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海鉤沉】戰國奇葩——中山國

(2006-03-08 22:18:08) 下一個

 

【史海鉤沉】戰國奇葩——中山國


一、曆史變遷


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少數民族狄族鮮虞部落,為姬姓白狄,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逐漸轉移到太行山區。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來曆,有說是周文王後裔畢萬公的後裔,也有說是來自周文王封給弟弟虢叔的西虢國。西虢國曆代國君世襲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職,同時有是三公之一,擔負為周王朝南征北戰、東討西殺以懲罰不庭的任務,可能是周宣王時期虢國國君虢季子白北禦獫狁﹐在內蒙古薩拉烏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後,其部分後裔就留在陝北了。鮮虞之得名出自鮮虞水,鮮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於滹沱河的清水河,這一帶是鮮虞最早的發祥地。鮮虞的名稱最早出現在《國語》一書中。該書記載,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鄭桓公問話時談到,成周雒陽四周有16個姬姓封國,6個異性諸侯國,還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蠻、東夷及西北的戎、狄國家或部落集團,其中就有鮮虞。
春秋時期的鮮虞部落聯盟,由鮮虞、肥、鼓、仇由幾個部落組成,逐漸開始擴張勢力。公元前652年春,鮮虞出擊邢國,次年又征伐衛國,邢君出逃,衛君被殺,齊桓公聯合宋、曹、邢、衛諸國的兵力挫敗鮮虞,才將邢、衛兩國從滅亡中挽救回來。
春秋中後期,鮮虞的主要敵人晉國,晉國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鮮虞屬國,最後消滅鮮虞的戰略。公元前530年,晉將荀吳借道鮮虞進入鼓都昔陽(今河北省晉縣西),但並未滅掉鼓。當年8月,晉滅肥(在今河北省槁城縣一帶),俘國君綿皋,肥國舊地歸屬晉國。第二年冬,晉昭公得知鮮虞邊境空虛,即以荀吳統率大軍進,破鮮虞中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峭嶺)。公元前527年秋,荀吳率軍攻鼓,俘國君鳶鞮,使鼓成為晉的屬國。六年後,鼓被徹底毀滅。
公元前507年秋,鮮虞出兵晉國平中,大敗晉軍,俘虜晉國勇士觀虎,報了晉滅肥、鼓,占領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506年,鮮虞人在有險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粟山)建國。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這便是初期的中山國,中山之名始見於史書。《左傳》記載:公元前506年春天,晉國拒絕蔡侯伐楚的要求,準備專心對付中山。公元前505年、504年,晉國兩次進攻鮮虞中山,報“獲觀虎”之仇。此後對鮮虞中山國,史書中兼稱“鮮虞”、“中山”。
公元前497年,晉國發生內訌後,中山從晉國的重壓下獲得喘息,開始介入列國紛爭。
公元前494年,中山與齊、魯、衛共同伐晉,取得晉國的棘蒲(在今河北趙縣境內),將之列入中山國版圖。前491年,晉大夫荀寅因晉內亂逃奔鮮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敵,但此時中山為了削弱晉國,將荀寅接納到新占領的晉國屬地柏人(今河北隆堯縣西)。為報複中山國,公元前489年春,晉大夫趙鞅“帥師伐鮮虞”,大破中山,這次進攻對鮮虞中山國的打擊極為沉重,以至此後20餘年間史籍對中山國沒有隻字記載。
其後,晉國又把矛頭指向中山國的最後一個屬國仇由,晉國的智伯(名荀瑤)詭計多端,唯恐仇由國路險難行,遂新鑄大鍾一口,詭稱送給仇由國君,使仇由國“斬岸堙溪”以迎鍾。仇由臣相赤章蔓看透了荀瑤的詭計,多次勸說國君,但仇由國君得鍾心切,不聽勸阻,七天之後仇由被滅。
外圍掃清後,晉國開始進攻中山國本土。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間,“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在今河北易縣境內)。前457年,晉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領左人、中人(在今河北唐縣境內),“一日下兩城”,中山國受到致命的打擊。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國滅亡;前403年,趙、韓、魏被封為諸侯,形成秦、齊、楚、燕、趙、韓、魏七雄爭霸的局麵。中山國在這個動蕩的年代,開始了複興。
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領他的部落離開山區,向東部平原遷徒,在顧(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華夏諸國的禮製,建立起中山國的政治軍事製度,對國家進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無知,不恤國政,因此遭到魏國的進攻。魏國派遣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占領了中山國,魏文侯派太子擊為中山君,三年後又改派少子摯,後來擊被立為魏國國君,就是魏武侯。中山國的殘餘退入太行山中。
中山被滅後,桓公經過20餘年的勵精圖治,積蓄力量,終於在公元前380年前後重新複興了中山國,定都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
複興後的中山國位於趙國東北部,把趙國南北兩部分領土分割開來,因此成為趙國的心腹之患。趙國在公元前377年、376年曾兩次進攻中山國,均遭到中山的抵抗,沒有成功。此後,中山國開始修築長城。《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候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築長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順平、唐縣等地發現了土石混築的戰國中山長城,長城高處約有3米,寬0.5-2.5米,做法是兩側挖地基,砌石塊做邊牆,中間用土和碎石填充。另據專家推測,中山長城可能在中山國西北邊界,沿今唐縣、曲陽、行唐、靈壽、平山、石家莊西南的太行山南下,止於邢台西北。

桓公去世後,中山成公即位,繼承先祖遺風,繼續學習中原社會製度,發展生產力,使國勢得到進一步加強。在中山成王墓中曾經發現了九個銅鼎,說明中山國勢增強,政治地位提高,敢於與各諸侯國王一樣使用九鼎了。
成公時代發生了一件大事,對中山和趙國均有深遠的影響,這就是“引水圍鄗”。鄗邑(今高邑縣境內)原為中山屬地,被趙國強占。前332年齊、魏共同伐趙,中山軍趁機決槐水圍鄗邑,迫使趙軍龜縮在鄗城之中,直至齊、魏撤軍,中山軍隊才離開這裏。這次事件成為30餘年後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消滅中山國的導火索,趙武靈王在公元前307年決定實行胡服騎射時,教訓保守的公子成說:“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係累吾民,引水圍鄗。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於不守也。先王醜之,而怨未能報也。今騎射之備,近可以便上黨之形,而遠可以報中山之怨。”對肥義說:“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從中可看出“引水圍鄗”事件對趙國造成的巨大震撼。
公元前327年前後,中山國史上最有作為的國王——王登上了曆史舞台。此後十餘年間,中山國富兵強,先是參與“五國相王”,再是伐燕取得大勝,“錯處六國之間,縱橫捭闔,交相控引,爭衡天下”,達到曆史的鼎盛時期。
公元前325年,秦國稱王。秦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勢、兵力已遠遠強於山東六國,開始向東擴張,占領了魏國的大片土地。魏極力討好齊國,指望齊國派兵救援,齊卻一直按兵不動。秦的擴張政策不僅使魏國驚慌不已,也引起韓、趙的恐懼。於是,公元前323年,由魏國犀首(即公孫衍)發起倡議,聯合韓、趙、燕、中山幾國共同“相王”,以抵禦秦、齊、楚等大國的侵略。在稱王的五國中,隻有中山國是“千乘之國”,其餘四國都是“萬乘之國”,說明中山國的國力和影響此時已同趙、韓、燕等大國不相上下。
中山王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征伐燕國。公元前314年,燕國內亂,齊國打著平燕內亂的旗號攻進燕國。中山國見有機可乘,也背棄了與燕共同稱王的同盟,派相邦司馬賙率三軍北略燕國,奪取燕國幾十個城市,占領燕國疆土方圓數百裏。這次伐燕,還掠取了燕國許多財物,並在同年用伐燕時取得的“吉金”(銅器)重新鑄造了鐵足大鼎和夔龍紋方壺,在上麵銘刻長篇銘文來頌揚王和司馬賙的功績。
伐燕勝利後不久,王辭世,繼任的由於內政外交政策的不當,中山國國力逐步衰落。
在對內政策上,中山國著重學習中原各國的養士製度,忽視了農業生產和軍隊建設。中山國君“好岩穴之士,所傾蓋與車以見窮閭隘巷之士以十數,伉禮下布衣之士以百計數”,造成“戰士怠於行陣”、“農夫惰於田”的現象,兵力日益衰弱,國家逐漸貧窮。除此之外,中山國政治腐敗,大臣們勾心鬥角,貪汙受賄,後宮爭權奪寵,也是國力衰敗的原因,《戰國策·中山策》用了大量篇幅記載陰姬和江姬爭奪後位,司馬喜耍盡政客的投機伎倆,使陰姬立為皇後的故事。而此時其他各諸侯國都在進行社會改革,限製貴族特權,提倡耕戰,富國強兵。因此李疵受趙武靈王指派到中山國刺探消息回來後即說:“中山可伐也。”
在對外關係上,中山國在複國初期基本是保持中立地位,不介入其他大國的紛爭,並利用魏、齊等大國與趙國的矛盾,製約主要敵人趙國,使趙不敢對中山輕舉妄動。“五國相王”後,這種立場發生了轉變,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中山往往依附一個大國去進攻另一強國,並不斷改變依附和進攻的對象。這樣不僅使中山國失去了和平發展的環境,而且四麵樹敵,孤立了自己。如北麵的燕國,原為“五國相王”時的盟友,但在公元前314年,中山乘燕內亂隨齊兵進攻燕國,彼此成為仇敵。原來依峙的齊國,也在“五國相王”時結下了怨恨。中山徹底被周邊國家孤立起來,終於被趙國消滅。
中山國內外交困之日,正是趙國實行“胡服騎射”、國富兵強之時。趙國同秦國結盟,開始向中山發起了為時十餘年的殘酷戰爭,燕國也趁機進攻中山國,收複舊日失地。前299年,趙軍攻破靈壽,中山國君出逃到齊國,最後死在那裏。趙國立王尚為中山傀儡,296年,趙軍攻滅中山國,將尚遷徙到陝西膚施,一代強國中山國自春秋末期立國,經過200餘年時間,宣告最後滅亡。
中山國滅之後,其後人後來被秦國遷放太原,後逐漸由太原南遷,分散於湘、鄂、贛等地,並改姓為“易”,所以,現在的“易”姓為中山國王族的直係後代。
中山王世係
文公:約終於公無前415年
武公:約公元前414年-前407年
桓公:約公元前406年-前340年
成公:約公元前339年-前328年
王:約公元前327年-前313年
王:約公元前312年-前299年
王尚:公元前299年-前295年

河北省順平縣神北村的中山國長城遺址

圖片附件: 003.jpg (2005-2-8 15:11, 26.02 K)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