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立

阿立,杭州人,理工男,浙江大學工學學士、碩士,美國肯塔基大學博士。 近幾年在海外中文網寫些回憶、隨筆、遊記和詩詞曲,筆名杭州阿立。
個人資料
正文

榮譽軍團博物館18 費林蓋蒂插圖書籍

(2025-08-25 02:20:50) 下一個

榮譽軍團博物館18 費林蓋蒂插圖書籍

--2025舊金山的小日子係列98

杭州阿立

2025年8月25日

書接上集:

榮譽軍團博物館17 雕像無頭寶 美食小樂胃》: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08/19387.html

咖啡館午餐畢,接著看下層(Lower Level)的展覽。

第一個看的是舊金山的名人勞倫斯·費林蓋蒂(Lawrence Ferlinghetti)的展廳。

The Reva and David Logan Gallery of Illustrated Books

雷瓦和大衛·洛根插圖書畫廊

費林蓋蒂與舊金山(FERLINGHETTI FOR SAN FRANCISCO):

《費林蓋蒂與舊金山》探索了舊金山最受愛戴和最具影響力的文化人物之一勞倫斯·費林蓋蒂(Lawrence Ferlinghetti)的藝術實踐。費林蓋蒂於1919年出生於紐約州揚克斯,1951年移居舊金山。

費林蓋蒂是一位著名的詩人、活動家、出版商,也是位於舊金山北灘的城市之光書店和出版社(City Lights Booksellers & Publishers)的聯合創始人。他積極倡導“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的創作,並於1956年出版了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詩歌《嚎叫》(Howl)。費林蓋蒂創作了《心靈的康尼島》(A Coney Island of the Mind,1958年),並於1998年成為舊金山首位桂冠詩人(poet laureate)。

除了輝煌的詩人和出版商生涯外,費林蓋蒂還是一位充滿熱情的畫家、繪圖員和版畫藝術家,六十多年來一直積極地跨媒介創作。他批判壓迫性社會結構的權力,並在其作品中深入探討孤立、暴力和人類韌性等主題。這些作品通常以具象形式呈現,並經常將圖文結合。本畫廊展出的作品涵蓋了他廣泛的版畫創作,包括蝕刻、平版印刷和凸版印刷。

本次費林蓋蒂版畫實踐展覽也致敬了一份重要的禮物:許多展出作品均由藝術家遺產捐贈給阿亨巴赫平麵藝術基金會(Achenbach Foundation for Graphic Arts),藝術家於2021年以101歲高齡去世。

除非另有說明,本次展覽的所有作品均為勞倫斯·費林蓋蒂創作。

本次展覽由意大利文化研究所慷慨讚助。

掃描二維碼,聆聽勞倫斯·費林蓋蒂朗讀他的詩歌《變幻的光》(The Changing Light),該詩發表於《如何描繪陽光》(紐約:新方向出版社,2000年)。

漂流》(Drift),蝕刻(Etching):

這陳列窗共有4件作品:

依次為:

無名》(Untitled),Photolithograph(光刻):

這是其中兩件作品:

艾倫·金斯堡的詩歌與生活》(The Poetry & Life of Allen  Ginsberg)、《艾倫 瞬間》(Allen This Instant):

艾倫,艾倫》(Allen, Allen)膠版畫(Offset lithograph):

美國作家、詩人,垮掉的一代的核心人物艾倫·金斯堡以其詩歌《呼喊》(Hawl)而聞名,該詩發表於1956年費林蓋蒂的《袖珍港口係列》(Pocket Port Series)。費林蓋蒂後來出版了多部金斯堡詩集,包括《卡迪什及其他詩歌:1958-1960》(Kaddish and Other Poems,1961年)、《現實三明治》(Reality Sandwiches,1963年)和《美國的衰落:這些州的詩歌,1965-1971》(The Fall of America: Poems of These States,1973年)。

這幅膠版畫展示了費林蓋蒂手繪的文字和詩人肖像,以及“垮掉的一代”作家埃德·桑德斯(Ed Sanders)的傳記詩《艾倫·金斯堡的詩歌與生活》(2000年)的節選。

艾倫《瞬間》(比克斯比峽穀,大蘇爾),2002

Allen This Instant (Bixby Canyon, Big Sur)

凸版印刷(Letterpress with relief print)。

光之河》(Rivers of Light):

勞倫斯·費林蓋蒂

布拉格,1998年4月19日。

走出混亂》(Out of Chaos):

釋放》(Freed):

美國麵孔 第一卷》(Americus Book I):

勞倫斯·費林蓋蒂,紐約新方向出版社(New York: New Directions,2004)

美國麵孔》係列第8號,2004:

(No. 8, from the series Faces of Americus

飛機的曆史》(Histories of Airplane),2002:

凸版印刷(Letterpress with relief print)

DOGANA》(羅馬:Edizioni Dogana出版社,1994年):

插圖書籍,內含多位藝術家的膠版畫作品(Illustrated book with offset lithographs by various artists)

無盡生命》(Endless Life):

內心的海洋》(The Sea Within),石版畫(lithographs):

遠處湖麵上黑色小船》(Far Out on the Lake a Dark Boat),蝕刻(Etching):

戀人》(Lovers),石版畫(Lithograph):

無名蝕刻3》(Untitled Etching III),1993/2020:

大海就在我們心中》(THE SEA IS WITHIN US):

》(LOVE)、《五點鍾》(FIVE O'CLOCK):

石頭》(Stones):

拉裏·裏弗斯(Larry Rivers,1923-2002)和弗蘭克·奧哈拉(Frank O'Hara,1926-1966)

《石頭》,弗蘭克·奧哈拉著(West Islip, New York:U.L.A.E.,1960)

作品集,包含十三幅石版畫

1957年,環球限量版藝術出版社 (Universal Limited Art Editions) 成立後不久,塔蒂亞娜·格羅斯曼 (Tatyana Grosman) 邀請藝術家拉裏·裏弗斯與詩人弗蘭克·奧哈拉合作創作石版畫。《石頭》是兩位藝術家自發對話的成果,將裏弗斯的繪畫與奧哈拉的文字融為一體。他們決定在石版畫的邊緣上墨,為奧哈拉展開的敘事構建一個視覺框架。七年後,在全國範圍內,費林蓋蒂的城市之光書商和出版商出版了《奧哈拉的午餐詩》(Lunch Poems,1964年),作為其袖珍詩人係列(Pocket Poet Series)的一部分。

舊金山自助餐廳開幕之夜》(Cafeteria, San Francisco, Opening Night),1956:

明膠銀版印刷(Silver gelatin print)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美籍瑞士人,1924-2019。

羅伯特·弗蘭克的攝影作品《舊金山自助餐廳,開幕之夜》出自其影響深遠的攝影係列《美國人》(The Americans),該係列現已成為一部享有盛譽的攝影作品,於1959年在美國首次出版。這些照片是在他獲得古根海姆獎學金資助(on a Guggenheim Fellowship),在全美旅行期間用一年時間拍攝的,是對20世紀50年代美國社會的真實寫照(an unflinching portrait)。他的作品受到了“垮掉的一代”的追捧,尤其是為該書撰寫序言的作家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凱魯亞克欣賞弗蘭克敢於透過主流媒體呈現的被美化過的美國生活表象去探究其背後的真諦。在這裏,我們看到一個男人獨自在其他用餐者留下的空托盤中進餐,目光專注地凝視著虛空,這種目光捕捉到了弗蘭克和費林蓋蒂所看到的美國曆史上這一時刻所特有的疏離感和倦怠感(alienation and ennui)。

阿立注:米國英語的cafeteria,雖然中文翻譯為“自助餐廳”,不是現在中文流行的自助餐,或曰“包肥”(buffet),而是沒有侍者(waitress)的餐廳,有點像中文的快餐、食堂。

穀哥如此說:自助餐廳(cafeteria),在美國以外地區被稱為“canteen”,是一種沒有服務員提供餐桌服務的餐飲場所。自助餐廳與咖啡館(coffeehouse)不同,盡管其英文名稱“cafeteria”源於西班牙語“cafetería”,兩者含義相同。

美國人》(The Americans):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下集《榮譽軍團博物館19 埃及古物英國蘆筍蓋碗》: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