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不應該忙碌的工作日,我應約了CCETV的《移路風情》欄目的采訪,記者是來自我家鄉的漂亮小妹,攝影師是個陽光帥氣的大男孩,有緣的是,他的愛人也來自我的家鄉,頓時場麵輕快了許多。
原以為是個清閑的周一,豈料客人不時的出入,他們的采訪就在我的工作中邊聊邊進行。我的發屋是個曾經經營了半個世紀的半百老店,裏麵設施雖舊,但特具曆史特色,古老的收銀機,我打賭沒幾個人見識過,我笑稱再用多幾年,真能進博物館了。牆上些微發黃的黑白圖片的POSTER,傳統的但結實笨重又萬分舒適的理發椅,以及裝置在前麵的洗頭池,雖然沒有現代的簡約氣息,但更能透出它沉澱了半百的繁榮歲月,還有牆上那古老的音響盒,真的具有30年代舊上海電影中的味道。
在我工作的時候,他們細細地捕捉著小店的曆史影像,全方位的拍攝著半百小店風貌。好容易送走了一幫客人,我鄭重地坐在攝像頭下,隨著記者小妹的問題,娓娓道來我的移路風情:原來也曾往事不堪回首喲。
(一)初 來 乍 到
2001年的夏天,順著移民大潮的熱浪,來到了異國他鄉的加拿大,盛夏午夜的多倫多,竟自透出絲絲涼意,與剛剛離開的家鄉的一陣又一陣熱浪的湧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機場的廣播裏次次響起莫名其妙不知所雲的英文,讓初落地加國的好奇蒙上了一層怯意,聽不懂,說不出,象個啞巴,象個聾子一樣的開始了異國的探索。
語言是生活中最大的障礙,記得最慘烈的是無論去哪裏必定帶上紙與筆,遇到難解的問題,實在需要別人的幫忙時,硬著頭皮衝上去,每每自己費勁地講了一大堆,看著雙方不知所然的茫然表情,隻好顫抖著著急地用筆寫下來,就這樣連滾帶爬地一步步闖進英語的環境中。
幸運的是在上ESL時,遇到了一位特別熱心負責的老師,現在都清楚地記著她爽朗的笑聲,PORLA,她一次次地PUSH 我們OPEN THE MOUTH, SPEAK ENGLISH,LATER,STEP BY STEP ,WILL FIND EASIER。她不但是位認真的ESL老師,更是一位生活中經驗豐富的長輩,她用英文慢慢地一點一滴地講解著加國生活的種種。還有一位叫阿華的同學,更給了我初來加國的多多關懷與對職業的重新認識,她善意的引導,建設性的忠告,讓我一步步朝著自己完全陌生的環境中闖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