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一個醫生的良心征途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月20日,上海慈愛醫院院長辦公室,瘦削的丁學金按時服下三種藥丸,以維持腦溢血初愈的大腦。   這位自1980年代以來被媒體譽為慈善家的腫瘤醫生,在2005年初,傾家蕩產創辦了這家醫院,他的理想是將其打造成中國首家民營慈善醫院。他今年62歲。   名片顯示,院長之外,他的另一身份是中國紅十字博愛腫瘤防治服務中心主任。這是中國紅十字報刊社資助成立的民間慈善組織,成立於1992年。   “我所要做的就是把紅十字的博愛、慈善精神,落實再向全國推廣。”麵對記者,丁學金的慈善演講激情開場,滔滔不絕。   一塊寫著“為貧困病人雪中送炭”的招牌,幾易其地,終於被請到了背對接待總台的側牆上。而半年前,它則顯赫地擺在大堂中央。   眼前的這棟五層小樓,本是附近真新新村街道的養老院,半年前,丁學金租下了其中的兩層,再在一樓擴建了一排房間,便有了門診加病房的雛形。“上海慈愛醫院”的燈牌橫架在門口大門之上,字是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彭佩雲題寫的。   一張巨幅的中央領導接見照片被顯眼地掛在牆上,采訪間隙,丁學金不時起身擦拭撫摸。   這些天,記者接踵而來,上海一位記者采訪之後,寫丁學金在“近乎偏執地施行慈善”。   2005年2月,上海慈愛醫院攜“中國首家民營慈善醫院”的名號開門問診以來,就陷入了持續虧損狀態,四個月過後,虧損已達四十萬元。   院長的慈善畢竟不是醫院的共識。在院長轉身離開的時候,一位醫生望著他的背影,神情複雜。他悄聲抱怨工資比合同上少了,“因為慈善,拖了大家的後腿”。他現在“因為薪水太少,不得不舍公交而步行回家。”   為了不失信於那些尚在堅守的職工,丁學金主動為他們安排上班日程表,“這裏的工資是固定的,那就盡量讓人家多點空閑,好去掙點其他收入”。更多的醫生,他則勸人改為兼職,“隻要隨叫隨到就行”。   每一個病人出院,丁學金都會為著賬單上的數目,幾元、幾十元地與財務人員商量,像是菜場討價還價。每天下班前,他都會惦記著門診病房是不是已經關了空調,實在不放心就拎著一串鑰匙上門查看。   他原來的家,被換成了投資全砸進了醫院,現時居住在一間臨時租借的屋子裏。每天下班,他曾經收養的一個露??鎰諾縉砍翟廝?丶遙?俏?ǔ到鈾汀!拔矣Ω檬巧蝦W畎誆黃鵂蘢擁囊皆涸撼ち恕!倍⊙Ы鸌猿暗饋?/p>   但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曲折卻給出不同的評價:“丁大夫以人為本,博愛為懷,一心為腫瘤病人和未康複的窮人服務,堪稱慈善家!”   丁學金的一位好友苦笑著評論他:“積德行善這想法當然很好而且可以說高尚,可這詞兒太陳舊,好似從箱底翻出來的衣服——一股樟腦丸的味兒。”   2005年2月,上海慈愛醫院的開業典禮上,丁學金沒搞剪彩,沒辦酒席,而是辦了一個大型的開放義診。   丁學金篤信自己在病人心中的口碑,他反感一些民營醫院漫天飛的虛假廣告,一如既往地相信,好醫院是口耳相傳的,不需要宣傳。   他的想法是這樣的:慈善的定位可以顯示良好的醫德醫風,從而增添對普通病人的吸引力。在醫院正常贏利的情況下,以產生的利潤設立專項慈善基金,用於救助貧困病人,二者互為循環。這被他稱為“以病養病”的慈善模式。   但始料未及的是“慕名而來的盡是付不出藥費的貧困病人,有錢的病人反而不來了”。   門診部的一位醫生,對記者歸納,來此就診的病人,一是外地的窮人,一是本地打工者,三分之二的求醫者要求減免費用。“醫院慈善的名號一出,人全到這裏了,有的身上隻揣了20塊錢就來看病,發現錢不夠,就指著‘為貧困病人雪中送炭’的招牌說,我就是貧困病人啊,我沒錢。”   真正窮困的病人,走投無路時,更會摸到這個偏僻的角落來,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哭訴遭遇,慈愛醫院背著這個慈善之名,不敢輕易攆人出門,“正在創口碑的時候,可不能出一點差錯。”   5月中旬,一份報紙指責慈愛醫院“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讓丁學金耿耿於懷了好一陣子。   而能讓醫院掙錢的普通病人卻很少光顧。因為不是醫保定點醫院,病人來此看病就意味著不能享受政府的醫保和救助補貼而完全自掏腰包,應者寥寥。甚至一樓之內養老院的老人也都舍近求遠,去公立醫院看病。   與醫院共處一樓的養老院一位阿姨戲稱這裏是“上海最安靜的醫院”。7月18日當天開出的處方才十餘張,藥品總額不過千元,這據說還是較好的情形,“最差的時候,一天隻接過一張處方。”一位藥劑師坦言。   7月20日,記者第二次拜訪時,慈愛醫院的醫生護士們正在討論該到哪裏派發廣告單。廣告單是剛剛印好的,不算精美,慈善救助的內容並沒有出現在醫院簡介裏,突出的是“腫瘤治療”的特色,還有整整一頁留給了新開展的體檢項目,麵向廣大企業和個人。   這天下午,一個浙江舟山的病人出院了。財務科的職工上來請示,丁學金麵露難色,終於揮了揮手,簽了字,嘀咕著 “算了,算了”。十分鍾後,病人家屬麵帶笑容地進來告別,搶步跟他握手,“丁院長,您是好人啊。”丁學金若無其事地送她出門,末了對記者苦笑,“其實他們根本不算什麽特困家庭,也沒什麽證明,可我這人就是經不住求。”   然後他又開始暢談自己的慈善理想,列數自己的慈善史,他的眼睛裏閃著興奮莫名的光。   7月24日,記者第三次拜訪。未及與記者麵晤,在送完兩位據說是討債的客人後,丁學金暈倒在了辦公室裏。醫護人員手忙腳亂之時,他掙紮著用筆在紙上給自己開出藥方,然後被接上氧氣,推進了急診病房。   這個下午,他成了自己病房裏惟一接診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