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17)
2008 (206)
2009 (152)
2010 (118)
2011 (142)
2021 (1)
前天在上班的路上聽CBC RADIO TWO, TOM ELLEN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感興趣的是它發生在中國.
一個女老師騎著自行車在路上的時候,被一個騎摩托車的人搶去了手袋,裏麵有手機,證件和大約三十元錢等等.女老師報警之後決定自己和這個搶她東西的人聯絡.
她撥通了自己的手機,當她開始說話時,電話掛斷了.她接著開始發短信.她說: 我叫潘,是XX學校的老師.我知道你現在一定有難處,每個人都有這種時候,我很理解,並願意原諒你.我隻是想你需要好好考慮這種行為對你將來的影響,慎重處事.你可以把現金拿去,但請把其他的物品歸還吧.
她接連很多天向自己的手機發短信,發了21條短信之後,她準備放棄了.但是那天早上,她在她家門口發現了自己的手袋,裏麵的東西一樣也沒有缺.手袋裏附了一張字條:
潘老師,謝謝你原諒了我,我知道自己錯了,你的寬容使我重新考慮自己的行為.我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以後會好好做人…
我很感動,潘的寬容使一個年輕人改過了,她是一個好老師.更讓我高興的是在加拿大國家電台聽到在祖國發生的這樣一件美好的事情.我覺得很自豪.
我以前也注重理解和解惑.現在開始覺得體驗也很重要,人的靈命和人的肉體生命一樣是慢慢長大,成年的.
其實基督教的見證會是一個讓我遠離它的很重要的原因,中國的見證會,和我在日本看到的見證會幾乎一模一樣,這讓我感到基督教的力量,但也感到了裏麵那些層次不同的教徒的認識上的差異,我願意聽牧師講,不願意聽教徒講,我不願意他們把一些具體的東西拿出來見證,來說服別人,在我看來有些人的東西很偽善。
盈袖說的那些拜佛供香的事情也是一般意義的信奉,大多數人也就停留在那個水平上了,所以有些好思考的人看到那些行為的確不好接受。
既要充實自己,又要有所解脫,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都該隨著自己的緣慢慢探求吧。
楊子:我聖經還沒讀完,正在慢慢讀.我對每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感興趣,所以和教友接觸,聽布道比較多.其中放鬆過很久.最近有一些很關鍵的感動.也是建立"與神親近"這個分欄的目的.和朋友們一起探索,也讓朋友們看到我的曆程,不管最後是信還是不信.
我以前也有你上述的感覺,但是現在有變化,我會另寫一文和你探討.
我還在學習體會中,簡而言之,基督教的根本是愛,而不是詛咒.耶穌來到人間,去的都是最低賤的地方,收的門徒也是下等人.他是用愛寬容一切,要把迷途的我們一個個帶回天父身邊.
至於文學城裏的基督徒的文章,我看的不多,如果如你所說,應該對神的理解還較淺,你應該到神學網站去看看.這還真是一門很深奧的學科.書架上的"雜文"我去看了幾篇,他的感受和我所接觸的基督徒比較接近.
至於懲罰,中國也有,隻要有政權的地方都有,要不怎麽會有以牙還牙這個詞呢?中國幾乎所有的政權實行的可都是"專製."我的看法是我們的文化裏謙讓,中庸的成分較多,而西方文化則是注重個性發展和民主較多.而無論是佛教還是基督教都是與人為善,教人去愛世人的.
很高興和你討論.
1。
法,就不用講了。大錯有大法,小錯有小法,一是以二是二。
2。
宗教,就是主導地位的基督教。
我通看了至少兩遍,又看了一本簡本。應當說是三遍。第一遍是為了學英文,跟教徒學的。第二遍是想看看我是否真該信基督。第三遍是拿來做應用的----中英對照,譯的極好。
看了以後,決定不信基督。
最大的障礙就是:《Bible》裏太多“詛咒”人家的地方。一會惹怒老天了,發大水了;一會滅人家全族了;....你說是不是,都是Bible裏拿來說事的典故,讓人接受不了。
還有,就是那些傳道的文選、手段、說教,“如果你不信,你就會...."又是詛咒的口吻。
和咱從小受的教育“得饒人時且饒人”是格格不入的。
還有很多強加於人去承認的東西,非說服人家去相信xx存在,和科學的精神完全不符。科學的態度是“我不知,你不知,你可信,也可不信”。而那些文選講的“科學”正是“形而上學”的東西,非把人家“科學”講得一文不值他才高興----用的還是“詛咒”的手段。
3。因此,西方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法製”和“以牙還牙/詛咒”
從現在的美國文化(不僅僅是布什主義)來看,和東方的不同就很明顯了。
我這裏可沒有說東方文化一點好,隻是說他們不同。基督文選一定是說人家這不好那不好,不行你看文學城裏任何一個基督徒的文章,一定是以列舉人家的不是來證明它的是----二分法邏輯。其實奇跡,你證明了人家的不是,也沒有證明你的是---這是東方的邏輯基礎。從這一點講,東方文化比西方文化要寬容的多。
玄米:謝謝.我去看了.他已經有了很多經曆.我才剛剛開始,是不太一樣.不過我還在追求和猶疑
揚子:不要緊,我們是討論嘛.我覺得很難說,兩種文化裏都有寬恕和懲罰兩個方麵,其實也很正常.有的情況僅靠愛還是不能解決,要借助懲罰吧.
我對佛教了解不深,感覺拜佛的人多,真正信佛,學習佛的人少,多數人是拜佛,以布施一些錢財,供奉香火來得到自己期望的東西.卻很少付出或真正地布施.佛教似乎要求人修煉來拋卻塵世的欲望和享受,因此遠離煩惱."出世"對我來說,好像總有逃避之嫌.當然大法師又不同.
西方文化裏強調的法製和“以牙還牙”。
你可能信基督,我不該講這些。請原諒。 但這正是東西文化的根本不同。
雜文就在書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