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05 愛心宣言

(2025-09-28 18:41:38) 下一個

305                               愛心宣言

 

(一)“你的心髒就是你的健康!”

    請在五秒鍾內搶答:“一天24小時,有多少秒鍾?”

    敢於搶答者很少,偶有中、小學生能夠應聲答出“86400秒”(60×60×24),但進一步追問:“這個數字,與我們心髒每天跳動次數有什麽關係?”,能回答的就更少了。

    兒童心跳較快,9個月之內的嬰兒每分鍾心跳140次;老人心跳較慢,成年人心跳每分鍾60—80次,平均75次。

    按心跳75次計,心髒每天的工作量是108000次(75×60×24);按少60次計,也有86400次。您學習、工作、生活、娛樂……累了,往床上一倒,呼呼酣睡8小時,可心髒呢?仍然忠於職守地為您工作,隻不過稍微跳得慢一點而已(每分鍾50次左右)。肔(tā,人稱代詞,指生命體中活的器官組織;不忍心用無生命的指物代詞“它”,從《康熙字典》複活這個古人尊重生命體,是“他、她、它、祂、牠”家族新麵孔成員)一天24小時,分分秒秒不停歇,似乎不顧休息,不知疲倦地工作。

 

    當缺乏工具需截斷一根細小鐵絲時,人們便捏著它反複折撓,隻需折撓幾次或十來次,鐵絲便斷了折斷處發熱。汽車輪胎用橡膠等彈性、韌性極佳的材料製成,每天負重工作(即反複折撓),多則兩、三年,少則幾個月,便開裂報廢了。

 

    一個人活到30、60、90歲,心髒跳動(折撓)的次數簡約地計算是:

    30歲  80次×60×24×365×30≈1260000000=12億6千萬次;

    60歲  75次×60×24×365×60≈2360000000=23億6千萬次;

    90歲  70次×60×24×365×90≈3310000000=33億1千萬次。

 

    什麽是奇跡?這就是奇跡!而這奇跡就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胸腔裏!

    請看,大自然(上帝)製造的這個高級、柔軟、堅韌、精密、奇巧有情有義的髒器,是何等地經久耐用!肔(tā)是世界上所有器物中,最經得起折撓的!從工作量來看,心髒每天是多麽辛苦、勞累!

 

    問題在於,對這樣一顆無比寶貴、具有靈性、忠心耿耿、勤勤懇懇工作的赤誠的心,竟然有人不愛護,不珍惜!

    在那些茫然無知者的頭腦裏,根本沒有“心髒需要關照、嗬護”的概念。他們學習、工作、生活、娛樂的方式非常惡劣,往往超過心髒負荷的極限。他們倚仗“年輕”、“身體好”,暴飲暴食,煙酒過度,毫無約束;性愛泛濫,放縱自己;瘋玩手機,狂刷遊戲,賭博上癮,晝夜顛倒吊兒郎當,不知節製;還有“讀書狂”、“工作狂”、“遊狂”、“網蟲”、“電視迷”、“低頭一族”……恣意妄為,盡情發泄,貪圖一時之快,侵占睡眠時間,根本沒有顧及胸腔內還有一顆需要愛護的心。久而久之,壞的生活習慣使心髒積勞成疾,過早衰竭。到那無力再度揮霍生命、癱臥病床的痛苦時刻,雖然流下了懺悔之淚,卻悔之晚矣!

 

    心髒構造精巧,堅韌結實,雖然理論上“經久耐用”,但如果不依照規律作息,長期熬夜,超負荷工作,很容易過勞犯病。尼古丁、酒精和脂肪,是肔的天然大敵,攝入過量必定戕害肔,使之生出疾病來。心髒一旦帶病工作,說不定某日某時猝然停止跳動,如果搶救不及時,這顆心髒的主人,便一命嗚呼,惡果自食了。——這時,您能怨懟誰、責怪誰呢?大多數非先天性心髒病英年早逝者,不怨天,不怨地,隻怪自己不爭氣!醫學研究表明,多種心血管係統病變起始於20—30歲的年輕階段。

 

    20世紀後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社會財富的積累,富裕家庭增多了,於是,種種營養過剩的“富貴病”應劫而生,使心血管係統疾病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雖然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因饑荒而死的人,數量占第一位,但那是社會問題;因艾滋病而死的人,數量占第二位,與本人吸毒、性亂等不良行為有關。世紀末,全世界真正因“病”而死亡的,心血管係統疾病仍然“位居榜首”(癌症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因此,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從小認識到心髒的重要性和強度極限,增加必不可少的心血管係統保健知識,愛護自己的心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愉快地盡享天年,非常必要。

 

    您這一輩子願意讓心髒跳動多少次?有自主選擇上述“30歲—60歲—90歲”三組數字的全權。除遭遇天災人禍,不可抗拒因素夭折之外,這個世界上還有“今朝有酒今朝醉,醉倒方休”、寧願“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人物。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自己心跳“30歲組”的數字,甚至比這更少。當然,大多數人希望選擇“90歲組”的數字。

    如果您希望選擇“90歲組”的數字,那麽,請嚴格遵循“90歲組”“愛護自己、注重保健”的生活方式。

 

    “你的心髒就是你的健康!”請牢牢記住世界衛生組織WHO上世紀80年代衷心勸告世人的這句金玉良言!

     啊,朋友,請自愛,請嗬護你的心髒!

 

(二) 可怕的是“無知”

    筆者懂得養生的道理,是受到一位汽車司機的啟發,後來不斷學習、實踐、體悟,才慢慢養成愛護自己,注重保健的生活習慣。

 

    黃師傅是上世紀60年代的勞動模範,一台解放牌卡車安全行車50萬公裏無大修。他說:東西經不經用,全在於人對它愛不愛護,汽車也一樣。早上起來發動車,一定要先把潤滑油泵上來,讓每一個潤滑點全油潤滑;起步時要慢慢啟動,然後再慢慢將速度提上來;每次加油,都要確保燃油和潤滑油沒有雜質,一定要添加合格的、幹淨的油;行車時,通過眼看、耳聽和觸摸,感受機器的脾性,稍微有一點小小的雜音或異常,要立時停車找出毛病並排除故障……你心裏時刻有車,愛護車,車就會全心全意為你工作,雙贏雙好,皆大喜歡!

    黃師傅性格溫和,開車平穩踏實,活到九十多歲無疾而終。當年,他不緊不慢地對年輕的筆者說:“人,也是一樣,自己愛護自己,就活得久。抽煙喝酒無度,嫖賭逍遙通宵,毫無自我節製的人,必定壽命不長。”——這位樸實的工人師傅平淡的家常話震撼了筆者,想起臨終前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先父,筆者決心不抽煙,喝酒,絕緣牌賭,不濫交友……成為一個“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自我節製、安分守己的人。

 

    一個人愛護自己的身體,首先要愛護心髒。這個最勤勞的器官,一旦生了病難以治療,極難康複。肔的“好”、“賴”,對生命的延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心髒一旦生病,機體供血不足,全身小毛病、大毛病便會紛至遝來。自古以來,人們認定心髒停止跳動,就是死亡。現代醫學雖然新增了“腦死亡”概念,但心髒停止跳動後不能盡快恢複,結果仍然是死亡。

 

    心髒的負重工作能力非常驚人!

    心髒自重約300克,占人體總重量的0·5%(1/200)左右。每次心跳博出約70毫升血液,按24小時心跳10萬次計算,一天博出約700萬毫升血液(7噸),相當於自重的2萬餘倍!一個60歲的人,心髒做的功等於把這7噸重物,搬上了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心髒之所以勝任如此繁重的工作,其中一個“奧妙”是肔“有張有弛張弛有度”;心髒最懂得“不會休息便不會工作”的哲理,非常注重“勞逸結合”。

 

    心髒是利用兩次搏動的間隙進行休息的。

    人的正常心率為66—70次/分鍾,每次心跳約為0·9秒。其中心肌收縮時間約(工作)0·3秒,舒張時間約(休息)0·6秒。大自然的這種安排,近似於8小時工作製,休息時間約占2/3夜間入睡後,心跳變慢約50次/分鍾,心肌收縮時間仍保持約0·3秒,舒張時間延長至約0·9秒,相當於6小時工作製,休息時間約占3/4。

    而且,在工作中心房、心室交替休息,休息的時間總是比工作的時間長。

    當您休息、睡覺時,身體負擔減輕了,新陳代謝減緩,需要泵出的血液量減少,心髒收縮的力度也隨之減小,兩次心跳之間的時間延長,於是,肔(tā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人們應該向心髒學習,會休息的人才有精力勝任繁重的工作。千萬不能無止境地透支身體,長期超負荷工作必定損害心髒的健康。

 

    愛護心髒,作息要有規律,不但睡眠時間要充足,還要求深度睡眠好;學習、工作要張弛有度;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煙,不酗酒;要調整膳食結構,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要控製體重,避免肥胖,增加有氧運動量和戶外活動時間,保持愉快的心情……雖然這些保健知識都是老生常談,但條條做到,長期堅持,頗不容易。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工作緊張,往往一不留神,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亂,心髒的負擔便在不知不覺中加重了。

    不過,不必過分緊張,偶爾短期擔負重任,事後補充休息,隻要不是長期過勞,人的潛能是能夠應付過來的。——這裏的區別是:“知道器官有負荷極限,不能長期過勞”和“不知道這些道理,不顧一切地消耗”是兩碼事。可怕的是無知!醫學專家說,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其實,學習、工作、生產、社會財富增長、人生事業成功……世界上成千上萬成功的事例,大多數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和日積月累的結果。

 

有一副古對聯,說透了其中的道理: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通過長期觀察、學習、經驗積累和體悟,除了身體力行上述常規保健知識外,筆者認為,愛護心髒,還應該每天讓心髒“主動激烈跳動”幾次,最少應該“主動激烈跳動”兩次。

 

(三)什麽是心髒“主動激烈跳動”?

     心髒“主動激烈跳動”和“被動激烈跳動”是兩碼事,主動有益,被動有害。

 

    “主動激烈跳動”是有意識的讓心髒跳得比平時快。例如:跑步、爬高樓、爬山、打球、跳繩、爬杆、引體向上、俯臥撐、仰臥起坐、遊泳、打拳、武術、健身房器械運動……凡是通過肢體運動,或氣喘籲籲,或汗水涔涔……事先有準備、有意識地促使心髒激烈跳動的,都叫做讓心髒“主動激烈跳動”。上述運動對心髒進行積極鍛煉,都是有益的,每天要堅持,讓心髒“主動激烈跳動”兩至三次。

 

    什麽是“被動激烈跳動”?例如突然“打炸雷(晴天霹靂)”,近處放“大炮仗”,汽車輪胎爆炸或其它突如其來沒有思想準備的巨響;突然跌落或摔倒;突然遇到毒蛇猛獸;半夜做惡夢受到驚嚇、熟睡中“抻懶腰”用力過度、性生活高潮……由於沒有思想準備或思想準備不足促使心髒“激烈跳動”,都是“被動”的、有害的,要盡量回避和減少。

 

    為什麽“主動激烈跳動”有益?

    首先是對心髒本身的鍛煉,不讓肔(tā養尊處優,積累脂肪,在營養過剩的情況下變得慵懶、嬌貴和功能退化,使肔鍛煉得越來越強健,搏擊有力。

    如果心跳一直平緩,不緊不慢,血液流動也是平緩的。長期如此,血液中脂肪、膽固醇和一些代謝廢棄物,便可能慢慢地、日積月累地粘附在血管內壁上。血脂高的人,更容易在細動脈、毛細血管和細靜脈中產生脂肪粘附。一開始,這些東西粘附得並不牢靠,但它使血流變慢,甚至吸附、滯留血球、小血團……年深月久,這些東西便會牢牢地粘附在血管內壁上,並越積越厚,使血管內腔變狹窄,並逐漸硬化而失去彈性;在心髒上則形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嚴重時,產生血栓就可能釀成心肌梗塞……

    如果我們每天堅持兩、三次“主動激烈跳動”,心髒的收縮力度增大,血管內壓增高,血液流速加快,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碰撞、彎曲、拉伸、擠壓、振動和衝擊,就會使那些粘附得不牢的雜物,通過血流的衝刷作用帶走……每天衝刷、清洗,長年累月堅持下去,保持血管暢通,血管就不會提前硬化,不會輕易出現微循環障礙,不會罹患冠心病和高血壓。這種衝刷、清洗作用,強製性地使全身所有髒器和組織內部的血液,全部流動更新一遍(或更新一段時間)。筆者從長期實踐中體會到,每天例行心髒“主動激烈跳動”兩、三次,對降低血壓,祛除疾病、保持健康,作用非常明顯!

 

    每天使心髒“主動激烈跳動”兩、三次,還可以:使神經係統、竇房結(主持心髒跳動的起搏點,俗稱“起搏司令部”)的興奮、收縮和自律作用得到鍛煉和加強,使血管強烈收縮和舒張,保持彈性,促進各種內分泌正常進行……好處多多,就不一一細說了。

 

    許多心髒病人半夜猝死,筆者懷疑是“被動激烈跳動”誘發的。特別是熟睡中翻身“抻懶腰”(Chēn四肢和腰背用力抻直)時,由於準備不足,來勢猛,力度大,心髒突然蹦蹦直跳,仿佛要從口腔中蹦出來……有心髒病的人經受不住這樣猛烈的動作,便心肌梗塞了。

 

    白天頭腦清醒時,沒有進行心髒“主動激烈跳動”鍛煉的人,夜晚熟睡中“被動激烈跳動”時,便會感覺強度大,難受。夜晚屢屢“被動激烈跳動”,便會引發次數更多的被動激烈跳動,且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難受……如果每天堅持“主動激烈跳動”鍛煉,夜晚“被動激烈跳動”時感覺的力度將減輕,次數也會減少,甚至消除;偶爾發生,不會有很強烈的震撼感,不會從睡夢中驚醒,不會造成傷害。

 

    沒有思想準備的“被動激烈跳動”,危害神經係統和竇房結,擾亂內分泌;在驚嚇過度時,還可能分泌出某種毒素,導致心跳紊亂,血管受損……當夜晚“被動激烈跳動”次數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受時,就會誘發和加重心髒病。

 

(四) “主動激烈跳動”的方法

 

    每天堅持鍛煉,讓心髒“主動激烈跳動”兩、三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特別是工作繁忙、社會活動多、家庭負擔重的青年、中年人,從早忙到晚,回家後累得什麽都不想幹了。有時候天雨,不能做戶外活動;有時候張羅紅白喜事,興奮過度;有時候孩子糾纏,無法脫身;有時候客來殷勤,久坐拖延……種種困難和客觀原因,處處設置障礙,很容易使人產生放棄的念頭:“今天算了吧!來日方長”——怎麽辦?一定要克服因循懶散,一定要堅持,堅持便是勝利!堅持就擁有健康!

 

    多年前,筆者在某雜誌社當編輯,工作緊張,坐班8小時,無法鍛煉,便主動爭取做別人不願意幹的“接送報紙、資料和信件”工作。上午10時一趟,下午4時一趟,從四樓跑下去(沒有電梯),到傳達室辦好交接手續,再摟著報刊書信跑上樓,風風火火,行動迅速,任務完成好,實則不事聲張地進行了心髒鍛煉,真是“ 見縫插針”,“工作、鍛煉兩不誤”。——領導誇獎勤快;但也有人揶揄:傻不及的,好管閑事!

 

    三十多年來,筆者堅持早(或晚)做溫柔仰臥起坐36—72次。每次做完,心髒蹦蹦直跳,便用熱乎乎的手掌捂在心窩上,將溫暖、關愛和撫慰信息傳遞給肔(tā),欣賞肔歡快、鏗鏘有力的跳動,感謝肔每天忠實、辛勞的工作!

 

    每天鍛煉,讓心髒“主動激烈跳動”,至少要做兩次,多則不限,但次數太多,勞累過度,也沒有必要。心髒“主動激烈跳動”,帶動神經係統、循環係統、消化係統、肌肉、骨骼、內分泌、經絡……全麵得到鍛煉。

這種鍛煉,要循序漸進,一開始,不能蠻幹,猛幹。特別是有早期心髒病征兆或臨界高血壓的人,更應該小心從事,量力而行,慢慢增加運動量。須知欲速則不達,急於求成,適得其反。開始鍛煉階段,可測量心跳次數,一般以“110次/分鍾”為度。讓心髒“主動激烈跳動”的運動成為慣例之後,承受能力增強,心跳次數多一些,也就無所謂了。但一定要注意運動量,在“有氧運動”範圍之內。

 

    “有氧運動”不能以詞釋義,不是“在氧氣充足的環境中運動”,而是指“在血液能夠供給心肌足夠氧氣條件下的適量運動”。其目的是提高心髒的耗氧量,改善呼吸和心血管係統的功能,對身體健康有特別的促進作用。一般用心律作為衡量“有氧運動”是否過量的標準:運動時心律不超過150次/分鍾,為“有氧運動”,因為此時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運動時心律在150—160次/分鍾之間,為“半有氧運動”,此時血液已不能充分給心肌供氧;運動時心律超過160次/分鍾以上,為“無氧運動”,因為此時血液中的氧氣對心肌來說已是供不應求了。

“有氧運動”強調運動不過量,以不幹擾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為度;但要求持之以恒,不能“一日曝,十日寒”。“有氧運動”的運動量因年齡而異,因人的體質而異,因偶爾運動和長期堅持運動而異。標準的“有氧運動”是:“微汗即止,因運動產生的疲勞感睡一覺就消除了,對第二天正常工作、學習沒有任何影響。”

 

    運動項目則選擇自己喜愛、條件允許、不需要邀伴可單獨完成的,並注意綜合效應。例如,跑步、跳繩,是一種全身運動,運動量較大,一、兩分鍾,心髒便會激烈跳動;引體向上和俯臥撐,隻須做十來次,心髒便會“主動激烈跳動”;仰臥起坐鍛煉了腰肌、腹肌、背肌、頸肌……一彎一折,一縮一伸,使整個胸腔、腹腔的髒器:心、肺、胃、肝、腎、脾、血管、神經、骨骼……全部得到了拉伸、壓縮、折撓,好處多多。——附帶說一句,每天堅持做仰臥起坐30次以上,可消除“將軍肚”和腹部肌肉鬆弛,保持腹部髒器健康,不會患消化、生殖、泌尿係統疾病。

    有氧運動的時間不宜太長,最好在三、五分鍾之內完成,最多不超過十分鍾。時間拉長,難以堅持。一般微汗即止,不宜多出汗;出汗多不換內衣易感冒,換衣則太費事。每次運動量以自我感覺不心悸,不難受,不乏力,不影響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為度。不要太勞累,過度勞累難以堅持。

    有條件的人,到周末再來一次量大的運動,出一身臭汗,淋一個熱水澡,伸直雙腿美美地睡一覺,會感覺身心無比愉悅。周末加大運動量,等於給全身髒器、血管和肌肉組織,來一次大掃除,大換血,徹底清除一周積累的代謝廢棄物和殘餘毒素,消耗多餘的脂肪,鍛煉髒器的承受能力……對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五)《愛心宣言》

 

    從前,每一個醫學院畢業生步入醫師職業前,都要舉手宣讀《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c,公元前460—前377年,古希臘名醫,西方醫學之父)誓言》。筆者模仿,試作《愛心宣言》如下(請愛心朋友修改、補充或重新撰寫):

 

    我決心愛護自己,從愛護心髒做起;我決心注重保健,從保健心髒做起。我誓言不抽煙,不酗酒,過有節製的簡樸的低碳節能生活;我每天至少讓心髒主動激烈跳動兩、三次;我嚴於律己,不做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壞事;我努力學習和工作,不求轟轟烈烈,但求美好、平靜而又快樂的人生!感謝高級、柔軟、堅韌、精密、奇巧有情有義的心髒,感謝這顆無比寶貴、具有靈性、為我忠心耿耿、勤勤懇懇工作的赤誠的心!

 

    2010-01-01 於 加拿大   2025-5-17修改  2025-9-27 校

 

【補充】日本名醫池穀敏郎博士依據30多年的行醫經驗,總結出每天三次,每次“原地小跑步”一分鍾,可促進血液循環,軟化血管,達到不患心血管疾病,健體強身的目的。其操作方法是:放鬆肩膀,手臂自然擺動,腹部用力挺著,腳尖踮起,原地小跑步。這種無須任何器材、不用外出鍛煉、節時省事、簡單易行的健身方法現已風靡日本。眾多女性證實,持之以恒小跑步,還可保持姣好的身材。——評論:此法與本倡導的“每天讓心髒激烈跳動兩、三次”異曲同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