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席斯:鄭和發現了美洲————第4頁

(2006-03-03 07:36:23) 下一個
孟席斯:鄭和發現了美洲 ————第4頁 孟席斯:鄭和發現了美洲 編輯: 李瑛   證據:公雞和玉米   對自己的研究發現,孟席斯非常自信。孟席斯在《1421∶中國發現世界》裏說,完成這次環球航行並發現美洲、澳洲、非洲及南極的,是鄭和下屬的洪保船隊、周滿船隊、周聞船隊和楊慶船隊,而非鄭和本人。為了證實自己的說法,孟席斯在書裏公布了自己的發現和證據。除地圖外,他的證據還包括沉船、植物、動物。   孟席斯以小說化的筆法描寫他的發現過程。在秘魯停留的某一個早晨,一陣雞鳴打破了孟席斯的睡夢。“我馬上意識到,這些雞不是歐洲雞。歐洲的雞叫起來是‘咕-咕-咕’的聲音,而這種雞的叫聲是‘咯-咯-咯’。”孟席斯在馬來西亞生活過一段時間,他回想起當地的雞叫聲是“咯-咯-咯”,和秘魯的雞一樣。   亞洲雞和歐洲雞的雞冠、羽毛、腳爪和叫聲都不一樣,下的蛋也不一樣。公元1500年,美洲大陸上已經滿地可見亞洲雞。一直以來,人們認為是哥倫布的船隊將它們帶到那裏。孟席斯卻認為,鄭和的船隊早在1421年到1423年間就到過美洲,是他們把亞洲雞帶到了新大陸。   “這些雞不是歐洲人帶去美洲的,因為第一批歐洲人在抵達新大陸的時候發現了它們。”麥哲倫也曾經記述他在美洲得到了很多雞,“用一個魚鉤或一把小刀就換了當地人6隻雞,甚至擔心當地人是在騙我。”這些雞與歐洲雞明顯不同。在一本出版於1430年的中國書籍《異域圖誌》上,記載了一些中國人在他們的航行中見到的一些奇怪的動物。比如印度的大象、非洲長頸鹿,以及美洲的豹子。比如有一種長著狗頭的動物與在皮裏·雷斯圖上畫著的大樹獺很相似,並有文字說明,說他們是在從中國往西航行了兩年才發現這種動物的。大樹獺是南美洲獨一無二的動物,在300年前滅絕。   玉米也被認為是鄭和發現美洲的一個證據。“原產於美洲的玉米,在鄭和航海之前一直不為中國所知。中國的記載說,鄭和將軍帶回了一些‘有著特別大穗的穀物’。中國人習慣於吃一種穗的大小和大麥相似的稻米。這種有著‘特別大’穗的穀物隻能是玉米。葡萄牙人在印尼、菲律賓和中國都發現了玉米,在菲律賓西南的海底發現的一艘建於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的平底船上,還發現了一種南美洲特有的用來磨玉米的工具。”   在書裏,孟席斯列出了一串“跟隨鄭和漂洋過海在異地紮根”的動植物,包括豬、狗、馬、香蕉、大米、棉花、山藥、椰子等等。同樣作為證據的還有人類的疾病。“美洲印第安人的DNA和他們的疾病同中國人以及東亞人十分一致。”在巴西馬托·格羅索(Mato Grosso)發現的印第安人的一種皮膚病,巴拉圭倫瓜(Lengua)的印第安人的十二指腸病,秘魯和墨西哥的蛔蟲,據說都和中國人的疾病近似。“不少資料顯示,印度洋、非洲、北美洲和大西洋海岸、澳大利亞等地,第一批歐洲探險者都記述了中國人或亞洲人存在的情況;而且,我對不少人和物進行了DNA分析,發現美洲、澳大利亞等地的土著人同中國人有特殊的關聯。”   考察了120多個國家,幾乎耗盡畢生積蓄的孟席斯,最後得出了一個令他自己也吃驚的結論:“當時隻有一個國家具備這樣的財力、科學知識、船隻和航海經驗,能夠開展如此宏偉壯麗的發現之旅———那就是中國。許多文獻都表明,中國人繪製了最早的航海圖,中國人對當時的世界似乎更了解。” 推薦閱讀 鄭和使團的航海技術 鄭和船隊 鄭和下西洋與西歐航海的比較 600年前世界第一艦隊的征戰 鄭和何以有後裔 馬和何以變成鄭和?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