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致 富 效 應

(2006-03-20 20:59:20) 下一個
致 富 效 應 幾天前,我出差去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從機場前往香格裏拉酒店的路上,看到迎麵過來三、四百人,身著工作服,騎著摩托車,打著標語旗子,因此造成公路的堵塞。朋友告訴我說,是XX集團的工人在示威遊行,要求增加工資,好幾天了。身為當地商會主席的XX集團老板林先生,幾天前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如果工人繼續要求增加工資,老板隻能關閉工廠。這樣的話激怒了工人,引發了這場為時多日的罷工。該集團是一家擁有數萬名員工的大集團,在印尼也是數得上前幾位的大公司,主要從事輕工、家電、房地產和銀行業,擁有數十家企業。據說該集團員工要求增加工資,將最低工資七十八萬盾漲到八十萬盾以上(約9200盾合1美元)。按說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的幅度並不大,隨著近年來的通貨膨脹,生活水平不斷上漲,工人要求增加工資也並不為過。可是老板為什麽不同意?當然有其內在的原因。記得十多年前,我去拜會他的父親——當地的一位著名僑領時,第一次看見他。那時他還是一位風華正茂的小夥子。可是如今再見到他時,發現他兩鬢已有了白發,顯得衰老了許多,聽說又剛剛做過心髒手術,臉上顯出明顯的疲態。確實,印尼這幾年的經濟不景氣,特別是最近,天然氣漲價,汽油和柴油也都漲了百分之一百~二百以上,電費最近也要漲價,工廠的成本大大增加。加之來自中國大陸大批的廉價家用電器和輕工產品,對印尼市場形成了很大的衝擊。許多產品在當地生產的成本,遠遠高過從中國進口的費用。可是開創了幾十年的工廠,養活了幾萬名工人,也難以一下子轉產。記得三年前的一天,我在他的辦公室,看到案台上堆積了一尺多厚高的文件等待他去處理,因為他剛去了中國的幾天。由此可以想象老板一定是疲於應付。是的,在經濟如此不景氣的情況下,要養活數萬名員工,談何容易! 印度尼西亞有一萬四千個島嶼,素有位於赤道線上的翡翠帶的美譽。她四季氣候溫暖,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可以說是一塊黃金寶地,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家園。為什麽地處黃金寶地的人民,還要飽受貧困饑餓的煎熬,還要捧著金飯碗去要飯呢? 一個美國經濟學家曾說過致富效應的例子:一位外國投資者到金礦投資,他采取了高薪製度,礦工拿到的薪水,除了足夠養活他們自己之外,還有剩餘。礦工在工餘時間就開始到酒吧喝酒,到劇院尋找娛樂。礦主和其他投資者看到餐飲業、娛樂業有錢可賺,也就紛紛投資娛樂業、餐飲業,隨之電影院、劇院、餐館、酒吧等應運而生。這些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外來勞動力,外來打工者也風湧而至,礦工們也紛紛把他們的妻子兒女接到礦區尋找工作。家屬來了,開始購買自己的房子,房地產也興旺起來;孩子需要幼兒園,需要讀書,因此,礦區的幼兒園、學校也紛紛開設。人多了需要看病,醫院也開始建立了。從此,過去荒涼的礦區逐漸變得繁華熱鬧起來,慢慢地開始從小城鎮發展成繁華的大城市。 可是還有另一個金礦投資者,他采取的是低薪政策,礦工們的薪水僅夠他們自己的生活。由於工人手上沒有多餘的錢,下了班,隻能躲在工棚裏睡覺。由於沒有賺錢效應,礦主也沒有意向去投資相關的生活服務設施和娛樂業。通常礦工也隻是隻身來打工掙錢。數年以後,金礦挖完了,礦主把賺到的錢拿走了,又投向了其他的地方和其他的國家,原來的礦區又回到了從前,變得更加荒蕪,更加一無所有。我似乎覺得,印尼這個國家就有點像第二個礦主情況。當地人員工資低廉,失業率高,那是由於勞工法的規定,雇主如果要解雇員工,要承擔高額賠償,因此雇主盡可能少量地雇傭員工。由於國家的政策和投資環境,使得外國投資者輸出了資源性的產品,把獲得的利潤轉移到了國外,給這個國家卻留下很少的福利和公共設施,極少地造福當地人民。 當然,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造成現在的狀況也並不僅僅取決於外國投資者。沒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沒有優惠並且足以吸引外國投資者的優惠政策,是很難吸引和留住投資者的。當地有些政策是顯而易見的不鼓勵外來投資者,例如移民政策並不鼓勵外國人來投資,並且外國人不允許在當地購買房屋居所,外國人設立公司也有諸多的不利條件和限製,更不要說稅收的優惠了。加上當地的政治不安定因素和政局的穩定性,更加限製了長期投資的順利進行。正如去年中國副總理吳儀在會見印尼副總統卡拉時說得那樣,如果一個國家不能給外國投資者賺錢, 外國投資者是不會去的。 如果長久以往,資源逐步地枯竭了,資金外流了,留給當地人民的豈不是更加貧窮、落後?真是讓人悲哀! 於雅加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