人們發現他的父母生活困難。近10年來,他沒有一分積蓄。叢飛在生前立下遺囑,要捐獻眼角膜。他用時間和行動,甚至是生命去應對質疑者。   [呼喚]   別用不健康心態看“雷鋒”   一位新鄉的聽眾說,現在人與人之間太冷漠了。我們一直在呼喚雷鋒,但等雷鋒出現了,卻總有人說他們“作秀”。都這樣懷疑,還有人敢站出來做好事嗎?   “有些人在別人做好事的時候,總用一種不善良的心態去揣摩別人的目的,這不是一種陽光的心態。提出‘作秀’這個問題的人,首先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心態。”一位女士的話,贏得很多聽眾的支持。   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交通廣播總監劉陽說,這種質疑,讓做了好事的人心寒。   鄭州市二七區外國語小學教師周菊蘭發現,班裏有的孩子,隻有在教室裏沒人的時候才幹活。原因就是害怕當著人麵幹活,會被人說成“表現自己”。   “等大多數人都有了這種心態,人在準備做好事的時候,就會心存顧慮。他會像那些孩子一樣,想想會不會有人懷疑他的動機。”周菊蘭說,“作秀這個詞兒讓雷鋒們心寒,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事,我們不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