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係列製度科學篇》
免疫的誓言:從醫學倫理到生命自律的製度之刹車
引言
2025年10月6日,諾貝爾醫學獎落在三位科學家手中,他們揭示了免疫係統的關鍵刹車機製:調節性T細胞與FoxP3基因。沒有這個刹車,我們的免疫係統就會失控,攻擊自己,把生命推向毀滅。
這讓我想到醫學史上的另一種刹車誓言。從古希臘的宗教禁忌,到1964年美國拉薩尼亞改寫的現代誓言,再到戰後歐洲的日內瓦宣言,醫學一直在尋找如何約束醫生權力的辦法。誓言不是裝飾,它和免疫機製一樣,本質上是文明給自己設置的一道防線。
科學的發現與製度的演化在不同層麵傳遞同一條信息:沒有刹車,力量就可能走向災難。醫生需要誓言,社會需要製度,生命本身也需要自律。
一、古典誓言與禁忌製度
在公元前五世紀的希臘,醫生麵對的是社會對醫學權力的戒懼與不信任。為了證明自己的職業操守,他們宣讀《希波克拉底誓言》。這份誓言一方麵是宗教化的約束對神祇起誓,強調神明的監督;另一方麵是禁忌性的規範禁止墮胎、禁止給予毒藥、禁止泄露秘密。
古典誓言的本質,是社會通過外部禁令來約束醫生的權力。醫生獲得了行醫的合法性,但必須受製於宗教與傳統。這是一種早期的製度刹車,用禁忌抵消權力。
然而,當科學發展起來,這些禁忌逐漸顯得僵化。墮胎、安樂死、器官移植、臨床試驗等問題,遠遠超出了古典誓言的框架。製度的約束如果不更新,反而可能變成束縛。
二、拉薩尼亞誓言與科學人文的平衡
1964年,美國臨床藥理學家路易斯拉薩尼亞,在冷戰科學主義與民權運動的背景下,改寫了現代版誓言。他刪去了對神祇的呼喚和對墮胎、毒藥的禁令,取而代之的是科學與人文的結合。
在新的誓言中,醫生承諾尊重醫學先賢的成果,傳授知識;記住醫學不僅是科學,更是藝術;記住病人不是病例,而是有家庭、有社會背景的完整個體。他要求醫生保持謙卑,承認我不知道,並在必要時尋求同事幫助。同時,他警告要避免過度醫療,也要避免治療虛無。
這份誓言在當時有其製度巧思。麵對右翼保守派堅持傳統禁忌,左翼運動呼籲平等關懷,拉薩尼亞誓言選擇了中間路線:既不固守宗教,也不被政治綁架,而是把科學理性與人文關懷結合起來。它因此成為美國醫學院畢業典禮最常用的誓言。
三、諾貝爾獎與免疫係統的自律刹車
2025年10月6日,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宣布,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阪口誌文、布倫科夫與拉姆斯德爾。他們曆經數十年,揭示了人體免疫係統的刹車機製。
阪口誌文在1990年代發現了調節性T細胞(Tregs),它們像免疫的安全衛士,在免疫反應中按下刹車,防止攻擊自身。布倫科夫和拉姆斯德爾在2001年追蹤到關鍵的FoxP3基因,發現其突變會導致罕見而致命的自身免疫疾病。隨後,阪口誌文證明FoxP3基因是調節性T細胞的主控開關。
這意味著,人體免疫係統並非隻是一味進攻,而是內置了製度化的自律。沒有Tregs和FoxP3,免疫力量就會失控,把生命推向毀滅。它們在分子層麵承擔的角色,正是文明社會製度所承擔的功能為權力設定界限。
四、製度與生命的同構邏輯
如果說古典誓言是社會用宗教禁忌約束醫生的外部刹車,拉薩尼亞誓言是現代醫學用科學與人文平衡權力的中間刹車,那麽諾貝爾獎揭示的Tregs與FoxP3基因,就是生命自身的內部刹車。
製度的作用,不在於無限釋放力量,而在於設定邊界;生命的智慧,不在於無條件進攻,而在於知道何時收手。醫生需要誓言,社會需要製度,生命本身也需要免疫的自律。
製度餘響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提醒我們,科學發現與製度演化並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映照彼此的兩麵鏡子。生命在分子層麵通過調節性T細胞設定刹車,文明則在社會層麵通過誓言與製度設定刹車。
沒有刹車,力量會走向毀滅。無論是醫學,還是文明,真正的進步從來不是毫無節製的擴張,而是學會在臨界處停下,守住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