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以上的構成物質都捐獻給了地球和金星。
瑞士科學家們的這一理論設想還可以解釋水星密度的異常現象:眾所周知,水星的密度遠遠高於其它“固態”行星,這說明它至少有一個由金屬物質構成的內核。根據科學家們目前掌握的水星資料,水星內核外圍很可能還包圍著一層較薄的地幔和地殼。如果瑞士科學家們的這一“撞擊”理論猜想成立,那麽就可以肯定,構成原始水星的近一半物質(主要成份為矽酸鹽)經過撞擊後都流失到了太陽係其它地方。
科學家們的計算機模擬實驗顯示,巨型小行星與水星撞擊這一巨大宇宙事件發生在45億年前。撞擊轟炸出的水星原始物質碎片經過400萬年後有一部分重新回落到水星上,而其它的碎片在太陽風作用下被推入金星和地球軌道,並在這些新地方安了家。科學家們通過計算得出結論稱,大約有16千萬億噸的原始水星碎片和塵埃降落在地球上,這相當於地球自身質量的四十萬分之一。
伯爾尼大學的科學家們還表示,他們的這一設想很可能是唯一的但也是最接近實際情況的設想。科學家們希望,日後的水星探測器必將證實他們的這一猜測。2011年,美國宇航局的“信使號”水星探測器將對水星進行近距離探測,它還將繪製出水星表麵的物質分布圖。屆時,瑞士科學家們的這一設想是否成立將會有最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