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立

阿立,杭州人,理工男,浙江大學工學學士、碩士,美國肯塔基大學博士。 近幾年在海外中文網寫些回憶、隨筆、遊記和詩詞曲,筆名杭州阿立。
個人資料
正文

榮譽軍團博物館2 羅丹後期作品

(2025-08-08 04:13:37) 下一個

榮譽軍團博物館2 羅丹後期作品

--2025舊金山的小日子係列81

杭州阿立

2025年8月8日

書接上集:

榮譽軍團博物館1 林肯公園 金門大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08/4506.html

物館周圍轉了一圈,照片拍得夠多(見上集)。哦,還有一張昨天漏了,值得補上。

博物館前麵的騎馬將軍-背景舊金山天際線:

寫博文時網上做了些研究。

博物館官網的介紹摘錄幾段(翻譯有勞穀哥,我就偷懶了):

“金門公園的笛洋美術館和林肯公園的榮譽軍團博物館共同組成了舊金山美術博物館,它是舊金山最大的公共藝術機構,也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兩座博物館都坐落在舊金山半島原住民拉梅圖什·奧隆人(Ramaytush Ohlone)的土地上。”

“榮譽軍團博物館於 1924 年開放,展示歐洲繪畫、雕塑和裝飾藝術、古代藝術、圖形藝術和當代藝術。”

“加州榮譽軍團宮由阿道夫·B·斯普雷克爾斯和阿爾瑪·德·布雷特維爾·斯普雷克爾斯夫婦於1924年創立。該博物館於1924年11月11日休戰紀念日向公眾開放,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3600名加州同胞。榮譽軍團宮位於舊金山林肯公園,百年來一直致力於向公眾展示珍貴的藝術作品。如今,它收藏著歐洲繪畫、雕塑和裝飾藝術;古代藝術;當代藝術;以及美國最大的版畫和素描收藏之一。”

博物館官網榮譽軍團的正麵照片取景角度更好,我沒想到(革命尚未成功,阿立還須努力):

Visit Legion of Honor(參觀榮譽軍團):

閑話休提,進館去也。

門口接待處排隊,手機打開博物館訂票的確認郵件。接待處阿慶嫂掃描二維碼,給了2張圓圓的貼紙(sticker),上麵三個大字:100。今年是博物館100周年慶。

前台有各種語言的博物館導覽圖。阿立嫂拿一份中文介紹,我拿一份英文介紹。

兩份介紹都放到阿立嫂迷你背包裏,等會再看吧。事後證明嚴重錯誤:

展覽占據二層大樓。進去是上層(Upper Level),我們看了大約一半後,休息一會。拿出導覽圖翻閱,艾瑪:錯過幾件“鎮館之寶”了!

這是後話,暫且按下。

進館參觀去。

正麵進去是“Honor Court”(榮譽庭院),正在裝修。庭院入口正中就是羅丹最著名的雕像《The Thinker》。

The Thinker

The Thinker by Rodin (Gift of Alma de Bretteville Spreckels):

羅丹《思想者》(阿爾瑪·德·布雷特維爾·斯普雷克爾斯贈)。

阿立注:The Thinker表達的是‘深思’、‘沉思’(deep thought and contemplation)。中文翻譯成《思想者》並不準確,中文翻譯的信達雅,雅過了頭,信和達失之千裏。我早已躺平,懶得燒腦。做個注解,僅此而已。

早上有旅遊車載著一些遊客來參觀。遊客自然圍著雕塑左拍、右拍。。。

我們不湊熱鬧,等會出來時再拍真相照留念。

過了榮譽庭院。進入上層展覽,中間小庭院又是一座羅丹雕塑經典:

The Age of Bronze(《青銅時代》):

“這尊裸體雕塑仿佛從永恒的沉睡中蘇醒,是羅丹創作的第一尊真人大小的雕像。1877年,羅丹在國家主辦的年度展覽——沙龍展上展出了這尊雕塑。沙龍展的標題指的是古代詩人赫西奧德所構想的人類五個時代(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英雄時代和鐵器時代)中的第三個時代。雕塑栩栩如生,引發了羅丹直接在模特身上塑形的爭議——這種技法在當時被視為作弊。榮譽軍團的聯合創始人阿爾瑪·德·布雷特維爾·斯普雷克爾斯在1915年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上展出後,購得了這尊雕塑的鑄模。”

閑話休提,開始看展覽吧。

榮譽軍團最著名的大手筆收藏是羅丹雕塑(有90多件)。沒看導覽圖,直接向麵前的羅丹雕塑展廳走去。

Auguste Rodin(奧古斯特.羅丹):

這集文字已經太多,阿立手抽筋、讀者朋友們也煩。下麵盡量隻秀真相圖,除非博物館官網有文字版(穀哥翻譯)。

La Nature

Nude Study of Eustache de Saint Pierre(尤斯塔什·德·聖皮埃爾的裸體研究):

Christ and the Magdalene

這件壯觀的石膏雕塑,以大理石版本鑄造而成(現藏於馬德裏提森-博內米薩國家博物館),是羅丹為數不多的明確帶有宗教色彩的作品之一。他摒棄了傳統的耶穌受難描繪,將基督和抹大拉的瑪利亞安排成一種充滿情色意味、近乎神秘的姿態。

這兩個人物取自他之前的作品,並被拚貼在一起,抹大拉的瑪利亞擁抱著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她們交纏的身體取代了缺失的十字架。這一時期的許多藝術家將基督的苦難視為飽受折磨的創作生涯的類比;這件作品的另一個標題是《天才與憐憫》。

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

The American Athlete

Victor Hugo(維克多.雨果):

羅丹後期作品

Reductions of five figures

Jean d'Aire(讓達爾):

Head of Pierre de Wiessant

Rêve au coin du feu(Dreaming by the fireside):

The Siren of the Sea

羅丹雕塑,美不勝收。

羅丹展廳內兩邊都有通道,展廳連著展廳。

抓鬮選通道,進入下一個展廳。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下集《榮譽軍團博物館3 榮譽軍團羅丹展》: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08/6249.html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