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猥褻43女生學校為其保密 記者探尋色魔內心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為了探究案件背後更深層次的東西,引起人們的深思,3月14日、15日,記者連續兩天前往事發地——綿陽市遊仙區,走訪了事發學校,采訪了受害人的家長及目擊學生等,又在綿陽市看守所見到了被羈押的盧雷,另外,記者還走訪了當地法院、檢察院和文教局。   A走訪篇   女兒不上課 曝出驚人消息   3月14日下午,記者乘車來到遊仙區一個山區小鎮,找到了案發學校,盧雷的住處和學校隻有一街之隔。記者發現在鎮上除了一個音像租賃店外,幾乎沒有其他文化娛樂設施。沿街的村民要麽打牌、打麻將,要麽聚在一起聊天。當地村民說,從2002年起,鎮上成立了一所中心小學,從教多年的楊永琦從鄉村小學抽調到中心小學。與此同時,剛從師範學校畢業的盧雷也來到該校任教。案發前,老師、家長及當地村民對楊、盧二人的印象都不錯。   經過多方打聽,記者找到了一個受害女生的家長劉強。他說,去年3月21日上午9時許,他幹活途中返回家,竟看見9歲的女兒劉麗沒去上學。他很生氣,隨手拿起院裏一根條子抽打女兒。誰知求饒的女兒語出驚人:“我怕盧老師,他欺負我,脫我褲子……”因為鄰居汪貴蘭的女兒跟劉麗同班,劉強將此事告訴了汪貴蘭。當晚,汪貴蘭就此事詢問女兒,誰知女兒的遭遇跟劉麗一樣。隨後,根據女兒提供的線索,劉強和汪貴蘭又找到其他家長了解情況,發現跟劉麗同樣遭遇的女同學還有十多人。   受害人當中,還有在外地打工的張學梁的女兒。張學梁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趕了回來。家長們湊在一起商量對策,有人提出報警,但遭到多數人反對,因為擔心此事公開後,女兒今後無法做人;還有人提出“教訓”禽獸老師,再帶著孩子遠走高飛。最終,在外見過世麵的張學梁還是勸服大家,先去找學校討說法,然後再報警。   學校息事寧人 竟主持簽訂“保密協議”   去年4月2日,張學梁等3人向校長反映了這件事。很快,盧雷就承認了自己所做的事。按理說,校方應當將盧雷交給司法機關依法處理。但校長竟將雙方召集到一起,稱此事一旦傳出去,不僅學校先進稱號被取消,而且盧雷“鐵飯碗”有可能不保,希望此事大家不要宣揚,不要報案。   兩天後,經學校“調解”,盧雷再三向3名家長道歉,並答應補償每個孩子3000元錢。同時,3名家長跟學校簽訂了一份“保密協議”,保證對此事守口如瓶。隨後,盧雷支付了8000元錢,尚欠1000元。同時,家長還收到了學校對盧雷作出的內部處理決定書和“保密協議”。拿到這些證據後,這3名家長向當地派出所報了案。   家長報案 警方揪出禽獸老師   當地派出所接報後,鑒於案情重大,將此案移交給了遊仙區公安分局。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對此案展開調查。在對受害學生進行詢問中,專案民警有了重大發現。同校52歲的楊永琦老師,在同一時期也有對女生實施猥褻的犯罪行為。警方先後將盧雷、楊永琦刑拘。不久,檢察機關分別批準對兩人執行逮捕。   B調查篇   猥褻11名女生 楊永琦被判11年   據遊仙區警方調查,共計有年齡在8歲至10歲之間的11個女生向警方陳述了楊永琦對她們實施的猥褻行為,還有17個女生證實她們目睹了楊永琦在課堂上的猥褻行為。遊仙區法院審理認為,楊永琦在公共場所當眾多次猥褻不滿14周歲兒童的行為,已觸犯刑律,構成了猥褻兒童罪。楊永琦身為人民教師,本應為人師表,卻利用上課之機,當眾猥褻學生,嚴重摧殘了幼女的身心,褻瀆了人民教師的形象,且在庭審中毫無悔意,法院依法判處楊永琦有期徒刑11年。   楊永琦對此不服,上訴到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去年11月23日,綿陽市中院作出刑事裁定書,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數罪並罰 盧雷一審被判死刑   3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綿陽市人民檢察院,采訪了負責盧雷一案的檢察官顧平。顧平介紹,去年10月20日,他在看守所第一次見到盧雷時,簡直不敢將眼前的人與案中的犯罪嫌疑人聯係起來,用他的話來說,盧雷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娃兒,是一個很單純的人。”他介紹,盧雷的父親是一名優秀教師,盧雷是家裏的獨生子,在父母看管下,他按部就班地進入綿陽一所師範中專學校學習。在校期間,他自修了大專。畢業後子承父業,“順理成章”進入小學教書。   在顧平對盧雷的訊問中,盧雷對於自己的行為痛哭流涕,希望能夠給他一個機會。顧平說,盧雷除了自控能力低外,還存在著僥幸心理。   顧平作為公訴人,出庭指控盧雷涉嫌犯強奸罪、猥褻兒童罪。在庭審中,盧雷的辯護人稱,盧雷認罪好,請求減輕處罰。去年12月10日,綿陽市中院審理後認為,盧雷自2002年9月至2004年5月期間,利用擔任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之便,趁學生上課前、午休時、放學後及上體育課等機會,以做事、輔導作業等借口,在教室裏、辦公室、體育用品保管室、寢室、學生放學途中等處,采取各種方式對32名未滿14周歲的女生進行猥褻,對其中12名女生進行奸淫。據此,法院以強奸罪判處盧雷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以猥褻兒童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5年,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一審判決後,盧雷不服,已上訴至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C對話篇   看守所 記者和盧雷麵對麵   3月15日下午3時許,記者費盡周折,在綿陽市看守所見到了盧雷。他戴著腳鐐手銬,穿著紅色的囚服,神情顯得有些幼稚。記者自我介紹後,他麵部肌肉抽動了一下,然後欠了欠身。隨後,我們開始了對話。   關於自己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能夠簡單評價一下自己嗎?   盧雷(以下簡稱盧):我是一個比較自閉的人。   記:你怎麽認為自己自閉呢?   盧:讀書時,我和幾個同學去心理測試,發現我屬於自閉型,並且有嚴重的心理疑慮症。後來我試著按照心理學書所述的方式解脫自己,最終都沒成功。   記:當教師之前,你耍過女朋友嗎?   盧:在讀書時,我喜歡的一個女生後來去廣州打工了。此後,我沒再耍過女朋友。   記:當了教師後,你平時的生活是怎麽過的?   盧:生活一般,就是學校、家兩點跑,偶爾進城去逛一圈。   關於作案動機   記:你什麽時候開始猥褻女生的?   盧:當教師後不久,具體時間記不得了。   記:是什麽驅使你這麽幹的?   盧:當時沒有一個知心朋友。閑得無聊,我就到城裏買一些黃碟來看,看完後就無法解脫。第一次猥褻後,有短暫的罪惡感,非常後悔。後悔之後,又繼續幹。   記:知道後果很嚴重嗎?   盧:現在說不清了,無法用語言表達,最初還以為隻是一個道德問題。   記:在學校裏學過法律知識嗎?   盧:學過一些,但對猥褻兒童罪不了解。   記:你覺得你對得起教師這個職業嗎?   盧:對不起,我褻瀆了這個神聖的職業。   關於受害學生   記:你知道你的行為將給這些女孩造成什麽傷害嗎?   盧:知道,她們以後無臉見人。   記:由於你的一念之差,她們中間的一些人將在陰影下生活一輩子,你怎麽想?   盧:最大的願望是她們能夠從我帶給她們的陰影裏走出來,健康成長。   記:你想過受害女生父母的感受嗎?   盧:想過,我對不起他們。   記:如何補償呢?   盧:如果政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好好回報社會。   記:難道你認為你還罪不致死嗎?   盧:如果政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好好回報社會。   記:你怕死嗎?   盧(一陣沉默,沒有回答記者提問。)   關於父母親人   記:進了看守所後,你和家裏有聯係嗎?   盧:父親給我寫了一封信,我給父親回了一封。父親在來信中,說了一些安慰的話。   記:如今對父母還有什麽話說?   盧(停頓了一下,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我對不起他們!我知道,如今他們麵臨的社會壓力很大。我希望他們健康長壽,忘了我這個不肖子。   談話進行了近一個小時,盧雷的語氣顯得很平靜。結束前,記者問他,有沒有特別想說的話。盧雷想了一下,說:他曾經試著走出自我封閉的圈子,最終都失敗了。事已至此,他隻希望能夠活下去。   D深思篇   文教局:以此為鑒 加強管理   下午4時許,記者來到綿陽市遊仙區教育文化體育局(以下簡稱文體局)。據文體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案發後,除了盧雷和楊永琦兩人被繩之以法外,有關責任人也受到了相應的黨紀、行政處罰。   這名負責人說,文體局在案發後分析認為,案件的發生與個別學校忽視對老師的師德師風教育、法製教育和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特別是個別學校對教職工缺乏經常性、長期性的法製教育。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他們製定了10項措施,包括聘請當地律師和法官為法製校長,定期為教師進行法製教育;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宣傳,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抵製不法侵害、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將師德教育作為教師資格認定、新教師上崗培訓和教師繼續教育的必修課;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等。   記者手記   采訪結束了,記者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了遊仙區,因為這已經是記者第二次在遊仙區采訪類似事件。2003年12月初,記者到遊仙區采訪了一起男教師涉嫌猥褻初中女生的事情,本報以《女學生從男教師寢室出來就哭》為題進行了報道。誰知事隔一年多,比當時更加惡劣的案件又發生了,它留給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實在太多、太沉重了!   相關鏈接:   根據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對14個地區168所中小學的2292名教師進行的抽樣檢測,發現有52.2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32.18%的教師屬於“輕度心理障礙”,16.56%的教師屬於“中度心理障礙”,2.49%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   治療教師心理問題,減壓是根本。教育專家介紹說,造成教師大麵積存在心理疾病的原因並不在於教師工作之苦,而是評價機製帶來的壓力。教師的教學質量決定其評優晉級和獎金的發放,甚至關係到個人的“飯碗”。   上海市心理谘詢中心杜亞鬆博士認為,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一方麵教師要自身補上心理健康教育課,學習自我心理調節,更重要的是教育體製改革要力求完善,為教師創造一個比較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摘自今年2月28日《北京青年報》題為《半成教師存在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成必修》文章,有刪節。   (注:文中除罪犯外,其餘均是化名。) 本報記者 袁勇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