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排排坐

(2025-07-27 16:41:08) 下一個

    這張照片裏,麵向陽光、排排坐著的五個孩子,他們都是我的表哥表姐們。照片拍攝的時間是六十年前,地點是在上海一條叫峨眉月路的小馬路上,那是條安靜又平坦的水泥路,不能通車,路的一邊全是籬笆圍牆,所以那條路也叫槍籬笆路。

    大表姐是當時年齡最大的孩子,由於出生時就有先天性心髒病,不幸十歲時夭折。坐在旁邊的大表哥後來成了表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大表哥剛上學沒幾年就逢文革,十幾年裏書沒讀到,長大了又被按政策分配去了安徽山區的一個小地方。

    身在異鄉的大表哥隻有一個信念,也終於熬到了改革開放後回到上海,進入了位於徐家匯的一家大工廠,邊上班邊開始補習功課,努力學習拿到了一紙高中文憑。成家後忙碌了沒多少年,不到退休年紀又逢國企改製下崗潮,成為失業大軍中的一員。

    中間的二表哥和旁邊的二表姐是同齡人,他倆就幸運多了,沒有嚐到過背井離鄉的苦。原因是二表哥一出生母親就去世了,分配工作時被照顧留在了上海,二表姐是大表哥的親妹妹,因為長子去了外地,所以妹妹能留上海。那年代,留在上海生活工作是目標,不像後來的孩子們,出國留學成了方向。

    照片裏最小的那個,就是被放在地上坐著的小男孩,是三表哥,他是在恢複高考後的一年,考進國有銀行,成為了一名安穩的銀行業老法師。在三表哥的之後還有兩男兩女,然後才輪到我出生。我們後麵五個沒有坐在一起拍過照片,其中四個在不同時期裏來到了美國學習生活。

    一張老照片、一條路、一代人,六十年後,小馬路一直在,但地圖上已經找不到它的名字,歲月讓那條曾經的峨眉月路,成為了一條無名之路。駒光過隙,照片裏外的表哥表姐們,經曆了歲月的洗禮,越發從容,安身樂業在不同的地方。

 

 

 

 

 

 

 

 

(此文首載於二零二二年十月十八日世界日報)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