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0-01-01 08:20:36)
停筆多日,我再一次的下了海。不是缺錢,而是禁不住哥兒們的再三懇求。 相信大多數的朋友都知道,中國人赴海外旅遊,每年的十月份以後是一年中最大的旺季。對於以公款考察觀光為主體的赴澳旅遊,這種季節性的旺季就更明顯。因為國內黨政機關,國營企業總是習慣性的把每年的預算內資金在年底前花的一幹二淨,而且一定要向上級哭訴資金的不足,導致工作不能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天天在家坐吃山空,時間久了心裏也不踏實。畢竟咱也是勞動人民出身,長時間不幹活身體還真不舒服。說心裏話,還真想念當導遊的時光。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開放政策後,國內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對外聯係也日趨緊密,海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主要是為了吸引外資,獲取技術,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當時來澳大利亞的中國人主要以探親和公務考察為主。隨著少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1-28 21:39:08)
人生中的很多經驗和知識,學校的課本上是學不到的,而且我們中國人接受的學校教育,和我們現實生活中所麵對的種種事實,更是相差甚遠。尤其是經過年輕時代的衝動期後,人們更多的偏重於思考和總結。經過十幾年的海外生活,尤其是近七年的導遊生涯,麵對著一幕幕活生生的現實,回顧自己曾接受過的傳統教育,心裏就像打破了一個五味瓶,什麽滋味都有。
這麽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1-21 09:51:30)
文章寫的比較亂,就像我現在的思想一樣亂,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吧。雖然亂,但都是我的親身經曆和真實的心路曆程,還請大家理解。
其實我不適合在國外生活。雖然現在明白母親讓我出國的原因,隻是不想讓我像他們那樣活得那麽累,隻是想讓我和我的後代們能過上簡單,輕鬆的生活,不要像他們那樣為了家庭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發愁。平民出身的我們,一無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我在超市幫中國兄弟解了圍;對於辱罵我團員的醉鬼,我衝上去,一把攥著他的衣領,惡狠狠地說:*你媽!敢再說一遍?看著我憤怒的眼神,他灰溜溜地跑了;在迪拜,我一步竄到耍流氓的苦力麵前,盯著他的眼,喊道:F---off!Youmother-F---er!他楞了一下,然後轉身抓起身邊的工具,飛快地竄進了小胡同;在布加勒斯特機場,我堅持不給海關人員小費,被他涼在一邊,在全部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博文發出後,本人也收到了一些回複。前麵講過,發博文就是為了把自己的苦悶講出來,對朋友們的關心,無任歡迎。但有人勸我多把心思放在學習和工作上,少關心國家大事。對此不敢苟同,我隻對自己,一個普通的海外中國人親身經曆過的事情發表議論,對國家大事,我確實沒想那麽多,不敢想,也輪不到我想。自從上大學後,一次選舉沒參加,也沒人讓我參加,我關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幾年,在國內的旅遊市場上,赴澳旅遊應屬於高端市場,價格比較貴,5晚的澳大利亞遊,在我的記憶裏,市場最淡的時候也在8500元-9000元人民幣;澳大利亞-新西蘭遊的價格好像一直在11000元和14000元之間。就是和澳大利亞本土旅行社推出的旅遊項目比,價格也不便宜。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這也是為什麽澳大利亞對中國開放私人旅遊市場10年後,國內因私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經曆的很多事情連我自己都不願意接受,但它們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我也很想像表姐一樣,埋頭掙錢,什麽都不想,但我做不到。表姐上世紀80年代來到澳大利亞,夫妻倆辛苦工作,現在生意穩定,豪車大房,父母也都移民到了澳大利亞。和他們的交流中,他們對我的困惑和憂慮嗤之以鼻,讓我管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操那麽多閑心幹嗎?這和我在接待國內來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入行不久,我接待的團隊就跑了兩個人,而隨後幾年我所經曆的脫團事件已使我從最初的驚慌到後來的麻木和習慣。公司隻是要求我們在有人脫團後,及時報告公司,公司好盡快取消脫團人的住房,景點門票和餐費,節省費用。
澳大利亞是聯合國難民公約的簽署國,有較為寬鬆的難民製度,但在接待團隊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的刻意避免這方麵的話題。領隊的責任是在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這一輩子,經曆過了,才知道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千姿百態。幾年導遊幹下來,其經曆對我人生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我對自己在以前所受的教育中樹立起來的人生觀,道德觀,理想和責任,都有了新的認識和看法。我們不去,也不敢奢望能和我們一直鄙視的小日本,高麗棒子,台巴子(以上新詞來源於國內客人)一樣能拿到旅遊工作簽證,我們中國人已習慣於申請簽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