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琴閑話

人生路漫漫,我想邊走邊說。
正文

德語課上的大國情懷

(2006-04-02 00:24:56) 下一個

    為了參加德語Zertifikat Deutsch考試,我在Volkshochschule報了個中級班學習。這個班安排的是兩個老師,AnjaClaudia,每周她們分別上兩天課。

     Anja是土生土長的西德巴伐利亞州人,傳說中這個地方的人比較傲慢,保守和勢力。她通英語和法語,說話很快,很喜歡吞音,而且很喜歡用比喻,就好像我們中國人喜歡說歇後語似的,作為外國人,我經常犯糊塗,所以多少有點排斥她的課,但是她教學方式確實多種多樣,聽說讀寫變著來,相比較這點,Claudia就顯得有些死板。       

    Claudia是原東德人,她給人感覺總是很親切,她很細致,細致的就象剛出嫁的鄰家小媳婦,生怕你沒有聽懂,不厭其煩講啊,寫啊,甚至還畫個小漫畫,整堂課下來,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講。有人說,這就是社會主義的產物,社會主義的教育喜歡填鴨,可是飽受十幾年填鴨式摧殘的我,結果這時候還真是覺得填鴨特別對我的胃口,每次隻有上她的課我好像才有些得心應手。

    這個班裏有個美國人,因為我來的比較晚,我沒有聽到她的自我介紹,不知道她在這幹什麽,我隻知道她是美國人。好幾次她拿著她的小字典準備查單詞的時候,Anja總是親切地問她什麽詞,然後用英語跟她解釋,因為德語中融入了很多英文單詞,每次到她念課文中有英文的時候,她總是一口純正的美語。她行為舉止很酷,但絕對不是沒有禮貌,早上見麵的時候,她也會露出笑臉說早上好,但是她上課很少發言,雖然她的德語一聽就是非常好。好幾次老師輪流問周末幹什麽了的時候,她經常說的是滑雪等等,我感覺她有那種英國貴族的氣質,不苟言笑裏閃爍著無法言狀的自信。

    但是實在讓我大跌眼鏡的是,有人告訴我,她在德國是au pair Mädchen,這用中國話說就是吃住在德國家庭裏掙點零花錢的小保姆。我當然不是看不起小保姆,德國對職業也並不那麽分貴賤,我隻是怎麽也不能把她的舉止和小保姆聯係起來,我甚至都認為她可能是英國貴族後裔,英國貴族後裔怎麽能和小保姆PK?小保姆應該都是俯首帖耳,言聽計從的,我實在想象不出,她在人家的家庭裏是怎麽用這種氣質哄小孩睡覺的。

     要說解釋,這隻能說確實是強勢文化。當人的國家強大的時候,不管他是幹什麽的,他總是很自信,他總會認為自己比別人棒。我突然之間想起Claudia說過,說中國人是個笑著的民族,中國人看見人總是微笑。微笑有很多種解釋,表現自己講禮貌要微笑,討好人要微笑,等等。在這我能不能做這樣的想象,也許因為我們中國在世界上還不是很牛,所以我們的國人心理總有些謙卑,我們總是微笑,哪怕我們不願意笑,沒有什麽可笑。就好像可以這麽比喻,師傅的臉可能總是繃著的,因為在他眼裏,很多事情都是小兒科,他是最棒的;而徒弟的臉總是微笑的,因為他是謙卑的,他想讓師傅待見他,從而他有一天也能成為師傅。當然,這個比喻未必恰當,肯定有人認為我這是胡說。

    其實強勢文化是無所不在的。就說在德國,很多西德人瞧不起東德人,認為這些年他們經濟不景氣,全是為了再建東德的消耗,東德拖的後腿。就說AnjaClaudia,前者來自西德,後者來自東德,她們之間就能看出西德人有些歧視東德人。有一次,Anja說起德國的國歌,她說這個應該是由Claudia來教我們唱,她自言自語對我們說,Claudia來自DDR(東德的簡稱),她會不會唱呢,也許應該會唱吧。然後她還是教我們唱了這首歌。當時我就想,這種話是什麽意思呢,德國統一都十多年了,Claudia不可能不會唱國歌。Anja這麽說是有點勢力女人的味道,但是勢力女人拿出來的論據是來自東德Claudia會不會唱國歌,這隻能說明,西德人在骨子裏還是有些瞧不起東德人的。

    有意思的是,在後來Claudia教我們唱這首歌,唱完後,班裏的一個俄羅斯人,她指出,歌詞和Anja寫的有些不一樣。Claudia微笑的說,請注意,她是微笑著,這種微笑和中國人的微笑極為相似。我是從這個網站裏打印出來的,她把網址寫在黑板上。還需要說什麽呢,人類創造了很多文化,無形中還有了強勢文化。

    我還想說說我們班裏的一個日本人。她是個和善的日本女人。她住在另外一個城市,但是她喜歡每天開車20分鍾到我們這個城市來上德語課,她經常遲到,遲到進來的時候很著急,邊說對不起,邊邁著小碎步。有幾次下課的時候,我和她一起走,她總是跟我埋怨樓底下的停車費很貴,她隻能把車停在火車站附近然後走過來,等等。我認為,這好像是比較發達國家人們的共性,他們不顯擺,不做作,講禮貌,懂節約,不浮躁。這是我比較喜歡的類型。

    但是她是個日本人。我骨子裏是有些大國情懷的,雖然我也認為所謂抵製日貨有些自欺欺人,但是我總想,那小日本在過去是跟著我們中國屁股後麵轉悠的,他們的曆史文化是什麽曆史文化,我們是什麽曆史文化,他們憑哪點跟我們比博大精深?

    可是偏偏幾個同學,波蘭的,俄羅斯的對日本分外好奇,經常問她有關日本的習俗,特別是對日本的和服,仔細問了個遍,弄得第二天她還拿出自己的和服和穿和服的照片給大家參觀。我想那個時候,她心裏肯定蕩漾著民族的自豪感。而我們中國,我們那妖嬈多姿的旗袍,卻無人問津,說實話,我心裏有些酸酸的,雖然,不可否認,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感興趣,包括有時候在街上還有人用漢語你好跟我打招呼,但是就是在這一刹那,人們的眼神裏沒有中國。

    我記得我上Anja的第一堂課,是有關禮儀方麵的。Anja跟我們討論課文,在西方國家,人們經常用親吻和擁抱來打招呼,在亞洲比如日本,對於不同的人他們的鞠躬的度有所不同。當時,Anja問我,比如說,在中國當我早上起來的時候,我怎麽和我的母親打招呼。我說沒有什麽特別的,有時候點個頭什麽的。她和同學都感到非常驚訝。我並不怎麽稀奇這種驚訝,這本身就是文化差異,我們中國人就是含蓄,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我又想,日本把鞠躬的傳統延傳至今,韓國人也有很多類似的禮儀以示對長輩尊敬,可是我們中國為什麽卻把老祖宗的禮節跟老祖宗一起埋葬在地底?我們也有很多啊,比如作揖什麽的。或許是革命時間長了,什麽都革了,弄得以禮儀之邦自居的中國大國在德語教科書裏連舉例子都被日本和韓國代替了,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今年是莫紮特誕生250周年。為此我們的課有一個星期專門講音樂。Claudia和我們討論有關德國各個音樂時期和代表人物,包括現有的流行歌手和歌曲,還有樂器的德語說法等等。對這樣的課我是很感興趣的,但是確實是一竅不通,除了鋼琴和小提琴我能想象一下大概的樣子和聲音,其他很多樂器,或許我能背幾個這樣的單詞,但是絕對不知道它們是什麽樣子或者起到什麽樣的作用。而其他同學,他們可以津津樂道,這種情況不光是音樂,還經常發生在運動,地理,自然等方麵。當AnjaClaudia問我有關這方麵的見解時,我隻能說,我對這方麵知識很少,所以不知道。她們一聽總會解釋,對,畢竟這是歐洲文化,和亞洲文化截然不同,肯定不會有很多了解。往往這時候那個日本同學會搭腔,我們日本人對這方麵有些了解。是的,不得不承認,同樣來自亞洲,她確實比我知識更豐富。

    為什麽呢?撇開我的主觀因素不說,就說說客觀因素。我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不是很富有,但絕對不是貧窮,我想我的家庭水平完全可以代表中國普通家庭水平。在我上學的時候,隻有語文,數學等是主科,例如音樂這樣的都是副科,我們一眼望不到邊的是中考,高考,沒完沒了的考試。即使家裏有錢讓你學點個人愛好,你搭得起那些時間嗎?我想,像我這樣頂個貧瘠的腦袋吃飯走路的,中國還有很多很多,這真的不能算什麽好的事情。

   或許這一切隻是發生在我們身邊,不足掛齒的小事罷了,但是細細思量這些小事,還真有些耐人尋味,我們總是在耐人尋味中不斷地認識了自己,不知道讀這篇文章的人,你是怎麽認為的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