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鳴拾夕

風鳴,《瘋狂2023:美利堅分眾國》、
《激蕩2024:美利堅戰美利堅》作者。
時文和視頻首發於文學城、Youtube。
正文

珍·古多爾:科學界的奧黛麗·赫本

(2025-10-10 18:22:58) 下一個

金秋十月,科學女神珍古多爾離世,全球懷念如潮。報道說,她在加州洛杉磯“公共演講途中”故於“自然原因”。享年91歲,在安睡中無疾而終,是“喜喪”,在她傾情奉獻的科普路上歸去,更堪稱完美。

珍古多爾是當代科學的人格象征,科學界的奧黛麗·赫本。全世界一代接一代的學童,從課本裏學到她的名字和故事。她驚世駭俗的純美、名聞遐邇的發現,激勵無數男女後輩投身博物學研究。她如詩如畫至善至美的生平,至今仍令淳樸善良的人們神往,感念那個當代科學的黃金時代。

她是原版正版當代地球人,卻遠非社會文化主流——世界多處仍被類人統治操弄。她的傳奇,可為這個野蠻未脫時代的救贖。此刻,陽光海風的加州,剛剛又迎獲一堆諾貝爾科學獎。

《國家地理》(Nationl Geographic,NG)2024珍古多爾傳記紀錄片,輯自她的愛人、頂級野生動物攝影師雨果·凡·勞維克男爵拍攝的100多小時原片,紀錄她半個多世紀前在坦桑尼亞貢倍溪叢林定點研究現場的工作與生活。膠片遺失半世紀,2014重新找到,剪成90分鍾新電影,十年後發布,恰奉她90華年:片名就叫《珍Jane》,NG官方油管頻道精美播放。雖因訂戶數千萬、廣告略多,但在當下烏煙瘴氣中,再看她的清新故事,是種莫大解脫。浮生中片刻,既學習又療愈,於是推薦給大家。

好,言歸珍傳:她是誰?做了什麽?為什麽了不起?

科學素人

先說她做了什麽。

珍古多爾1960-70年代對黑猩猩的野外自然行為研究,徹底重塑了“何為人類”的科學認知。最簡版回顧:

- 使用工具:她發現,黑猩猩會把樹枝剝去葉子,用來“釣白蟻”。她首次證實非人類動物製造並使用工具,推翻了“人是唯一製器者”的舊定義,迫使科學界重新劃定“人類”的行為界限。

- 狩獵並食肉:黑猩猩並非素食,會有組織地集體獵捕疣猴、分食獵物。這一發現佐證,捕獵與肉食行為在進化上早於人類出現,黑猩猩這一與我們最近緣的現存親屬物種就有。

- 複雜社會結構與情感生活:黑猩猩之間存在深厚社會關係,會表現悲傷、依戀、嫉妒、暴力與權謀。這些從前被認為唯人類獨有的特征,也早於智人物種之前出現,從母子情感到權力鬥爭,黑猩猩社會行為與人類頗為相似。

- 母子關係:黑猩猩母親與幼崽之間有長期情感依附,是新個員學習社交與生存技能的關鍵。社會學習與母性教養在靈長類智力與行為中起核心作用,這與她自己的育兒體驗相映成趣。

- 部落戰爭:她記錄到兩支黑猩猩群體之間的長期領地戰爭,包括有計劃的襲擊與殺戮;雄雌頭領先後身亡後,部落分裂,大部落剿滅離去的小部落。有組織的群體暴力並非人類獨有,攻擊性源自人類物種出現之前,至今人間殘忍仍獸性未脫。

- 非人類個體“人格”:她看到黑猩猩是有心智、情感與個性的獨立個體,而非實驗材料。這一認知理解推動了動物倫理、動物保護與“動物人格權”的學術與法律討論。

這些發現,讓她加入牛頓、達爾文、圖靈、霍金們的英倫科學群英星座,光耀蒼穹。然而,她的鄰家小妹起點卻平凡普通到讓人不思議——珍古多爾沒有大學本科學曆,是個“科學素人”。

有多平凡普通?從業前,她做過餐廳招待,從業時是辦公室秘書。有多鄰家小妹?隻需看她的名字:Jane Goodall,虔敬新教,謙卑中產,純正英倫,地道盎撒。Goodall這個姓氏,在古英語中意為“欣悅河穀 pleasant valley”,中古英語“精致屋宇fine manor”。冥冥中注定?還是巧合?

那年,她26歲。年輕女性獨自進入叢林,貢倍溪國家公園怕不安全,於是由媽媽陪伴——珍有個好媽媽。可為什麽派她去那種野外,實地調查野生黑猩猩?誰派的?

實證博物

派她前往貢倍Gombe的,是著名英裔古生物、古人類學家路易斯·裏奇Louis Leakey。裏奇想通過野外研究自然狀態下的現世靈長目類人猿,探究史前早期古人類的生態與行為發展。1957年,他向國家地理申請項目經費,獲得六個月資助。

黑猩猩是現存與人類親緣最近的物種,此前從未有人在野外叢林中係統觀察研究過。學術界對黑猩猩有太多固定成見,所以裏奇想要找個未被主流觀念汙染過的“科學素人”做研究助理,承擔這項開創性工作。

他遇到了珍古多爾,一個從英國獨自跑來非洲看野生動物的尋常人家女子,恰好要來內羅畢找他聊野生動物。珍古多爾回憶說:裏奇想找個“心智開放、渴求知識、酷愛動物、具有無窮耐心”的研究助理。

裏奇覺得年輕女性更適合野外觀察類人猿,十年後又選派加州的戴安·弗西Dian Fossey前往盧旺達研究山地大猩猩,再幾年後派加拿大籍的碧露蒂·高蒂卡絲Birut? Galdikas前往婆羅洲印尼加裏曼丹研究紅毛猩猩。史稱“裏奇三天使”,靈長類學三女傑。後來的靈長類野外研究者男女皆有。

1958年,裏奇先安排珍古多爾回倫敦學習靈長類行為與解剖,師從兩位大師級專家。1960年7月14日,她進入貢倍溪開展工作,研究資助隻給了她六個月。起初並不順利,大部分時間,她隻能遠遠觀察黑猩猩,無法靠近。

直到11月4日那天,她驚喜記錄到黑猩猩釣食白蟻:雄性頭領“灰胡子大衛”現場表演修整枝條,用作釣具。那一刻,“唯人類用工具”的學術定見轟然倒塌。工具和她之後發現的更多,居然在古猿成為人類之前就有?人類呢?

她立即電報告知裏奇,裏奇的回電立成不朽科學名言:“現在,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工具’,或重新定義‘人類’,或接受黑猩猩也屬人類。”或者說,人類隻是白猩猩?

哈,裏奇選對人了!叢林中到處都是動物,她如魚得水,爬樹涉溪,風餐露宿,媽媽就在不遠。她兒時就是爬樹上天的假小子,對爸爸給的黑猩猩布偶愛不釋手。沒錢上大學,就打工掙,隻為到非洲找動物們去。

她至今仍是唯一成功“融入”野生動物部落的研究者,調笑說黑猩猩大概把她當成‘白猩猩’玩伴。她打破科研禁忌,第一個為動物逐個取名。在她之前,這被嚴格禁止,以避免研究者情緒介入。她並無這個禁忌——她不是科班出身。

珍古多爾畢生獲獎無數。女王頒她大英女爵士勳章Dame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她成了珍女爵。查爾斯三世王授她帝國榮伴勳章Order of the Companions of Honour,她與霍金同享這項極罕有的科學與藝術最高榮譽。2025年1月4日,拜登總統親自為她佩發總統自由勳章。如果有博物學諾貝爾,珍古多爾當之無愧。她為以卓越科學貢獻、深遠影響文明進程與全球人文思想而獲最高榮譽。

為什麽?不就猿猴行為像人類那點事嗎?

何為人類

珍女爵投身叢林、格猿致知,終成教科書名人與大眾偶像。今人對她與她的科學貢獻習以為常,但當年卻紛紛嫌她無正規學曆、是小女子,而且...而且美得不可方物,美到令人窒息。開神馬玩笑?簡直豈有此理!怎麽敢?!

時至今日,仍有人嫌棄抱怨。激左嫌她有信仰、接受皇家勳章,極右嫌她信物種進化、呐喊環保。

1966年,珍古多爾完成學位論文,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成為達爾文之後又一無本科獲博士的劍橋奇葩——珍古多爾博士。踏著達爾文與赫胥黎的腳印,在裏奇啟示與導引下,她隻手開創了當代實證比較古生生物學研究empirical comparative paleobiology(風鳴撰詞)——用直接研究現存物種了解古生物種的生態與行為。

這個方法不同於裏奇夫婦畢生辛勤耕耘並收獲甚豐的傳統地質古生物化石研究,實現了今古聯通的跨越。她的發現看似平實簡單,卻以今為鑰、以古曉今,打通了從生態到心理一連串學域。作為科班出身的實證博物學人,風鳴也鬥膽與有榮焉。

她教會後輩怎樣做科學,示範學子怎樣做科學人。她改寫了曆史,顛覆了人類物種的自我認知、主觀世界。如果世間不獨人類有工具、有情感、有個性、有集體,那麽人類是什麽?我們還剩什麽,能在地球生物世界裏卓爾不同?無論個人還是群體,我們憑什麽在世為人?

她說:是語言,唯有人類擁有語言。

金發碧眼美腿的“白猩猩”珍古多爾,是人類語言活標本。聽她說話,很可領略人類語言之美——莎士比亞風,簡單、真實、幹淨如人,無噪無色、無添加劑,備受珍惜珍重。跟她的名字Jane一樣,漢譯簡、真、珍,都對。繼簡·奧斯汀、簡·愛之後,她是英倫第三位最名聞遐邇的Jane。她們讓人們更喜愛英語——英倫瑰寶,文明之光。

媽媽說,成功全因為努力,她卻傾向歸因於幸運。她的確幸運,生長在語言成為學界珠穆朗瑪的二十世紀中葉。兩個維也納猶太裔哲學家在英倫相繼扭轉乾坤:隨家皈依天主教的維特格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和改信路德宗的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她12歲那年,那對哲學雙雄在劍橋“火鉗交鋒”,語義極限意識與倫理反省的語言哲學淡出,理性批判主義與證偽的實證科學哲學崛起。

那麽,語言之後,是什麽?

從猿到人

維特格斯坦說:語言即世界。波普爾說:科學即證偽。語言定義人格,提問定義科學人格。千智慧萬智慧,這能力那能力,不如提問智慧、追問能力,智能時代尤其。科學不始自動作經曆,真知源起提問——好奇才是發現之母。

  • 裏奇好奇:古人類怎樣生活?能從黑猩猩身上直接看到嗎?

  • 珍古多爾好奇:黑猩猩怎樣生活?能進群零距離觀測嗎?

  • 灰胡子大衛好奇:她那裏又來香蕉了嗎?怎樣打開那鎖?

  • 科學界好奇:何為人猿之別?何為人性的本質?

  • 世界好奇:何為人類與類人之別?怎樣鑒人品才智?

人品即語言,才智即提問。

後來,她把貢倍溪留給學生和博後們,走出叢林,向各國宣講物種的意義,培養各族孩子們對博物學與生態環保的興趣,為焦灼中的成人啟迪希望。她患臉盲症,正好方便淡看人間煙火。她的頓悟、人類的躍遷,發生在她凝視灰胡子大衛眼睛、從中發現情感與思續的那一刻。小布什自稱看到普京眼內的靈魂,拜登卻隻看到空洞。

曆史長河,人與事浩如星漢,有意義的寥寥無幾,引領探索抉擇者更屈指可數。能與霍金、珍古多爾等當代科學人同時代,是幸運。他們的人格特質與英倫新教中產巧有疊合:理性、自律、務實、勤懇、責任。啊對,還有幽默。

1987年,大漫畫家拉森Gary Larson在《The Far Side》專欄發新作:女黑猩猩為男黑猩猩理毛,調侃說:嗬嗬,又一根金發,還在跟珍古多爾那小婊玩研究?拉森喜歡以野生動物和人類為題作畫,尤其深受西海岸大學師生喜愛。

金毛漫畫引發爭議,研究中心威脅采取法律行動。可珍古多爾看到後,卻一點沒覺得冒犯,說很有趣,看做是對她的喜愛和認可。人猿牽手、擁抱,並不失離人性,確認類人猿有工具情感思想忠誠靈魂,更拓展了人性。他的漫畫,讓大家想到她與黑猩猩就忍俊不禁。他們成了好友。拉森特意授權貢倍溪研究所,漫畫拿印製T恤,創收捐助研究。

次年,拉森夫婦與影星Jack Lemmon到訪貢倍溪,偶遭黑猩猩猛男Frodo攻擊。倒不是要為漫畫揍他,Frodo野蠻起來連珍古多爾都敢攻擊。猿類會發瘋,隻是不會像某類人那樣,頭臉染成金橘。從猿到人,真有那麽遠?

下集,咱們回到新係列《誰的美國? | 川普時代-1》。我是風鳴,歡迎評論,記得訂閱轉發,下次見。

 

 

延伸閱讀

政治危機 · 五月花劫 | 萬斯接班川普-下

川普取締幽默·“心靈啤酒”堪憂 | 柯克去·《雞毛》歸

是什麽招致查理·柯克殺身之禍?

川普確診 嘛噶驚魂 萬斯接班川普·中

反常立儲,水多深?萬斯接班川普·上

川普鐵盤見軟 水門魅影隱現-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風鳴拾夕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的確,就像童話。謝謝分享。
風鳴拾夕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高楓大葉' 的評論 : 見仁見智,各花入各眼。
風鳴拾夕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oge' 的評論 : 那種清澈眼神,世間罕見。
風鳴拾夕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嗯 開始的確沒有理科學位
風鳴拾夕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誠信' 的評論 : Thank you!
高楓大葉 回複 悄悄話 看不到和奧黛麗·赫本有什麽關聯
xiaoge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太對了,我看到她就想起奧黛麗赫本,一樣的美麗清新謙遜。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素人”,按照錢鍾書散文集裏,“amateur”的中譯業餘者,他譯為“素人”。
Jane Goodall是“科學素人”:)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這些年關於她的兒童圖畫本《Jane Goodall》幾乎是本地小女孩必備的讀本,插圖很美,從她小時候講起,是很好的了解她科學人生的讀本,作為中年人我很喜歡。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Good article, thanks for shar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