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噶蘭公園行記

(2022-11-18 20:33:53) 下一個

 

 


噶蘭公園行記

噶蘭公園位於卡梅爾穀地,原來屬於一個叫噶蘭的人,後來他以低於市場價賣給了一部分給政府做公園,故此地區公園以他的名字命名。地點很方便,可以開車去,也有公交24路在門口有一站。注意,回程在同樣的站等從蒙特雷來的車,不要到馬路對麵去。馬路對麵的站因為路麵狹窄而取消了。一般下午都是一個小時一班車,所以你等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小時。用車程時間表也很容易估算,何況現在手機可以發短信知道下班車什麽時候到。

卡梅爾穀地路兩側皆山。往東開,左側的山,翻過去就可以到68號公路,右邊的山就是屬於大蘇爾群山了。開車去噶蘭公園,停車都在路邊一個場子裏,然後就得走進去。騎車的話,進去後往左邊遊客中心是不可以騎車的,罰款200,但是可以騎馬。往右邊是公園辦公處,可以騎車,不可以騎馬。這個規定有點莫名其妙。我騎車往右邊去,看到一個古跡,是個老農場,陳列著一些古玩級別的農耕大型機械設備。那裏的木頭建築都是很滄桑的樣子,給你強烈的曆史感。開闊的場地上還有個很小的獨立木房子,一看就知道是廁所。當時的確有點要用廁所的意思,可是這個是名勝古跡。隻好騎車往回返,把車鎖在進口處,步行至遊客中心。拿了地圖,解決問題,開始步行。當時有兩口子在那裏,推薦我走左邊的瀑布路, 說風景漂亮。其實這個瀑布,要看有沒有雨,但是沿著走,會看到一個池塘。一開始,都是開闊平地,似乎離山越來越遠。我想這跟逛大街沒兩樣,瞎耽誤功夫。不過經過一片(銀杏?)樹, 一片金黃,煞是好看。 接著走,同時拿出一本史蒂文森的詩集看,算是兩不耽誤。

不久不知不覺地我發現開始上坡了,似乎是沿著山體邊緣的路。漸次升高,左邊的穀底和對麵的山越加開闊起來,感覺就跟坐飛機起飛時一樣。 平地上的房子,田野,構成一幅五顏六色的織錦。對麵的山,鬱鬱蔥蔥,輝映著早上的太陽。

途中看見幾處青石,側立多少多少尺,青綠掛體,周遭樹蔭森森,一股涼氣。頓覺精神一爽:這才是進山的妙處。 本來我對加州的山沒什麽好感,看上去都是黃不拉幾的土包包。所以我很少去爬山。但是現在我發現,不進山不知道山之大, 也不知道裏麵可能包容著什麽好景色。

走著走著,覺得似乎迷路了。雖然有幾個與其他小徑的結合點,但是對照地圖也看不出到底在哪裏。掏出手機看看能否定位,也無濟於事。隻能盲目行走。此時身處一片基本上平坦的地方,仿佛高原。視野很開闊。正在琢磨是否會看到水塘時,遠遠看見一個木頭標誌,過去一看,果然下邊是個小水塘。這樣就知道自己在哪裏了。水塘很小,無甚奇處,有兩對鴨子遊弋,其中一種是綠色的頭頸,很好看。

正不知下邊往哪裏走,後邊上來一條狗,狗的後邊跟著一個青年美女。我問她此路可至山頂否。答曰可,但後麵會很陡。我倒是不怕陡坡,來就是要上山頂的。

我便接著緣路前行。一開始還是比較緩,但是不久果然陡了起來。美國的山不像中國的,給你修好了石階。給你修個土路就不錯了。人多的地方還有定時維修,人少去的地方則基本上顧不上了。所以越是高的地方,越不好走。很多地方就是踩著水溝攀登,一個腳來寬的溝,那裏水衝出來類似階梯的地形。如果是踩在光溜溜的坡上,很容易因為表麵的鬆土打滑,反而更危險。不過攀之越高,可以看到的鄰居山體越多,越清楚。麵對群山,感覺很有點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的意境。

我本來的意圖,是爬到山頂,看看大蘇爾那邊的風景。可是這山路七拐八拐,每拐一次,都隻看見上坡。看看地圖,我已經進入一個很陡的, 15度坡地段,可是具體到腳下的路,我看三四十度都有。鑒於已經看到了後邊的山,決定原路返回。

可是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此話一點不假。特別是那幾段被水衝成溝的地段,不好落腳。而且下山對膝蓋衝擊力很大。我隻好倒過來退著走,這樣膝蓋舒服多了。直到下到水塘,則選擇了另一條路,沒有走原來的瀑布路。 這新的路是漸次下坡的,中間來到一個拐點,精神為之一振。 隻見這裏高木參天,秋色斑斕,行走其間,仿佛進入了一個綠野仙蹤的童話世界。

繼續前行,見有小徑向右叉出,有牌子寫:通向印第安人磨刀石。 遂尋徑而入。不久看到平地上一塊一間房屋大小的巨石,如從天降,獨立於林間。旁邊不遠,一亦有巨石,唯高度僅及腰。平頂,有若幹孔穴,直徑略大於茶杯。旁有木牌解釋,此乃印第安人研磨堅果之用。原來並非磨刀石,乃是研磨石。餘意那塊大石,可名之曰“飛來石”,以吸引老中遊客前往。

離開飛來石,繼續前行。一路基本坦途,又讀了幾頁史蒂文森。以前並不了解此作者,其貌不驚人的樣子也引不起我好奇。後來才知道他和本地頗有淵源。蒙特雷市中心有他故居,房間眾多,堪稱豪宅,現為紀念館。

走著走著,突然眼前一亮;我又回到了老農場。心想還不如把自行車鎖在這裏,少走幾步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