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生“賣身救父”續:176人願捐款
東亞經貿新聞
2006-02-16 14:19:33
朱喜梅(中)給父親喂水
拿著爸爸的住院單直發愁
家中還有些塑料瓶子等待賣,然後換些錢
家中的草房已經住了40多年
新聞回放:
2月10日,東北師範大學2005級碩士研究生,25歲女孩朱喜梅的爸爸朱誌森因患肺心腦病生命垂危,急需3萬元錢手術費。朱喜梅說,如果誰能為爸爸交納3萬元手術費,她願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工作去償還那份情意。
全國各地關注朱喜梅
176位讀者欲捐款
本報訊(東亞記者王晶實習生王馨攝影王剛)
2月16日,東北師範大學2005級碩士研究生朱喜梅欲為父預支一生的報道見報後,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各地176位讀者打來電話,表示要為朱喜梅一家捐款。
關注之:
各地讀者:
被朱喜梅孝心感動176位讀者欲捐款
朱喜梅的故事被網絡轉載後,江蘇、江西、廣東、香港、在韓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紛紛打來電話詢問相關情況。昨日整整一天,本報熱線電話幾乎被打爆,截至20時,全國各地共有176位讀者有意為朱喜梅捐款。
西安張先生說,他爸爸常年臥床,瘦弱的媽媽靠種地把他和弟弟供上了大學。“看到朱誌森供女兒上學的故事後,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我會盡我的力量幫助他們。”
南京、杭州、長沙的3家企業打來電話,表示在朱喜梅畢業以後,願意為她提供一份工作。
各地媒體:
央視10套有意跟蹤朱喜梅籌款全過程
昨日,中央電視台10套《家庭》欄目組編導胡建豐、新華社記者林峰、江蘇泰州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攝製組記者爭鳴看到本報報道後,分別給本報打來了電話。了解朱喜梅的情況後,他們表示將盡快趕到長春與本報聯動,讓更多的人向朱喜梅一家人伸出援助之手。中央電視台10套《家庭》欄目有意跟蹤朱喜梅為父籌款的全過程。19時,沈陽《華商晨報》記者蘇洪傑趕到長春,對朱喜梅進行了采訪。
慈善機構:
中國扶貧基金會關注省慈善總會開設捐款帳號
中國扶貧基金會與本報取得聯係,對朱喜梅的事情表示關注。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說,核實情況後,基金會將在全國範圍內號召人們為朱誌森捐款。
吉林省慈善總會了解到朱喜梅的情況後,專門為朱喜梅開設了捐款帳戶。帳戶號碼:4200220309000128543,收款單位是吉林省慈善總會,全國各地各銀行均可匯款,匯款時需在“備注”一欄注明為朱喜梅捐款。
昨日,記者聯係到雙陽區民政局荊科長,荊科長說,2006年,區裏將給予朱誌森一家最大額度的補助。
長春市民:
長春市民捐款願朱誌森康複
長春市民單女士的女兒與朱喜梅年齡相仿,正在讀大學。看到本報報道後,她找到了朱喜梅,帶著她到超市買了很多生活用品,分別時還把200元錢塞到了朱喜梅的手裏,告訴她一定要堅強。
長春市民宋先生來到本報社,把100元錢交到記者手裏。並委托記者轉告朱喜梅,有她的這份孝心,她爸爸的病一定能好起來的。昨日,很多長春市民打來電話要為朱喜梅捐款,今明兩日,這些捐款會陸續送到。
等待救援: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雙陽區太平鎮長炮村一社朱喜梅的家,一間30多年的破舊草房。記者進屋時,朱喜梅雙腳殘疾的媽媽候淑芬正手拿給丈夫喂水的小碗,艱難地從廚房往屋裏“爬”著。朱誌森躺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因為住院每天需要四五百元的費用,14日,他從醫院回到了家。
“爸爸,現在有很多人要幫助我們,你一定要挺住啊!”朱喜梅趴在爸爸耳邊,輕聲對他說。“爸爸每天白天還好一些,一到晚上就喘不過氣來,臉憋得紫青,臉上都是汗,我真害怕他哪口氣喘不上來去世啊!”朱喜梅哭著說。她急切盼望能有一家醫院向他們伸出援手,讓她的爸爸先入院,等捐款到齊了,她會把住院費補交齊。
朱喜梅全國捐款帳戶號碼:4200220309000128543,全國各地各銀行均可匯款,匯款時需在“備注”一欄注明為朱喜梅捐款。本報熱線電話:0431——8488911繼續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