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幼子被送人 40年後棄子滴血再認雙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今報訊 “我終於知道了自己的生日,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三十幾年來,我做夢都想著這一天。”昨天,麵對記者,42歲的虎石台鎮居民趙新強,掩飾不住自己內心的快樂。   被棄   趙新強本是伊家的第一個兒子,四十年前,由於父母婚姻的破裂,在一周歲時他被轉送他人,養父母由於趙新強體弱多病,不能負擔養育之重擔。一紙以“伊岩”為名的托孤書,將正在生著麻疹和水痘的他,遺棄在醫大一院急診室的長椅上。自此,他的生日便是被遺棄的日子,此後,他得到好心的趙家人如同親生般的照顧,讀書工作,並在沈陽市虎石台鎮安家,娶妻生女。   尋親   自己開了一家水電焊維修部的趙新強,家境日漸殷實,嶄新的摩托車、新蓋的三間平房不能安撫他尋找親生父母的決心。雖然有趙家一家人的幫助,但他尋親的線索還是一次次中斷,他渴望知道自己的身世,近日,他委托遼寧電視台,開始了自己的尋親路。幾番周折,他找到了隔沈城相望的父母。   相認   近日,在趙家二姐的陪同下,他前往蘇家屯識認自己的親生父母。父母離異後,已經各自組成家庭。他首先來到沙河鎮官屯村,見到了伊長柱老人一家,伊老人描述當時的情形時十分無奈,他也是事後知道的一些情況,與前妻離婚時,並不知其已有身孕,後來有所了解,他也多方尋找,但一直沒有下落,他今年已經63歲,本來以為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也見不到親生兒子了……父子對視,無語淚落,話說的不多,煙抽得不少。   在伊老人的幫助下,趙新強見到了蘇家屯東大村的劉素梅女士,劉女士雖然對突然出現的兒子有些意外,但畢竟血肉相連,也仔細回憶當時細節,了解趙新強現在的狀況,表示希望認下這個兒子。   團聚   三人隨後去醫院化驗血型,伊為A型,劉為B型,趙為B型,基本上符合父子關係的條件,根據細節對照和兄弟姐妹長相對比,雙方基本互相認可。並準備在22日舉行一個認親儀式,割肉沽酒,宴請賓朋,慶祝失散多年後團聚。   家中有八女無男孩的伊老先生,覺得這個兒子有如天賜,全家上下歡欣不已,伊老先生的妻子對趙新強也是疼愛,相約這個春節,趙新強一家人到伊家一起過個團圓節。趙新強也表示,如果可能,將來他要把父母都接過來,跟自己一起生活,自己給他們養老送終。   記者采訪時,趙新強正在給新認的父母打電話。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他說,自己一下子多了十個妹妹一個弟弟,還有一對父母親,自己的人生從此生動和美滿。   有時,人最想尋找的東西就在自己的身邊,隻是目力不及,緣分未至,這一天來了,才真的能夠感受到這種尋覓苦痛後的快樂。圓滿,為何總是要付出太多的代價。   趙新強,終於找回了自己人生的圓滿,尋找的路走了42年,他的父母離他隻有40幾公裏。   病孩子被棄   1964年3月28日,中國醫大一院的急診室,一聲聲啼哭從長椅上的小包袱中傳出,幾個小時過去了,孩子的啼哭變成了貓兒一樣的嘶叫。   當班的醫護人員打開包袱,破舊的小被子裏麵,一個蜷縮的孩子奄奄一息。孩子唯一的衣物,是中間剪了個洞縫在一起的兩塊手帕。經過初步檢查,孩子身患麻疹、水痘和中耳炎等疾病,渾身流著膿,發著燒的身體極其瘦弱,連哭叫的聲音也越來越弱。   醫護人員喂食喂水後,孩子漸漸有了生氣。   到底是誰家的孩子?醫護人員都明白,這個孩子被遺棄了。在包著孩子的包袱裏,有一張字跡工整、措詞淒婉的字條。上麵寫道:“此小兒正患水痘和麻疹,請您們勞心費力,給予治療。當小兒病好後,可讓您們處理,能交給某好人家撫養尤佳。”落款人名為“伊岩”。   醫院對這種遺棄的現象很是無奈,孩子的父母由於無力再負擔這個病孩子,用這種方式求醫並放棄對孩子的撫養,醫院雖然可以暫時地救治孩子,但孩子總是要有人撫養。   無奈之下,孩子暫時被寄養在醫大一院原書記趙清的家中。孩子的病情不是很嚴重,雖然身患麻疹和水痘,但已進入恢複期,隻是一直高燒不退。   寵愛於一身   就這樣,趙清和愛人成了孩子的保姆,天天給孩子擦洗塗藥、喂奶喂藥,孩子的高燒慢慢退了下去,臉色也漸漸紅潤起來,一個月後,這個孩子康複了。自己能夠扶著牆站起來,像個正常孩子一樣玩耍。   根據孩子的發育狀況,趙家人確定孩子的年紀應該在一歲左右。孩子的生日被認定在3月28日,對於孩子,這是一次新生命的開始。   在趙家,他享受到了一個孩子應該得到的一切,甚至得到的更多,由於趙家沒有兒子,他們視孩子為親生。並按照趙家兩個孩子名字的順序,給他起了個名字叫趙新強。   由於無法辦理收養手續,趙家將孩子送往家住山西省岢嵐縣的哥哥家中撫養。山西的趙家幾個子女都已夭折,對這個“新”兒子視若珍寶。   岢嵐縣是個貧困的山區,人們的生活水平很差。趙家兩位老人每天吃著粗糧,省下自己的一點點細糧,給這個兒子吃。為了給孩子加強體質,趙家的兩位老人特地養了一隻母山羊,用羊奶把趙新強養得白白胖胖。   沈陽的趙清一家,也時時刻刻惦記著這個孩子,經常郵寄一些奶粉、衣物,趙新強稱他們為“二爸”“二媽”。   淘氣而聰明的趙新強在村莊的廣闊天地裏茁壯成長,他像別的孩子一樣上學,一樣享受著愛,在山西度過了快樂的童年生活。9歲時,他隨同養父母搬到了遼寧省西豐縣。   在14歲的時候,趙新強終於從村裏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此後他變得沉默了許多,但兩位老人的愛,讓他感覺溫暖和從容。他開始麵對自己異於常人的人生,隻是心裏多了一種恨,一種無奈,一種衝動,他決心為自己揭開人生的謎,尋找自己的父母。   深愛養父母   在沈陽趙家的幫助下,趙新強一家從西豐縣再次搬到沈陽市虎石台鎮的詹屯村。在這裏他讀完了高中後,參加了工作,雖然很多時候都是在沈陽做臨時工,但他在生活漸漸平靜而充實後,成家立業了。   此後,他靠著自己的聰明和悟性,自學水電焊和汽車維修的手藝,並在路邊開了一家維修部,日子一天天過得紅火起來。他也一直沒有停止對親生父母的尋找,他知道,他們就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並且他們的思念也會像自己一樣,並沒有隨著歲月的消磨而減退。   在《渴望》這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小燕撿到了王滬生姐姐遺棄的一個孩子,樂滋滋地將她抱回了家。在趙新強的心裏,當年趙家的媽媽和姐姐,就像是好心的小燕一樣,收留自己,讓自己擁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感歎自己多舛的命運。   每每看到這樣的鏡頭,他的眼淚都禁不住流下來。   養父母一天天老了,他也有了自己的女兒,感受到撫養和關愛的付出與獲得,他越來越珍惜這份超過親情的愛。他將養父母養老送終,並依照養父母的遺願,將他們的骨灰運回山西老家安葬。隨後,沈陽趙家的“二爸”趙清也病逝,愛他的人一個個離開,他的孤獨像自己的渴望一樣滋生。   漸漸殷實的家境彌補不了心靈的空虛和寂靜,望著新建起的三間大瓦房他決心不管付出多少辛苦也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我不喜歡這個被遺棄的生日!我不喜歡一個沒有生氣的大房子!”   尋找!他不止一次地走過醫大一院的急診室,沒有事的時候,他就坐塑料座椅上,想象著當年長椅上的包袱,看著來往的人群,猜想著自己父母的模樣。他向自己認識的每一個醫大一院當年的醫護人員打聽,然而一切都沒有頭緒。   在這時候,他沈陽的二姐趙新量,也利用自己的熟人,幫助弟弟梳理著每條線索。有一天,她聽說原來醫大一院的辦公室主任徐某可能知道一些線索,她就到處打聽徐主任的下落,聽說他已去了國外,撥打國際長途詢問情況。   在徐主任的幫助下,她找到了當日值班的護士長的下落,但不巧的是,護士長剛在兩個月前去世。據了解,當年法院曾經來人調查過椅子上小孩子的下落,但並沒有詳細地調查,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個法院的工作人員。   尋得親生父母   “隻要他們活著,我不怪他們當年曾經拋棄我,我要找到他們,我要給他們養老送終。”多方尋找沒有結果,他想起了電視台,他看過一些人,通過電視節目找到了自己的親人。他在遼寧電視台的新北方欄目,對著鏡頭,他哭了,他訴說了自己的渴望和急切。   在電視節目播出後很長一段時間,他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漸漸灰心了,可能自己的父母年紀大了,已經逝去,也許自己的父母已經遠離沈陽,不能看到這個節目。14天後,電視台打來電話告訴他,有一個人訴說的狀況與他描述的情況極其相似。   “像,真是太像了!”第一次見麵,他聽到所有的人都這麽說,他麵對著這位清瘦的老人和熱情的老人的一家,他有點激動,有些迷惘。這位老人家住沙河鎮官屯村,今年63歲,名叫伊長柱。   姓伊?!那跟留字條的那個人肯定有關係。   據伊老人描述,1962年他與前妻婚後感情不合,兩人經常吵鬧,3個月後,前妻離他而去,此後很少聯係。一年後準備離婚時,他才知道,原來前妻離開他時,已經有了身孕,但並沒有告訴他,其後生下一個兒子,但前妻家將剛滿月的孩子送給了絲綢廠的徐姓夫婦,後來徐姓夫婦下鄉離開沈陽,孩子的信息就沒了。   伊長柱再婚後,共生了8個孩子,但全都是女兒,讓他更加思念自己的未曾謀過麵的兒子。自己的女兒們也知道她們有這樣一個哥哥,這次是伊老的大女兒,通過電視得知了這個消息。   通過伊老人,趙新強找到了家住蘇家屯的劉素梅,對於趙新強的出現,劉素梅十分意外,她已再婚並生有兩女一男,對於曾經有過這個孩子的意識已經漸漸淡去,趙新強的出現掀起了一段波瀾。   幾家人認為,根據描述當時的狀況,不用再進行複雜的DNA檢測,經過血型驗證,趙新強的血型為B型,伊長柱的血型為A型,劉素梅的血型為B型,基本確定了這是一家人。   趙新強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但不像他想象的那樣,父母親生活在一起。他從父母的口中得知,自己出生在1963年,生日應該是5月7日。   趙新強說,這又是我新生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