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蔥

我愛我自己,更愛支持我的朋友哦!
正文

長篇小說《鐵血襄陽》連載(105)

(2025-09-26 16:01:31) 下一個

第105章 《臨漢煙火》

深冬的夜,襄陽城如一頭蟄伏的巨獸,沉默地伏在漢水之畔。臨漢門箭樓上,旌旗獵獵,撕裂寒風的呼嘯聲中,十餘名守將鐵甲凝霜,憑欄而立。呂文煥的目光沉如古井,倒映著漫天流火——那是蒙軍大營燃放的紫煙花,一蓬蓬炸裂,將夜色撕開片刻絢爛,卻如毒刺紮進每個襄陽人的心頭。

“韃子這煙火……”呂文煥輕笑,指腹無意識摩挲著箭垛崩裂的缺口,“雖隻耀得片刻,卻要在襄陽人心裏烙一輩子痕印。”火星濺落肩甲,正燙在“精忠”二字上,“滋滋”竄起青煙,似要將這二字焚為灰燼。

範天順攥緊拳頭,鐵護腕咯吱作響,眼中血絲如網。城下百姓的歡呼聲浪陣陣湧上,竟比蒙軍戰鼓更教人胸口氣悶。童明佩刀錚然出鞘半寸,被呂師聖一個眼神按下。眾將身影被煙花拉得忽長忽短,恰似心思百轉千回。王仙五指摳進青磚縫裏,劃出五道慘白痕印,似要將這城池的痛楚生生攥入骨血。

此時此刻——城南一隅,在一處破舊茅屋中,老嫗顫巍巍點燃三炷線香。香火明滅,紅點如豆,映著她枯槁的麵容。未說出口的禱祝散在風中,與城北蒙軍的歡呼交織成冰火兩重天。

“颯颯——”星河垂野,襄陽城頭萬燈熒熒,如螢火綴滿千年雄堞。昭明台下,韓素貞纖指拂過琵琶弦,琤瑽之聲如冰泉裂玉,穿透夜色。
“立盡襄陽街,歌徹除夕雪!”她啟唇,聲若幽澗鳴佩。身後眾鐵娘子執紅牙板應和,啪聲清越,如鬆濤疊浪:“遙望夫人城,巍峨擎天闕……臨漢門高,多少英雄血!”

羯鼓震地,笙簫齊鳴。妙齡女子廣袖翻飛若霓裳羽衣,黃九爺擊節,小雅與童子拊掌,聲動九霄。滿城軍民同聲高歌:“幾度烽煙裏,肝膽照城堞……今宵歌滿襄陽夜,散作春風融寒冽!”
韓素貞淚映燈火,水光灩灩中忽拔高腔,聲裂層雲:“願借笙歌三千疊,洗盡征人舊甲衣!”

城垣上將士們以槍頓地,轟然如雷;百姓踏歌,漢水竟似倒湧。漫天星鬥簌簌飛落,化雪沾襟。歌聲嫋縈磚縫,某塊宋磚上浮出當年守將刻痕——“願以我骨作城基”。餘音漸渺,卻有些物事,比磚石更亙古不朽。

《儺舞驅邪》

在襄陽昭明台下,火把烈烈燃燒,低沉的鼓聲自地底傳來,如悶雷碾過青石板。銅鈴叮當,似幽冥應答。呂文煥一襲靛藍棉袍,與範天順、呂師聖等將領穿行於儺儀人群中,暫卸甲胄,浸入這百年傳承的傯儀。
十二名饕餮麵具儺師赤腳踏禹步衝散人群——田世英被擠到麵塑攤前,曹彪的襆頭被藝人摘去戴在判官木偶頭上。吳信蹲看糖畫老匠澆出青龍偃月刀,黑揚王仙則被戴鍾馗麵具的孩童纏著耍刀。
“咚咚”銃響三聲,武榮下意識摸向腰間,卻被童明塞來一支糖葫蘆。儺公儺婆的金箔麵具在火光中明滅,整條街隨鼓點搖晃。忽有親兵醉喊:“好一個太平年!”茶樓歌伎噗嗤一笑。

黃九爺桃木劍出鞘,劍鋒擦出火星。他戴青麵獠牙儺麵,額刻朱砂符,袍角翻飛如鷹隼。小雅頂羅刹麵具,五色絲絛係腕,虎頭靴踏地,稚嫩與詭豔交織。
“歲除夜半,百鬼夜行!吾借老君三昧火——”黃九爺劍指蒼穹,竟引流螢繞刃三匝。火把光流蜿蜒成河,判官跺落殘雪,土地公銀須粘彩紙,總角小兒扶儺麵如醉酒小妖。

“何處魍魎?吃某家一記五雷扇!”“鍾馗”劈叉坐地,紙扇拍石啪啪作響,紙灰混雪如黑蝶亂舞。呂文煥戴麒麟麵具,呂師聖反串孟婆捧陶罐“灌迷魂湯”,範天順頂牛頭麵具,鐵護腕叮當碰刀。
“灶君爺——借您東風火嘍——”黃九爺長調未落,韓素貞指尖蘸水額前畫十字:“一灑天門開,二灑地戶通……”鄰近火把轟然竄高,驚得童子麵具下傳出輕笑。

稻草人燃燒爆出皂角籽,劈啪如爆竹。呂文煥驟摘麵具大喝:“且看火龍吞邪!”眾人齊擲火把,火圈騰起丈高,熱浪掀得彩須獵獵飛舞。
黃九爺抹汗悶笑:“範將軍這副牛首,倒比韃虜真容更唬人三分。”判官耳翅勾住呂文煥發冠,桃木劍當啷落地。小雅踮腳為牛頭係紅綢,忽哎喲一聲:“範叔犄角咯吱戳著我發髻啦!”
轟笑聲中,老卒拾劍虛劈:“呂帥這鍾馗扮相,倒比巡城甲胄聲響更懾人!”
——《荊楚歲時記》載:“臘日儺舞,黃金四目,襄陽此夜,猶見漢唐餘韻。”
呂文煥摘下麵具,疲憊一笑:“今年的儺儀,總算圓滿了。”黃九爺點頭:“邪祟已除,來年必風調雨順,百姓安康。”

昭明台下火光漸稀,百姓散去,神秘祥和中,襄陽燈火如星,靜候新年。遠處爆竹聲與孩童笑聲漸起,似在宣告:縱然烽煙彌天,漢家兒女祈願平安之心,永不斷絕。(未完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