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倫敦交響樂團來訪奧蘭多。該團成立於1904年,被譽為世界五大交響樂團之一,代表著英國最高的演奏水準。
當天演出的曲目之一是門德爾鬆的 Violin Concerto E minor,此曲應該是廣為人知。可能是高貴的英國佬怕粗鄙的米國人聽不懂太過高深的精品,專門選了這首家喻戶曉的曲目。 這首曲子,有點像高爾夫,聽似簡單廣為人知,演奏好可不容易,聽懂了更難。演奏到出神入化,流入心田才更覺妙不可言。第一次聽這首曲子應該是八十年代初,古典音樂在神奇的土地上剛剛興起。家鄉金陵古城出了一個天才少年郭昶,得過梅紐因青少年小提琴比賽第一名,甚是了得。郭昶在城南有過一個獨奏音樂會,當時故作高雅曾經去捧場,聽過少年郭昶版的門德爾鬆E. 後來此君慢慢隱去,浪跡天涯孫山名落。至少應該學一下李雲迪,做一些妙蔓之事也可名揚一時。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是小提琴家Janine Jansen,享譽全球的名家。氣場之足,用震撼來形容毫不為過。Janine 才華橫溢,演奏極具感染力,very very powerful and expressive. 門德爾鬆的這首曲子,單刀直入,沒有鋪墊,沒有前戲,直奔主題,也非常適合 Janine. 她的肢體語言和音樂表現配合的恰到好處,剛中帶柔,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覺。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Janine奏一回!後來AI 過一番,據說Janine 演譯 這首門德爾鬆名曲最驚豔的一次是和BBC Symphony 合作的一次。(如有興趣,可以油管)。這裏順便把double 朗踩上一腳,曾經去過水滴聽過他的獨奏音樂會,大失所望。他的風格除了做作就是做作,還有做作,更有做作,隻有做作,就沒有不做作的時候。
Janine 這次是長裙一襲。對她來說到不是因為亭亭玉立,而是因為 她來自丹麥,人高馬大,動作範圍覆蓋四方,長裙著裝似乎稍許婉約一點。說起丹麥,以前的印象都是體育方麵的,橙色軍團的足球,無人能敵的速度滑冰….。前幾年開始聽MLTR, 大為震撼,丹麥歌王Michael 的嗓音非同一般。他根據傳奇(因2010 春晚暴紅)改寫的英文歌,不敢說更勝一籌,至少是別開生麵。一直以來一直以為mltr 隻是偶然,這次領教了Janine Jansen 的魅力之後,對丹麥人的藝術水準大為折服。
當晩第一首曲目也很有意思。是作曲家George Walker 的一部作品。作為作曲家,George 可能稱不上大家,而且這是他92 歲高齡時完成的一部作品。這首曲目最大的特點,也是唯一的特點就是,全曲充滿了緊張,洋溢著憤怒,緊張和憤怒,憤怒又緊張。竊以為Brits 選此曲開場是有備而來,渲瀉對我們新選出來的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的憤怒。BTW, 米國有Jimmy Kimmel 這樣的對總統嘻笑怒罵的,但是和英國作家內特·懷特(Nate White)的罵法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既然己經說到政府,那就再多說一句。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米國,政府資助交響樂團的經費是少的可憐和可笑。2024 年,美國政府共出資$2,616,100 支持97 ????交響樂團。我估計這點錢作為世界第一強國還比不上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在這方麵的支持。而且千萬別提醒馬斯克先生還有這樣的funding 存在,否則這點錢也肯定被砍。在這種視陽春白雪如糞土的國家,隻能選出用詞如此貧瘠且毫無幽默感的總統,這個真的不是總統自己的錯。
再說一點讓奧蘭多人汗顏的話。竊以為和世界上有曆史有文化的城市相比,Orlando 最多就是一個文化上的中專生。主持人開場時非要把Steinmetz Hall 說成是世界上11 ????最美的音樂廳之一,實在是有點兒不好意思的牽強。最多高中生。
再扯回來。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LSO, 它的logo 很有特色,韻味十足優雅時尚還很江南,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