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佛教曆史和釋迦牟尼

(2010-04-03 01:33:21) 下一個
佛教曆史

主條目:佛教曆史和釋迦牟尼


佛陀在婆羅雙樹間進入涅槃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圓之日,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雲遊四方,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釋迦牟尼入滅後,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五個比丘[5]接受了佛陀的教訓之後[來源請求],成為第一批僧侶或和尚。佛教的“三寶”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據稱這三寶乃是助人覺悟之途。準備妥當之後,佛陀喬答摩於是走遍恒河穀各地向人傳道。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身分的人都來聽他講道而成為他的弟子。到他在80歲的高齡逝世時,他已聲名大噪、備受尊敬。據報他最後吩咐弟子的話是:“萬物皆承無常,精進自求正覺。”
公元前第三世紀,在佛陀涅磐後大約200年,佛教最大的擁護者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出現了,當時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統治。征戰所造成的屠殺和動亂使他深感憂傷,於是皈依佛教,並予以國家的支持。他設立佛教碑碣,舉行結集,勸諭人民按照佛教的訓誨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傳教師到印度各地和斯裏蘭卡、敘利亞、埃及和希臘等地宣教。主要由於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佛教得以從印度的一個教派一躍而成為世界宗教。可以理解的是,有些人把阿育王視為佛教的第二位創立者。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非佛教的現代學者主張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主張大乘佛教直接來自佛陀。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經由斯裏蘭卡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半島和印尼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公元1世紀的東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另外一支於公元8世紀正式傳入印度北鄰的西藏,成為【藏傳佛教】;這個教派對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極大的影響,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過去在中國和西方均有人將【藏傳佛教】稱為[喇嘛教],但此一用法現已基本被淘汰,且此一用法被視為有歧視的含義,即是他們的宗教不是“佛教”)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紀,佛教在東南亞和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雖在古印度經曆過無比的輝煌,其影響力也廣傳至亞洲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卻逐漸衰微。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學術中心,如那爛陀寺等大學就是教授佛法和當時科學及各家哲學的最高學府。但由於古印度佛教特重對出家人的教育,且熱衷於高深學術的思辨,而無形中相對忽視了對在家信徒的教育,僧團遂逐步成為與在家信徒疏遠的精英集團。此外,佛教未能像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樣將佛教建立為在家信徒的家庭傳統,這樣佛教在古印度就漸漸成為缺乏民眾基礎的陽春白雪。 一旦失去國王們和上層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十二世紀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時,對佛教采取了滅絕性的破壞。那爛陀寺等佛教大學被伊斯蘭教軍隊夷為平地,僧侶遭到屠殺。尤其是那爛陀寺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從此消失。這一時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幾乎喪失殆盡。劫後的佛教學者多攜帶典藉遠走西藏等地。 佛教聖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蘭毗尼以及他成佛之處的菩提伽耶,也淪為廢墟。到第13世紀,佛教在它的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蹤影了。有人認為佛教采納了婆羅門教的習俗和信仰,成為密教,使佛教在印度可有可無。但這一觀點是有爭議的,且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晚近的研究更顯示實際是印度教大量采納了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方式。
在二十世紀,佛教的麵目經曆另一次改變。由於中國、西藏、蒙古和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變動,佛教受到嚴重的打擊。數以千計的寺院和廟宇被摧毀,數十萬僧尼被驅逐、監禁、甚至殺害。不過,佛教的影響力仍然深種在這些地方人民的思想和習俗之中。
在歐洲和北美,向個人內心尋求“真理”的佛教主張在一些人中引起廣泛的共鳴,而冥想則可以幫助人逃避喧囂的西方生活。在活的佛教一書的序言中,流亡在外的西藏僧人丹增嘉措寫道:“佛教在今天也許可以盡一份力提醒西方人士留意他們生活上的屬靈層麵。”[6]
[編輯]基本教義

主條目:佛教術語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以四諦或者四聖諦為核心。
[編輯]六道輪回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脫的有情眾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裏生死流轉,無有止境。同時,在六道之外,已經解脫的眾生在四聖界,這裏的眾生已經不再有生死流轉、處於不生不滅的狀態。而處於六道的眾生、通過修行,可以進入到四聖界(如西方極樂世界)、擺脫生死輪回之苦。
[編輯]四聖諦
主條目:四聖諦
根據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內容主要就是知苦與滅苦。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諸多苦難。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並不是徹底的消失,仍然會在六道中輪回不息,不論在天堂、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隻是程度不同罷了。[7]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沒有永恒,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這種永無止歇的變化本身就是一種苦。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8]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皆是由於在無盡的輪回過程中,在貪、嗔、癡這三毒的驅使下做下很多的業,這些業積累起來成為未來的苦因。
滅諦:佛教認為隻要是在六道中輪回,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隻有脫離輪回這一個辦法。[9]
道諦:為了脫離輪回,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經過從四念處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習,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回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9]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麵向敘述。
[編輯]十二因緣
主條目:十二因緣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麽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麽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著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恒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無明”是指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因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而生起貪愛,生起貪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稱為“行”。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誌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此為內在活動。
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
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及聯想和意誌行為,簡稱為“受”。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
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
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
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辟支佛。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回的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編輯]佛教理論的發展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是佛陀在世時對聲聞弟子們宣講的教義,這些教義後來被現代學者稱為原始佛教。有人主張, 釋迦牟尼滅度之後,佛教經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幾個主要階段。但此一觀點並未得到普遍認同。無論如何,四聖諦始終是佛教理論的基礎。
[編輯]部派佛教
主條目:部派佛教和南傳佛教
在北傳佛教中,由於主流為大乘佛教,故一般將與大乘佛教興起之前的佛教理論稱為小乘佛教理論,以示貶義。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後所產生的部派佛教教團,亦包括大乘興起後仍然活躍的諸部派。
部派佛教傳統上說18個部派,但真實存在的數字應當在其以上。這些部派對於佛教理論進行了各種探索,並可能孕育了早期的大乘佛教。現在對於部派佛教各部派的理論尚不能進行完善的研究,但根據《異部宗輪論》和《大毗婆沙論》等文獻,大致可以看到一些各部派重要的論點。由這些論述可見,部派佛教麵貌是非常不同的,例如關於“法空”的問題,既有認為三世法實有的說一切有部,也有說一切皆空的方廣部。
部派佛教的留存主要為南傳巴利文文獻以及漢譯說一切有部的論書(其他部派的論書在漢譯文獻中也有保存,但數量遠不及有部的資料)。
[編輯]大乘佛教
主條目:大乘佛教
現代學者主張在佛教建立大約五百年後,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但大乘佛教所傳承的曆史主張大乘佛教始自佛陀時代。
如果說小乘佛教的核心是“苦”,講究拯救自我,那麽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悲”和“空”,講究普度眾生。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乃至時間空間,都是人們所感知的假象,並非真實存在。“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有情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回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隻能算是解脫個人的苦,不是圓滿的覺。而真正徹底的解脫,隻有生起對一切眾生的大悲,為究竟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而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瑜伽宗主張除一闡提外,眾生都能成佛)。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曆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種,稱為六度(或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佛弟子稱為菩薩。
[編輯]金剛乘佛教
主條目:密宗
現代學者認為大約在公元6、7世紀,密教興起。有人認為密教(或密乘,金剛乘)是大乘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羅門教的一些思想理論和修行方法後產生的。但此說有爭議,不為普遍接受。首先密乘是大乘佛教的一部分,其教義與大小乘佛教同樣是建立在三法印之上的。其次密乘是基於不忍眾生苦,希望迅速成佛以便救護,所以在修習大小乘共同道如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上以“持咒”、“觀想”等來修習止觀,從而迅速積極福德和智慧二種資糧。 事實上,密乘對修習者的教理和慈悲心的要求更高。金剛乘是印度大乘的最高型態。[來源請求]
[編輯]禪宗思想
主條目:禪宗
在南北朝時期,印度僧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借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隻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根據禪宗傳說,菩提達摩為東土(中國)的禪宗初祖,其後師徒次第相傳,直到傳到五祖弘忍時,禪宗發生分裂,神秀、惠能各號六祖,這兩個傳承分別被稱為北宗和南宗。經曆了一係列的辯論交鋒最終以惠能之徒神會在滑台大會中辯論勝利為標誌性事件,以惠能為六祖的南宗後來居上成為了禪宗的主流,並發展到五家七派的規模,蔚為大觀。
自唐以降,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曆了很大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傳入日本、朝鮮等國。
[編輯]淨土信仰
主條目:淨土宗
廣義的淨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淨土信仰,彌勒淨土信仰,阿閦佛國信仰,東方琉璃光世界信仰等等,其共同點在於希望通過諸佛/菩薩的願力,從這個世界(濁土)死後可以進入諸佛/菩薩所在的淨土。因此,淨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態。在諸多淨土的信仰中,以西方淨土信仰在中國最為興盛,並發展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的淨土宗。 淨土宗因提倡淨土法門而得名。淨土法門主要是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認為為東晉慧遠或曇鸞,並經道綽、善導等人發揮,進行理論上的論述,而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
淨土思想源頭雖在印度,而其成為宗派是在中國。其主要內容為依靠阿彌陀佛在修行時所發的四十八個大願,通過“念佛”而往生西方淨土,成為阿彌陀佛的眷屬。關於念佛,包括“觀想念佛”(念佛三昧)和“口稱念佛”(即誦阿彌陀佛名號)二中,學界一般認為觀想念佛為早期淨土宗的修行方式,而口稱念佛則流行於道綽之後。
淨土宗對日本有重大的影響,不僅傳入並影響了日蓮宗等宗派的形成,並衍生出了稱為淨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編輯]佛教徒

主條目:佛教徒
一般來說,皈依佛教的人被其他宗教的信徒稱為佛教徒,然而這是一個誤解,因為在事實上“佛教徒”自稱為“佛弟子”,這是因為“佛弟子”與佛陀的關係不是人與神的關係,而是師傅和徒弟的關係,而其他宗教的信徒常常無法理解這一點。而且沒有“皈依佛教”的說法,事實上是“皈依三寶”。佛弟子基本上可分為出家眾和在家眾兩大類,依性別在家眾可分為優婆塞、優婆夷等二眾。出家眾再細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稱五眾,與在家二眾合稱七眾,也就是七眾佛子。
[編輯]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在家眾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後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遵守五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是為了培養慈悲心、妄語之中,尚包括兩舌、惡口、綺語。偷盜和邪淫也是世間法禁止的罪行、不飲酒不是為了避免酒精亂性而破壞團體生活的秩序,而是因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響智慧的獲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響成為佛弟子。在家眾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還有八戒和菩薩戒,此外,在八關齋戒過程中也可以臨時(一天一夜)受出家眾的具足戒。作為受戒了的在家眾,有必要經常複誦和學習戒律。
作為出家眾的比丘、比丘尼須受具足戒,沙彌、沙彌尼須受沙彌戒,式叉摩那則受六戒。總的來說,出家眾的戒律要比在家眾詳細得多,其中,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則有348戒。沙彌、沙彌尼和式叉摩那因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過渡的階段,故戒律方麵輕得多。按照佛製,比丘和比丘尼當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舉行布薩,學習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懺悔者則當眾懺悔。
[編輯]佛教的影響



香港的天壇大佛
佛教在亞洲國家的影響最深,佛教思想已經融入信仰佛教國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響力卻日趨衰落,佛教徒隻占印度人口的0.71%[1],分布也很零散。
佛教對盛行的國家和地區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包括文化、藝術等許多領域。梁啟超認為“佛教是建設在極嚴密極忠實的認識論之上,用巧妙的分析法解剖宇宙及人生成立之要素及其活動方式,更進而評判其價值,因以求得最大之自由解放而達人生最高之目的者也。”[10]
美國大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國近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已有信徒150萬左右,是美國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後來改信佛教的。並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於,人們認為像嘉瓦仁波切和一行禪師這樣的傑出佛教大師們在向社會貢獻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別人信奉什麽。”
[編輯]佛教典籍

主條目:佛經列表
狹義的佛教典籍包括經、律、論三藏,經是佛說的經典,又稱為經藏,音譯為修多羅,指的是一串香花;律藏音譯為楗度、戒律為毗尼,故也可稱律藏為毗尼藏;論藏音譯為阿毗達磨。廣義的佛教典籍包含了注疏、佛教史傳、佛教目錄、佛教著作等多方麵內容,中國將這樣的佛教廣義佛教經典的匯總成為“大藏經”,或一切經。相對應的,藏傳佛教將經典劃分為甘珠爾、丹朱爾兩部,南傳佛教則使用三藏的名稱。由於在稱呼上各地不同,所指也有微妙差別,所以在翻譯上中國習慣使用《大藏經》翻譯其他係統佛教的經典,如稱呼南傳佛教經典為《巴利大藏經》等,而歐美學界經常使用三藏的稱呼(也有采用日文“大藏經”的音譯稱呼者,但相對較少)。需要說明的是,在佛典中明確說明佛陀授權弟子使用方言傳授佛法和記誦經典,因此各地集結的藏經應該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典籍集合,並無先天的高下之分。
[編輯]佛教宗派

主條目:佛教宗派
[編輯]漢傳佛教的十宗
三論宗
天台宗
賢首宗(華嚴宗)
禪宗
密宗(金剛乘)
淨土宗
律宗
法相宗(唯識宗)
俱舍宗
成實宗
[編輯]藏傳佛教的教派


西藏色拉寺中喇嘛正在辯經
格魯派(黃教)
寧瑪派(紅教)
噶舉派(白教)
薩迦派(花教)
覺囊派
噶當派
希解派
覺宇派
廓紮派
夏魯派
[編輯]爭議

有人認為:“佛教”中的“佛”都是傳說和神話後的曆史人物,並不是神,這點與西方人的宗教差別很大。從十二因緣中也可以看出“佛教”並沒有承認造物主的存在,當屬於無神論範疇,所以有人認為“佛教”並不是宗教,稱為佛學更為恰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