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風細雨的隨想曲

住英多年有許多隨想在此分享
正文

備受西方爭議的中聯部看德媒怎麽說 ...

(2025-10-12 07:14:31) 下一個

德語媒體:揭開中聯部的神秘麵紗 - 《法蘭克福匯報》分析文章指出,通過同歐洲政黨積極開展黨際交流,中國共產黨正在悄然重塑歐洲的輿論以及對中國的認知。《新蘇黎世報》評論稱,中國科技能力的提升,既是歐洲的機遇,但同時也構成了風險和挑戰。《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寫道,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簡稱中聯部)聽起來隻是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官僚機構,實際上卻在中國的對外關係領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的任務是建立國際網絡、動員中國的支持者、並有針對性地影響其他國家的輿論風向。 這篇題為《中國共產黨如何暗中操控國際輿論》的評論寫道:”對中聯部在歐洲的活動進行一番係統性分析後不難看出,從本世紀初期,尤其是習近平上任之後,中聯部明顯加強了在歐洲的活動力度。今天,中聯部同歐洲150個政黨建立了聯係,網絡遍及幾乎歐洲所有國家。中聯部還定期組織會議、互訪、研討會以及培訓活動。中聯部在歐洲建立的關係網絡中,不僅包括執政黨和反對黨,也包括智庫、媒體和經濟協會。近一段時間以來,中聯部明顯在聚焦歐洲各國議會中的關鍵性人物。鑒於當下有關中國的討論越來越具批判性,中聯部此舉想必是希望強化親華派的聲音。中聯部的行動策略非常靈活,隨時可以根據各國政治環境的不同進行調整。在德國,它的工作重點是社民黨和基民盟等大黨。在英國,則以經濟精英和商業組織為主要合作夥伴。而在捷克,中聯部會對一些人脈廣泛的商人提供支持。2008年,由於捷克對西藏的人權狀況提出批評,中捷關係一度跌至冰點,而中聯部則在努力緩和雙邊的政治關係。正是基於這種靈活性,使中聯部有能力強化中國的國際參與,同時還能在歐洲推動北京的經濟和政治議程。 中聯部不僅會利用它的關係網來推動北京的經濟和政治利益,還會借助這一關係網有的放矢地在歐洲公共輿論中傳播中國式的敘事和話語權。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不再隻追求物質層麵的增長,而是更加關注所謂‘話語權’的擴張。今日的中國已經放棄了以往的防禦性公關策略,即隻對國際社會的批評做出反應,力求減少損失。而是會選擇主動出擊,將中國的政治製度描繪成合法且更為成功的一種民主模式,是西方模式的替代性方案。”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指出,通過策劃訪問與交流活動,中聯部係統性的向歐洲政界和輿論界傳播中國的官方敘事,也會鼓勵相關人士在國際媒體上為北京背書。“出於麵向中國國內的宣傳目的,中聯部也會有針對性地同歐洲的共產黨進行接觸,盡管這些政黨在所在國家幾乎毫無政治影響力可言。來自這些政黨的友好言論,或許從歐洲人角度而言純屬禮節性表述,但會被中共作為開展國內宣傳的政治資本。中聯部的滲透和影響力問題之所以如此敏感,恰恰在於它的靈活性和多麵性:它時而搞政黨交流,時而接待外國代表團來訪,時而又會暗中進行政治撮合。有鑒於此,歐洲的政治人物、政府官員和學者們都應捫心自問:談判中的中方代表到底是什麽來頭?他代表的是何方利益?自己的言論是否會在歐洲或中國的媒體中被人利用?中聯部的所作所為告訴我們,全球性的權力轉移,並不僅局限於經濟和軍事領域,這同時也是一場影響公共輿論話語權和解釋權的競爭。”

見鏈接 https://www.dw.com/zh/%E5%BE%B7%E8%AF%AD%E5%AA%92%E4%BD%93%E6%8F%AD%E5%BC%80%E4%B8%AD%E8%81%94%E9%83%A8%E7%9A%84%E7%A5%9E%E7%A7%98%E9%9D%A2%E7%BA%B1/a-74310654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