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大對手﹕自己zt
(2006-10-07 13:38:16)
下一個
人腦先天「偏頗」 左右投資決定
在當前資訊爆炸的年代,投資者所缺者再不是資訊,而是分析資訊的有效工具。本來人腦是很能幹的工具,不過近代心理研究發現了人腦原來是有?很多先天的「偏頗」。因此,近年愈來愈多經濟學家試圖一併利用心理學的發現來完善經濟理論對經濟現象的解釋。一門稱為「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的新學問亦因此應運而生。
資深交易員Mike Elvin在他的新書《Financial Risk Taking》的第5章,套用了很多心理學研究的發現來解釋交易員,以至很多投資者進行買賣時,往往很容易犯下的「通病」。為了協助讀者做到知己知彼的目標,筆者特此列舉一些「通病」給大家參考﹕
規避損失心理 延誤止蝕
1. 每一個人都渴望能維持自己信念的一致性。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早在1957年便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解釋當一個人腦海裏有兩種認知不能調和一致時,會感覺很大的心理衝突,因而會促使這個人放棄或改變其中一種認知,以期遷就另一種認知,目的是要恢復調和一致的狀態。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何很多人在科網股爆破之前,其實都知道科技股已被炒高至一個很不合理的水平,很易接上火棒,但奈何科技股天天在升,大家心裏會有另一個心障﹕恐怕走寶,於是會對一些簡單事實視而不見,甚或把不合理的情?「合理化」,以期協調本質不能調和的兩種認知。最常見的做法是,搬出新的道理來作解說,指「這次世界真的不同了,不能單看歷史」。6年後的今天,誰對誰錯,再清楚不過了。
2. 投資者一如常人一樣,對外在世界的認知很易有偏頗,亦即學術上所叫的「知覺偏差」(perceptual bias),例如有所謂「時近效應」(recency effect),即最後見到的材料,往往因為印象最清晰,所以最易影響交易員的決定,因此投資者周末可能已經判斷下周形勢不妙,不會貿然在周一入市,但回到公司,看到報章大力推介一些股票時,很易會忘記早前的判斷,明知風險很大,也會貿然入市。
3.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Kahneman的心理實驗證明了,人有強烈的「規避損失」(loss aversion)傾向,因此投資者麵對虧損時,一般都要很大勇氣才會「壯士斷臂」止蝕。此外,Kahneman在1979年提出的「前景理論」 (prospect theory)指出,遇上不明朗情勢時,人們總是「屬意選擇一鳥在手」,因此一旦遇有不明朗的情?,很易會先行把有錢賺的好股票先行套利。結果,一般人的通病是,應該止蝕的沒有及時止蝕﹔而本應讓利潤累積下去的好股票則過早沽售了,以致形成「贏就贏粒糖,輸就輸間廠」的悲劇不停重演。
4. 看罷以上的心障後,大家可能會即時想到,一個人的思維偏頗既然那麼多,那麼讓一個集體來作決定,應可減低偏頗的程度。這跟集思廣益的傳統智慧是不謀而合的。然而,心理實驗的結果剛好相反,因為科學實驗發現了一種名為「風險轉移現象」(The Risky-Shift Phenomenon),意指一個人在團體中所提議的決策,往往會比他單獨一個人下決定時,來得更願意承擔風險,以至集體的決定往往更大膽或更願意承擔風險。一個最可能的原因是,團體的決定,其後果是由集體來承擔,而非個體的責任。這個「風險轉移現象」應可解釋為何基金公司的投資決策往往比個人來得更為勇猛。
透過客觀數據 修正心理偏頗
列舉上述心障並非想挫折大家的自信,隻是想大家明白,常人很易犯的通病,最終當然是希望大家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在投資路上百戰百勝。不過,幸好思維上的偏頗也可以透過更多客觀數據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