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麵觀
今年幾個月來,我的皮膚上出現了紅紅一塊一塊,小的如小米粒,大的連成一小片,頭發縫兒耳朵垂上都有,奇癢無比。穿衣服都怕碰,睡覺是難熬。
感謝我的家庭醫生診所和專科醫生診所,五月初我終於如願看上了專科醫生。專科醫生認真給我檢查,仔細詢問病情,診斷是精神壓力過大引起的濕疹。開藥方的時候醫生還特別耐心,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占用醫生這麽多時間,卻,醫生還是不厭其煩講解外用藥和口服藥的使用方法。結束的時候,醫生還一拍我肩膀,上下打量我一番笑著說,不錯,你的精神狀態很好。
我忍不住拉住醫生說,謝謝醫生,今天真是救了我,我能把今天看病經曆寫出來嗎?能幫到一個人也好。醫生可能是聽差了回答我說,我可沒時間寫,我可忙了,天天上班都忙不過來,今天要不是秘書給你加了號你還看不上呢。再見,好好的啊。說著小皮鞋噔噔蹬的腳步聲就走遠。
從醫生腳步聲我聽出來,醫生真辛苦,真熱心,看病過程像熟人,像朋友,像心理醫生為我療傷一樣。這是我與醫生的第一麵觀。
第二麵觀
源於幾天前,我如約第二次去看醫生。很順利,直接就安排進診室,為了不浪費時間,我直接坐到了診床上。聽到了走廊上醫生和一個病人說話的聲音,好像是醫生認為看完了,病人還有話要說。不知道是不是有了這個茬兒,醫生給我看病的時候像換了一個人,說話急,看病檢查急。
我一問醫生,我的濕疹問題是精神問題嗎?醫生的回答和上次完全不一樣。反而是說,這誰說的好呀,什麽原因都有。我問,我從來皮膚都是好好的,從來沒有這樣。醫生回答,你這叫什麽話,你五歲還沒有心髒病,沒有高血壓,現在就有了,人老了就這樣。
我剛想說可我一點沒有心髒病高血壓,我也看見過小朋友有濕疹,說明我是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這些都是我心裏的話沒有說出口。因為一向被朋友公認的好脾氣的我先生剛問一句,今天開的藥和上次的藥一樣嗎?就被醫生訓話,你老問什麽,哪那麽多話,我開的藥就是治病的,你還怕我開錯藥不成,給我先生嚇的一聲不敢吭。以上是我的第二麵觀
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我和先生檢討,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引起醫生不高興呢?為什麽醫生判若兩人,想來想去我想到一個積極的想法,用哈佛大學神經學疫情次災害研究來解釋,心裏就亮了。疫情引起緊張焦慮,那麽大夏天的熱,引起情緒波動,也是一樣的理兒。我是人,醫生也是人,我有情緒上的問題,醫生呢?工作繁重辛苦擔風險,自然也會有被客觀情況所困擾的時候,情緒上出現一點小小著急,很正常。
反而讓我從心理上精神上放輕鬆起來,放過自己,不要過度解讀醫生給自己診斷的精神問題,隻要有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就好。幸好有了這次經曆,不但讓我理解醫生,也讓我理解自己,心裏豁然開朗。我像發現金鑰匙一樣對先生說,看來管好自己情緒是真諦。有了情緒健康,精神健康,才會有老年幸福安康,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感謝醫生,感謝我的先生全身心地請了假來照顧我。
感謝文學城博客,感謝文學城前輩和以往留言,對我的幫助鼓勵,感謝大家。祝大家周末快樂!
你看到這個醫生不同的2麵,能理解他真了不起;我先生說20多年前被一個中國族裔泌尿專科無緣無故訓斥(醫生給他檢查中接電話,他以為沒完成就沒從床上起來),他發誓再也不做前列腺檢查,哪怕有前列腺癌風險也不看。
當醫生不難,好醫德有同理心的醫生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