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二十餘年如一夢(組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舊日的足跡

  BEYOND樂隊成立於1983年,最初的三個成員是黃家駒、葉世榮和

鄔林。成立之初,BEYOND走的是前衛路線,曲風走向大多為ARTROC

K,注重音樂技巧。直到現在,很多陽春白雪的音樂青年依然懷念早期的BEY

OND,懷念在《阿拉伯跳舞女郎》裏他們在純音樂技巧上的表現力。值得一提

的是,在黃家駒死後,BEYOND再一次出現了回歸早期音樂風格的趨勢,他

們的吉他和貝司也更加的爐火純青,可他們卻再也沒能迎來黃家駒時代的輝煌。

BEYOND是一支打著黃家駒個人烙印的樂隊,沒有了黃家駒激越蒼涼的嗓

音,沒有了他帶給我們的那份唏噓,BEYOND便失掉了靈魂。從最早期的

《舊日的足跡》,到1993年的《海闊天空》,我們這份記憶始於家駒,也止

於家駒。

  家駒一手造就了我們所理解的BEYOND,他也用自己短暫的一生給這支

不失才華的樂隊設定了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度。當黃貫中無奈地在《PARADI

SE》中唱到“可惜,我們的故鄉,放不下我們的理想”時,便已經預示了寧為

玉碎的BEYOND日後的曲終人散。這也是為什麽這個時代可以充斥那樣多的

音樂垃圾,卻容不下隻剩了三個人的BEYOND樂隊的原因。

  哀莫大於心死。2003年6月30日,是黃家駒的十周年忌日,同時今年

也是BEYOND成立二十周年紀念。這一份音樂的信念在黃家駒死後被繼承了

下來,在BEYOND樂隊解散之後,它依然流傳在這個世界上。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img5.picsplace.to/img5/5/1_160.jpg');}" src="http://img5.picsplace.to/img5/5/1_160.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你知道我的迷惘

  在探索音樂道路的過程中,BEYOND開始嚐試用粵語進行音樂創作,用

粵語填詞的《永遠等待》開始引起香港音樂圈的注意。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因為在當時用粵語進行搖滾樂的演繹極為罕見。黃家駒卓越的才華浮出水麵,無

論是唱功還是填詞作曲,他都在當時以翻唱日文歌曲為風氣的香港樂壇裏鶴立雞

群。1986年,BEYOND樂隊自費推出第一張專輯《再見理想》——值得

一提的是,它的封麵直到現在還是很多人的電腦桌麵。那個目光憂鬱的小男孩,

站在黑白的背景裏注視著相片外的世界,年輕的眼睛裏憂鬱的眼神讓人難以忘

懷。

  BEYOND從此浮出水麵,擺脫了地下樂隊的身份。黃家駒大滑音處理的

拖腔尾音從此和那一首首經典的歌曲一起改變了我們對香港音樂的看法。

  1990年,BEYOND發行第一張國語大碟《大地》。這是一張對大陸

的歌迷來說極其重要的專輯,很多人便是由這裏麵的歌開始確立了對這支樂隊的

近乎信仰的感情。那首《大地》,將我從來隻從屬於個人的情感擴展到了整個天

地之間。

  “眼前有一群樸素的少年,輕輕鬆鬆地走遠,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見……”

  那其實是一個三十歲的男人和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之間的對話,我聽不進家長

和老師的說教,卻沒有忽略黃家駒的聲音。而BEYOND僅憑《大地》這一首

歌,便重建了我們對於音樂的全部認識。還有那張專輯中的《你知道我的迷

惘》:我們曾經一樣地流浪,一樣幻想美好時光,一樣的感到流水年長。我們雖

然不在同一個地方,沒有相同的主張,可是你知道我的迷惘……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img5.picsplace.to/img5/5/2_110.jpg');}" src="http://img5.picsplace.to/img5/5/2_110.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再見理想

  1991年,BEYOND遠赴非洲,回來後便有了第二張國語唱片《光輝

歲月》。家駒的初衷是專門為曼德拉而寫的這支歌,卻從此風靡整個中國人的世

界,至今仍是卡拉OK中點唱率最高的曲目之一。一首如此主旋律的歌曲十餘年

來在大江南北的卡拉OK裏盡領風騷,我想那肯定是一種真正超越了國界的精神

融在其中,每一個麥克風後麵的演繹,都攙雜了一份燦爛的回憶。而對於BEY

OND來說,曾經的光輝歲月並不能讓他們滿足,在此之後,他們將發展的重心

轉向日本。

  在日本,BEYOND邀請到喜多郎為《長城》製作片頭音樂。但由於語言

上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BEYOND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陷入低潮。1993

年,BEYOND回到香港,此時正值BEYOND成立十周年之際,家駒寫了

那首記錄下BEYOND十年心路曆程的《海闊天空》。那本來應該是另一個輝

煌的起點,BEYOND在那一年正式推出日語唱片,結束了在馬來西亞和台灣

的兩場不插電演唱會,正準備在年底推出樂隊成立十周年大型演唱會。

  然而一切都在那年6月30日劃上了一個句號。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img5.picsplace.to/img5/5/3_090.jpg');}" src="http://img5.picsplace.to/img5/5/3_090.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唏噓歲月無聲

  家駒的歌雖然大多由粵語填詞,可他卻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在我家鄉的高

速公路上,充滿汗臭和土煙葉子味道的車廂裏,家駒的聲音是伴隨窗外一閃而過

的鄉村田野的背景音樂。擠在那樣的車廂中,看著麵色黝黑的農民和大包小包的

打工仔在家駒的歌聲裏嘴唇蠕蠕而動,我想那是任何一個披發文身的搖滾歌手都

無法抵達的高度。

  語言不是障礙,語言背後自有其和人性共通的地方。家駒隻用一個詞語,就

概括了我們每一個人全部的人生:唏噓。這是在他的歌裏出現次數最多的詞之

一。“鍾聲響起歸家的訊號,在他生命裏,仿佛帶點唏噓。”“多少春秋風雨

改,多少崎嶇不變愛,多少唏噓的你在人海……”我們唏噓,是因為我們曾有理

想,我們懷著冷卻了的心窩漂流異鄉,是因為它曾經無比滾燙。每一個人,不管

他是站在舞台聚光燈下領受掌聲的巨星,還是子夜時分蜷縮在城市高樓下的過街

地道裏的流浪歌手,都有權利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一首《光輝歲月》。甚至在紙醉

金迷的卡拉OK包房中,一首《再見理想》同樣可以讓那些大腹便便的商人淚流

滿麵。

  “今天我,寒夜裏看雪飄過,懷著冷卻了的心窩漂遠方……多少次,迎著冷

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一刹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覺……”隻要

稍加注意,你會發現這城市的午夜街頭,總會有人獨自踉蹌在漫長的街道上,把

《午夜怨曲》一遍遍地吟唱。如果那街道沒有盡頭,我想他便也會那樣一直在自

己的歌聲裏……飛翔。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img5.picsplace.to/img5/5/4_080.jpg');}" src="http://img5.picsplace.to/img5/5/4_080.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50) this.width=750" border=0>二十餘年如一夢

  那是1993年,一個時代名正言順地壽終正寢,另一個時代則粉墨登場。

  也許隻是湊巧,中國錄音總公司在那一年開始正式引進百代EMI巨星係

列,我買到其中平克佛洛伊德的《月之暗麵》。囊括了歐美最經典音樂的有聲季

刊《音樂天堂》也在那一年創刊,歐美音樂開始全麵席卷大陸市場。那一年,大

陸原創歌曲總評榜在北京音樂台誕生。

  

  1993年是一個分水嶺。當我在那年深秋把剛買的《樂與怒》塞進WAL

KMAN時,家駒已經於三個月前在日本離開了我們。那一年的年底,張學友和

劉德華平分了香港十大金曲的各個獎項。

  在今年初BEYOND成立二十周年演唱會上,四個人又重新聚在一起。黃

家強、葉世榮和黃貫中分立舞台四周,簇擁著中間的投影屏幕。家駒略顯模糊的

身影被一束仿佛穿越了時間的光投射在上麵,一身火紅的西服,懷抱著那把吉

他,和他十年後已步入中年的夥伴們在相隔十年的吉他上共同撥動著同一根琴

弦,唱出同一個音符。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音猶在堪驚。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img5.picsplace.to/img5/5/5_072.jpg');}" src="http://img5.picsplace.to/img5/5/5_072.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送給癡迷BEYOND的弟弟和所有喜歡BEYOND的人們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img5.picsplace.to/img5/5/6_057.jpg');}" src="http://img5.picsplace.to/img5/5/6_057.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750) this.width=750" border=0>

1986年自資製作出版《再見理想》錄音帶

1987年寶麗金出版首張EP《永遠等待》

1987年出版首張專輯《阿拉伯跳舞女郎》

1988年出版第二張專輯 《現代舞台》

1988年加盟新藝寶推出第三張專輯《秘密警察》

1989年發行第四張專輯?《BeyondIV》

1989年第五張專輯 《真的見證》麵世

1990年《天若有情》電影原聲大碟

1990年推出第六張專輯 《命運派對》

1990年推出首張國語專輯《大地》

1991年第二張國語專輯《光輝歲月》

1991年出版第七張專輯《猶豫》

1992年加盟滾石推出第八張粵語專輯《繼續革命》

1992年在台灣發行第三張國語專輯《信念》

1993年經典名作《樂&怒》專輯,但同年家駒......

1993年專輯《海闊天空》

1994年《二樓後座》是BEYOND新的開始

1994年《遙遠的PARADISE》國語專輯

1995年在香港發行《SOUND》粵語專輯

1995在台灣發行《愛與生活》國語專輯

1996年粵語專輯《BEYOND精彩》

1997年粵語專輯《請將手放開》

1997年粵語專輯《驚喜》

1998年《這裏那裏》國語專輯

1998年粵語專輯《打不死》

1999年發行粵語大碟《不見不散》

1999年11月BEYOND本世紀最後一張專輯——《GOODTIME》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