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製度視界 史識即興隨筆

鄒英美美德, 製度文明筆記,海外原創,即興隨筆,筆落於Lake Michigan與The Pacific Ocean之間。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收費、持股與否決:川普與習近平電話背後的製度三角

(2025-09-19 06:18:13) 下一個

 

 

 

《文明係列·製度觸發篇》

收費、持股與否決:川普與習近平電話背後的製度三角

 

一、切口:川普與習近平的電話

2025年9月19日,川普與習近平通話,核心議題之一是TikTok的命運。美國法律要求TikTok必須剝離中國母公司,否則就要被禁。川普已經四次延長最後期限,而這一次被視為最終框架的確認時刻。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前宣布,美中已就TikTok在美繼續運營達成共識。

 

這不是一樁普通的企業談判,而是美國政府新製度手段的集中展示。收費、持股與否決,三條路徑同時出手,形成新的國家資本主義三角。

 

二、收費:從鹽鐵到算法

收費是國家最古老的工具。漢武帝靠鹽鐵官營養軍,近代各國靠關稅壁壘護產。今天的美國,把收費直接用在數據與算法上。TikTok的剝離協議要求支付“巨額費用”,英偉達對華芯片出口被強行加上15%的額外關稅。這不是市場,而是國家用製度開口直接抽成。

 

三、持股:補貼轉股權

收費解決短期,持股鎖定長期。2025年8月,美國政府把對英特爾的補貼轉成9.9%股權,直接進入資本結構,成了股東。過去是財政扶持產業,現在是政府和企業命運綁定。半導體產業,不再隻是市場的事,而是政府直接坐上牌桌。

 

四、否決:黃金股的武器

美國鋼鐵賣給日本新日鐵,政府拿到黃金股。什麽意思?就是即便企業過戶,政府依然有一票否決權。資源可以交易,但最後的閘門在國家手裏。這種冷戰時代歐洲的玩法,被美國重新激活,徹底打破所謂“自由市場”的幻象。

 

五、製度三角的成型

收費、持股、否決,三條線共同構成美國製度三角:

收費是即時收益;

持股是長期綁定;

否決是底線控製。

 

這三者合在一起,美國政府不再隻是裁判,而是親自下場,把市場當作新的財政和戰略資源池。

 

六、中美對照

美國的邏輯是套利。收費、持股、否決,三條路徑同時開工,把安全、財政、產業和資源捆在一起。

中國的邏輯是管控。算法出口有清單,半導體靠國家基金,鋼鐵能源走行政審批。美國是變身股東和收稅人,中國是直接設紅線和審批權。

 

七、製度餘響

川普與習近平的這通電話,表麵上是TikTok的命運,背後卻是製度的交鋒。美國在收費、持股、否決的三角中重塑國家資本主義,中國在管控、基金、審批的框架下固守主權底線。全球企業,正被卷入這兩種製度邏輯的正麵碰撞。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