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穎--上天的禮品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05年,注定要成為眾多的地球人永遠記憶的曰子,因為在這一年我們收到了上天給予人間的一份厚禮,一個名叫張靚穎的女孩。

  她肩負著上天的使命,給到處充滿醜惡的人間帶來了美麗,給到處充滿汙穢的藝術帶來了純潔,給到處充滿躁音的音樂帶來了天籟之聲。

  她像一道初春的陽光,衝破了陰暗的冬季,照亮了冰封的田野,照亮了已經冷卻了的心,讓世界重新充滿了溫暖,充滿了愛的陽光。她,讓我們知道了世界原來可以這樣美麗,懂得了生活原來可以這樣溫馨,參透了音樂原來可以這樣迷人。

  我們經曆了多少英雄,也沒有對我們的靈魂產生如此大的衝擊,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態度,淨化自己的靈魂;我們經曆了太多的歌星,從沒有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如此大的震撼,讓我們重新整理自己的神經,清掃自己精神的垃圾;我們經曆了眾多的美女,都沒有讓我們真正體會一次驚豔的滋味,而她幾乎在同一個時間裏擊倒了我們。而這一擊完全可以使我們這一生裏充滿了幸福。

  她的力量是美的釋放。原子彈爆炸是原子聚合後的釋放,宇宙大爆炸是宇宙體集中成“黑洞”後的釋放,颶風是溫差引起的氣流聚合後的釋放,她的風暴則是相貌美、音色美、心靈美高度凝聚後的釋放。一個“比基尼”,僅僅是暴露了女人的幾處肌膚就引起了如同原子彈爆炸似的衝擊,她的這麽多的美一次性地顯露在我們麵前,所引起的爆炸當然會遠遠地超過原子彈。連炮火連天的中俄聯合軍事演習都被她的衝擊波所掩蓋,正是再好不過的證明。我們不承認自己感情的脆弱,隻因為她給予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這麽多的美同時出現在我們的麵前,其力量足以炸平地球,讓我們的血肉之驅如何抵擋得了?

  為了感謝上天的恩賜,為了抒發我們對她的愛,更是為了紀念2005給我們的改變,我們不得不搜腸刮肚地尋求人間所有的美麗辭藻,用盡世上最豔麗的語句,來描述她的美麗,形容她的歌聲,歌頌她的善良。

  一、來自瑤池的百合

  我不知道瑤池除了蟠桃之外有沒有百合,但是張靚穎的出現讓我堅信瑤池邊一定有百合,因為她一定是來自上天的一株美麗的百合花。她所有的神韻裏都充滿了天賜的痕跡,透露出仙女的韻味。

  她的眼睛大而明亮,迷人的眼神總是不時習慣地望著左前方的天空,這就是仙女與凡人的不同之處。她雖然來到了人間,但是還是忘不了天堂的美侖美奐,總是向往著有一天把天堂的美也搬到人間,把那片百合林也移栽到我們的房前。

  她的渾身驚人地對稱,協調,圓潤,宛如上天精心地設計。天地宇宙間有著最神奇的規律,就是一切都趨向對稱、協調、圓潤。凡是美麗的,都是對稱、協調、圓潤的。人的左右的對稱,比例的協調和肌膚的圓潤就是上天給予人類的照應。但是,上天往往又暗暗地昭示,大多數凡人都有不對稱、不協調、不圓潤的地方。君不見多少漂亮的影星麵部都有局部地歪斜,多少歌星被臃腫的體形所困擾。為什麽?因為她們的凡人,上天隻給了她們美麗,但是沒有精心地設計,總是留下一點點遺憾。而我們的靚穎則唱也對稱,笑也對稱,哭泣時也對稱;站也協調,坐也協調,舞動時也協調;臉也圓潤,胸也圓潤,連鼻子也圓潤。沒有遺憾,沒有敗筆,處處都是上天的手筆。

  她的身材則是上天創造的又一個奇跡,窈窕而不妖氣,苗條而不瘦弱,豐韻而不風騷,勻稱而不呆板。看她的風姿猶如看雲霧中的山茶,簡約而不單調,華貴而不繁複,豔麗而不張揚,飄逸而不虛幻。真是色彩萬千,氣象萬千,風情萬種,姿態萬種。看她的舉動則猶如看微風中的彩蝶,舞動時輕韻而隨意,偶停時安靜而自如,隨風而舞,隨心所欲。風為之動情,雲為之動容。樹木舍不得驚動她的舞姿,花草不忍心挽留她的色彩。風不敢再刮,雨不敢再下,百鳥也不敢吵雜。世界為之靜音,時間為之停擺。這是上天在休閑,沒有人敢騷擾。這是上天的使者在布施美麗,誰也不敢驚動。這一時刻,她就是一切。一舉一動都是上天的安排,一顰一笑都是上天的會意。

不要以為張靚穎的勝敗是在8月26曰晚上揭曉的,她早就預知自己的結局,帶著耶酥般的恬靜來享受最後的晚餐。

  在三強總決選的比賽中,湖南衛視播放了在街頭采訪歌迷的錄象,有兩次用不同的方式說道:“張靚穎唱得特別好,但是她唱英文歌,我聽不懂。”這麽高注目率的比賽,電視台會在街頭成百上千次地采訪歌迷,選播哪幾個鏡頭已經不代表歌迷的價值取向,而代表主辦方的價值取向。評委也在此前的比賽中直接提醒過張靚穎,唱一唱中文歌。對與音樂夢想的堅持和對自身風格的執著使張靚穎到總決選的後期才妥協,並換得了黑楠評委那句“誰再說你唱不了中文歌我跟他急”,可惜她想改變形象已經來不及了。

  漢語有4個基本聲調,加上輕聲有5個聲調。音質好的老北京說起話來婉轉嘹亮,洋人說這就是音樂。讀李白杜甫的詩與讀打油詩的感覺大不相同,是古詩的平仄格律在起作用。相比之下,隻有升調和降調的西方語言倒沒有多少音樂氣質。不幸在於,漢字的5個固有聲調有可能與曲譜中的音高不符而產生破壞,我就曾經把“他領導我們得解放,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聽成“他領導我們得街坊……”,還琢磨毛主席要我們得街坊幹什麽。畢竟當代的詞作者沒幾個對漢語韻律的掌握能達到李白杜甫的水平。

  同樣一首歌用英語來演唱可以輕鬆解決音調問題,我們知道西方語言可以隨語氣的變化在升調和降調間任意轉換,把旋律的表現力推向極至。不是沒有人把《我心永恒》和《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翻唱為漢語,而是翻譯了,但效果不好,這些歌本來就不是按照漢語的發音特點進行創作的。就算翻唱成功,大家都能聽懂,感染人的難道又僅僅是歌詞本身?

  從近代的英法爭霸到現代的美蘇爭霸,英語在人類社會中都保持著獨特的地位,英文歌曲也成為了溝通英語國家與非英語國家的重要橋梁。即使這樣,優秀歌曲也不是以本國民眾或英美民眾能聽懂為標準的,美聲唱法就要求用並不流行的意大利語演唱,很多歌劇戲曲還使用無法普及的地方方言演唱。在1998年法國世界杯足球賽上,墨西哥歌手瑞奇馬汀竟然用西班牙語演唱《生命之杯》,不僅讓英美的民眾發怵,也讓歐洲的大部分民眾頓失優越感。我們說慣了英法德意,西班牙不在西方強國的大名單之列。可就是這首多數人聽不懂的《生命之杯》紅遍全球,翻唱的英文版和中文版戰績卻一塌糊塗。

  綜合比較起來,用英語演唱還是用各種外國語言演唱中的最好選擇。張學友的《吻別》在沉寂多年後被邁克學搖滾翻唱為《Take me to your heart》重新煥發生機,使得中國的流行音樂人開始被國際音樂界關注。音樂走向世界不是一步完成的,最先衝出去的是曲調、旋律,然後是有國際競爭力的中英文雙料歌手,接下來才輪到漢語歌詞,最終促成中國音樂文化走向世界。如果我們不給演唱英文歌曲的本國歌手充足的發展空間,隻會造成在國際音樂版圖上的更大被動。

  我感慨我們那一代的大學生學到的英語:做起試題得心應手,寫起文章費時費力,說起話來結巴而遲鈍,唱英文歌曲就徹底完蛋了。張靚穎的出現突然讓我想到,如果我們對外國語言的理解停留在字母的拚寫和語法的技巧上,怎麽去感悟異域文化的精髓?

  張靚穎還遠不是國際化的歌手,她有靚麗的外形和天籟般的音質,沒有節奏強烈的台步,幾乎是站著唱歌。相反嗓音大大遜色於她的李宇春那淩厲的手勢、霸道的台風更有王者風範,盡管李宇春可改進的餘地已經不多了。在三強總決選中張靚穎表現也不夠自信,她拿著麥克風說話時垂下眼光不看鏡頭,時不時用右手去撥弄並沒有淩亂的頭發。不過,以張靚穎優雅的身姿和聰明才智,用兩三年時間學好步法不是大問題。

  告別了為攢錢而舍不得買化妝品,為了補貼家用而到陰暗的小酒吧唱歌的曰子,張靚穎通過“超級女聲”踏上了音樂夢想的陽光大道。有的年輕人正是在步入幸福後失去激情,平庸下去。那麽,步入新生活的張靚穎有沒有魄力把下一個目標定為足以讓全世界音樂人淚留滿麵的夢想--為演唱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歌而努力奮鬥?

  

  如果“超級女聲”的前麵比賽都不轉播,讓歌迷難以組織大規模拉票活動,直接轉播最後的三強總決選,李宇春和周筆暢的結果將十分危險,觀眾們都聽到了張靚穎在最後晚餐上的歌聲何等出色。在815萬多張短信選票中,近一半在比賽開始前已經投下了,與選手的現場表現無關。沒有人敢當這場比賽的評委,決定誰勝誰敗,連設立35名大眾評審主辦方都擔心砸了牌子。采用短信票數決定名次,讓貌似公正的賽場之戰演變為赤裸裸的市場之戰,實在讓人厭惡。但我也承認合理性:特定條件下,有錢人霸占投票權比大家都沒有投票權還好一點點。

  有調查說喜歡英文歌曲的主力軍是文化程度較高,生活方式較理性的人。這部分人不熱衷於用手機短信投票,也不積極參加拉票活動。據著名“涼粉”黃健翔透露,中央台看超女的主持人,80%以上都喜歡張靚穎。可惜,就算他們本人投票了,單位也不是以百萬計的。雖然也有大批的年輕支持者為張靚穎走上街頭,但是麵對更大規模的“玉米”和“筆迷”陣營沒有優勢可言。興許在中小學生的心目中,李宇春的青春活力和周筆暢的可愛純真比起英文歌曲的曲高和寡更有競爭力。而在暑假的最後一周進行超級女聲的三強總決選,主辦方的用意一覽無餘。

  成都賽區此次有3名選手奇跡般地殺入全國總決選前4名,並各自組建了“玉米”、“涼粉”、“盒飯”三大陣營。李宇春、張靚穎、何潔既是場下的朋友,又是場上的對手。在爭奪她們共同根據地--成都的戰鬥中,四川音樂學院四年級的李宇春在眾多同學和親友的支持下一直領先(大學裏有很多高熱量的非正式社團),四川大學一年級的張靚穎的支持率其次(她的公共關係弱於李宇春),和李宇春同屬一個學校的何潔家在貴陽,支持率較低。

  成都肯定是全國拉票戰役最激烈的地區。戰鬥進行到了主要的街道、商業中心、娛樂場所,甚至是暑假留守校園的學生宿舍之內,有的小夫妻一方支持張靚穎,一方支持李宇春。口頭勸說已經成了最落後的玩意兒,聯誼活動、禮品贈送、商品促銷成了主流,搶手機、亂買卡、替別人充值也時有發生,聽說另一個城市還發生了打架事件。

  依我看來,進入超級女聲總決選的都是很出色的歌手,對她們的不同喜好來自於個人性格心理特征的細微差異。幾大粉絲陣營的對立說明文化的多元性在增加,社會的寬容度在增加,粉絲陣營之間並無優劣之分。倒是同一陣營內部,在拉票的策略和支持的方式上顯示了較大的人格差別。

  總決選的最後一個星期,成都市中心人流量極大的中山廣場被“玉米”們占據,向當場用手機發短信投票的市民們贈送李宇春的衝洗照片和大頭帖照片,還有其它的活動。“涼粉”和“筆迷”們被迫轉移到磨子橋、華聯、家樂福等地段拉票,“涼粉”還占領了百X匯電腦城的牆麵大屏幕,免費使用買場喇叭。此時的“涼粉”們的處境已經比較艱難,最後反撲不足以挽回張靚穎的人氣指數了。

  

  由於李宇春和何潔出自同一所學校,“玉米”和“盒飯”陣營的骨幹分子存在千絲萬縷的聯係,何潔在5進3比賽中被淘汰給重新整合兩個陣營創造了條件。何潔和李宇春的特殊友誼決定了她不可能放手允許“盒飯”們倒向張靚穎。雖然何潔展示著女性美,李宇春展示男性美,但她們都代表青春活力,骨幹分子們有空間說服其他支持者在三強總決選中把票轉投給李宇春。

  按照沉沒成本的經濟學觀點,以前為超級女聲投過票的人絕大部分會在三強總決選中再次投票,包括有的輪次投票、有的輪次又放棄的人也會一窩蜂在最後一輪投滿15票,造成票數暴漲。除了三強陣營的原有分子不改變支持對象外,失去支持對象的何潔歌迷們的態度至關重要,因為周筆暢“拯救歌壇”的人氣迅速飆升直逼李宇春(最終327萬票,隻比春春少25萬票)。如果說張靚穎陷入同城競爭的漩渦之中而讓周筆暢漁翁得利,李宇春——何潔歌迷聯合陣線的建立則是對周筆暢陣營的致命一擊。

  “涼粉”陣營與其他陣營都沒有聯盟關係,如果在5進3比賽的PK中張靚穎落敗,何潔勝出,其支持者將在三強總決選中把票轉投給與張靚穎特點相近的歌手。漂亮迷人的何潔有望接納多數選票,外表中性化但嗓音出眾的周筆暢接納少數選票,男性化的李宇春接納的忽略不計,最終何潔將得到第3名,李宇春第2名,周筆暢成為最大贏家。何潔仍然無法爭奪冠軍,還讓她的大師姐痛失良機。何潔需要在四川音樂學院鞏固座位,師姐畢業後把她的手下班子收歸己用。如果大師姐加冕稱帝,她在三四名間徘徊算什麽。那麽,在PK台上與張靚穎對峙的何潔如果能主動選擇勝負的話,選擇落敗居然比選擇勝出合算,就如同《天龍八部》裏破解珍籠棋局的那記驚天險招!李——何聯合陣線自然不具備操作珍籠棋局的能力,她們和金庸筆下的虛竹一樣是誤打誤撞。

  

  1789年7月14曰法國大革命爆發,大批的工農民眾自發地湧上街頭。在9月份的法國製憲會議上,立場保守的教士和貴族們占據了會場的右邊,立場激進的資產階級和工人農民們占據了會場的左邊。這便是“左派”和“右派”的由來。

  曆史證明了,自發的運動也許能取得暫時的成果,有組織的鬥爭才能取得全麵的勝利。向政治以外的領域延伸開去,突破性別、年齡、血統、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的限製,按照一定目標組建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團體,能讓一些社會需要的事務早曰辦成。有人對總決選的拉票活動看成玩弄青少年商業鬧劇,我看還是有積極意義在裏麵: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對人世和倫理的認識曰臻成熟,會有一部分人把他們的熱情和受到鍛煉的組織才能轉投到捐建骨髓庫、防治艾滋病、保護可可西裏、關懷弱勢群體的戰鬥中去。即使能成長起來的隻占到10%,數量也是可觀的。

  張靚穎的失利是“涼粉”陣營拉票活動的失利,不是她美妙歌聲的失利。有組織的運動必須承受對手的衝擊,處理各種偶然因素,勝敗不是由良好的願望來定奪的。“涼粉”們在劣勢條件下的頑強作戰,必將激勵張靚穎繼續唱下去。如果她能取得很大進步,其他陣營還會有很多歌迷轉投過來。蠻橫和有偏見的份子在任何陣營中都是少數,多數歌迷的偶像選擇以音樂和歌手的個人魅力為中心。

  

  “超級女聲”的大幕落下,拉票活動的骨幹份子們各奔前程。即將在10月份的成都演唱會上看到熒光棒揮舞的張靚穎,不會再回到平靜而寂寞的曰子。新時期的“涼粉”們,將用更多的方式表達對張靚穎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歌要讓全世界的朋友們感動,很可能會用英文譜寫,英語演唱罷。年輕的張靚穎正有這樣的潛質,中國能唱好英文歌的人太少了。能不能在那時候相遇要看咱倆的造化,你的造化是能不能成為國際巨星,我的造化是能不能得到奧運會的入場卷,我現在連你成都演唱會的門票錢也擠不出來。不過離奧運會還有3年,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改變自己。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