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安接訪引怪事 苟姓村民集體要求改姓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新華網河南頻道(桂娟 張朝輝/文 穆曉莉/編輯)1400多年前,後晉一個"敬"姓大臣因衝了皇帝名諱,為避免滿門抄斬,保留"敬"姓血脈,"敬"姓宗族忍辱減"文"留"苟",改姓"苟"。千餘年後的今天,登封市唐莊鄉"苟"姓村民集體到公安局上訪,要求恢複"敬"姓。   這種因曆史原因造成集體要求改姓,國內罕見。登封市公安部門本著尊重曆史、尊重人格、尊重人格的原則,進行了認真調查,找到了依據,準許唐莊鄉"苟"姓人改姓"敬",近日,要求改姓的群眾拿到了新的戶口簿。   集體要求:"苟"姓村民要求改姓   今年5月的一天,登封市公安局局長馬會強"大接訪"。一大早,-群老鄉來到控申科,這個推那個,那個讓這個訴說,個個臉上愁雲密布。馬局長以為其中另有隱情,就讓他們分開訴說。誰知一說明,原來他們是為了後代不再受姓氏之累,集體來要求改姓的。   唐莊鄉玉台村村民苟某訴說了姓"苟"給他造成的諸多尷尬。他因為做生意,經常外出,公眾場合熟人出口介紹時,他和聽者都感到很別扭,有人還以為介紹人在開玩笑呢,不知該如何稱呼,十分尷尬。有時買東西開發票,很容易被寫成"狗"姓,讓人感到很氣憤。   另一位苟姓村民也說,有人用電影裏那條警犬的名字叫自己"卡爾"。最不堪忍受的是,有人見麵幹脆連什麽都不喊,隻用叫狗的聲音"嗷嗷"地叫。他有個女兒叫會麗,有些男同學惡作劇喊她"狗狐狸",孩子心裏很感屈辱。   提起"苟"姓,唐莊鄉郭村村民苟鳳更是一臉氣憤,她說,姓"苟"可苦了娃娃們,孩子長大了介紹對象時,女方一聽男方姓苟,先是"撲哧"一笑,接著就是搖頭。特別是上學的孩子,經常受到其他同學的變相辱罵,搞得同學之間關係緊張。有的孩子在外麵受了委屈,回到家裏哭著和爸爸、媽媽商量要改姓媽媽的姓,不再姓爸爸的姓。   鑒於這些因為姓氏帶來的尷尬事,唐莊鄉玉台村、張村等地的"苟"姓村民集體來到公安局上訪,要求改姓"敬"。據他們反映,1000多年前,他們祖姓"敬",五代十國時期,有個皇帝叫石敬堂,朝中有個大臣姓敬,為避名諱,皇帝下令把大臣"敬"姓的文字革去,改為"苟"姓。   詳細聽取"苟"姓群眾的訴說、體會到他們的苦衷後,馬會強局長十分感慨,他要求唐莊鄉派出所認真調查,尊重曆史,尊重事實,尊重人格,積極穩妥地處理好這一曆史原因引起的國內罕見的集體改姓問題。   公安調查:多方求證"苟"姓沿革   接到這個任務後,登封市唐莊鄉派出所所長郭俊朝一開始覺得十分棘手。改姓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考慮到改姓後引起的一係列後果,我國戶籍管理中對改姓有嚴格的規定,隻有兩種情況允許改姓,一是新生兒出生後改姓父姓或母姓,二是父母離異後孩子需要改姓、孩子找到親生父母後要求改姓等。每次碰到改姓情況,公安局都要調查改姓原因和改姓依據,在有充分事實依據的基礎上,由本人或戶主提出申請,經過調查核實後作出批複意見。這種因為曆史原因要求改姓的,還是第一次碰到。   戶籍是為社會服務的,不能讓老百姓為姓氏忍受這麽多痛苦,一定要為改姓找到依據。為此,郭俊朝翻閱了大量資料,在《百家姓》一書中,"敬"、"苟"兩姓不在百家之列,社會上確實有"敬"姓,也有"苟"姓,但怎麽也找不到"敬"、"苟"兩姓在來源上的聯係。   郭俊朝在群眾中調查時,一位"苟"姓老人說他們祖上是從滎陽遷移過來的,於是郭俊朝與內勤宋秋雲一起專程趕赴滎陽查詢。   在滎陽,郭俊朝在眾多"敬"、"苟"兩姓群眾中了解到,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節度使石敬瑭以晉王身份起兵,奪取了後唐政權,改國號晉,遷都開封。在石敬瑭做後晉皇帝期間,朝內有個大臣姓敬,衝了皇帝的名諱,再加上這個敬姓大臣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被定了罪,朝廷下令,所有敬姓改"敬"為"苟",否則殺無赦。為免遭殺戮,保留"敬"姓血脈,"敬"姓大臣含淚招來宗族親人,忍辱減"文"留"苟",改姓為"苟",並連夜讓家人逃亡各地。就這樣,敬姓大臣的部分家人逃散到山西一個叫雷家垌的地方,後來,這一支中部分人又遷到現今滎陽的劉河鎮雪溝村。至於在登封唐莊鄉居住的"苟"姓人,是解放前這些人的祖輩到登封逃荒要飯,在唐莊鄉玉台村給人扛長工,落戶在此。現在,滎陽、鞏義、新密等地都有"苟"姓人,而且在滎陽,已經有一些"苟"姓群眾因為同樣的原因改回祖姓"敬"。   郭俊朝把調查情況向局領導進行了匯報,局領導認為,公安部門在尊重曆史、尊重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查,找到了曆史依據,在考慮到不影響穩定的大前提下,應做出準予改姓的決定。   揚眉吐氣,"苟"姓人今日重姓"敬"   近日,登封市唐莊鄉玉台村、張村等村的50多名"苟"姓村民,全部改姓為"敬",目前戶口簿已經更改完畢,新的身份證正在製作中。   在張村村民宋桂枝的家裏,宋桂枝喜滋滋地從櫃子裏拿出已經改好的戶口簿給記者看,還說再有一個月他丈夫的身份證就回來了。記者看到,她丈夫及兩個女兒原來的"苟"姓已經改為現在的"敬"姓。   宋桂枝說,當初定婚時,就有同伴笑話俺找了個姓苟的,我當時認為姓名不就是個代號嘛,隻要人好就行。沒想到嫁過來後為這受了很多的窩囊氣,心裏很不舒服,連孩子也跟著受連累,總鬧著哭著再不用爸爸的姓了。改了以後,心裏覺得揚眉吐氣,以後姓"敬",這是個讓人自豪的姓。   宋桂枝拿出了女兒的暑假作文讓記者看,上麵寫道:"以前因為姓苟,我和我的家人在人前都抬不起頭,經常受到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羞辱,這使我們的自尊受到了很深的傷害,今天,派出所的叔叔阿姨為我們更正了姓氏,19歲以後我姓敬,敬是尊敬的敬。長大了,我要當個醫生,別人都喊我敬醫生。"   唐莊鄉派出所所長郭俊朝說,他們近來接到了很多谘詢電話,都是周圍鞏義、滎陽、新密等市"苟"姓人打來的,他們感謝民警為他們找到了改姓的曆史依據,"苟"姓人準備搞個大聚會,好好慶賀一番。   專家認為:建設人文社會必須尊重人民意願   中國民俗協會理事、社會學博士楊杭軍談到對此事件的看法時表示,古代實行文字避諱,其中一項就是人物姓名避諱。所謂避諱,就是指人們在說話或者寫文章時不能亂用亂寫,遇到應該忌諱的人物名字時,必須設法避開,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或用其他辦法來改說改寫。   楊杭軍說,這種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曆史和文化現象,在封建時代,人物姓名避諱是臣民不可不懂的一門學問、不能不遵從的一項法規。村民要求還原姓氏的要求,演變到今天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應該予以鼓勵和支持。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劉道興認為,既然這個事件在曆史上確實有淵源,有充分的證據作支持,那麽在村民意見達成一致的前提下,公安部門就應當接受這一要求。"我們現在正在建設人文社會,應當充分尊重人民的意願。"   相關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公民因結婚、離婚、收養、認養、分戶、並戶、失蹤、尋親或其他事由引起戶口變動時,由戶主或本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變更登記事項。對於已滿18周歲的公民,須本人提出申請,18周歲以下的由本人或監護人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