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看,市場與企業利潤的走勢高度吻合。市場通常具有前瞻性,會通過估值調整提前反映未來盈利增速的變化。
從這一角度看,指數創下曆史新高本身就釋放出強烈的看漲信號。曆史數據顯示,類似情況出現後,次年市場表現往往極為強勁。
本次財報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多數分析師在整個第三季度持續上調盈利預期 這種情況極為罕見,但標普 500 成分股的實際表現仍超出預期。
事實上,當前營收增速超預期的幅度,達到了四年來的最高水平。這與本季度強勁的 GDP 增長相符,亞特蘭大聯儲目前預估增速為 3.9%。分析師認為最終增速可能不會這麽高,但應接近 3%,其中消費者支出貢獻約 2.3 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的最大貢獻比例。
企業盈利增長同樣亮眼:86% 的財報業績超出預期。此外,隨著 11 月到來,分析師已小幅上調第四季度盈利預期,重現了上季度那波罕見的預期上調行情。第三季度盈利增速已從 7.9% 上調至 9.2%,分析師預計到財報季結束時,這一增速將突破兩位數。
看空者始終以 估值過高 為由,但他們已從慘痛教訓中得知,這種視角不僅過於狹隘,也絕非有效的擇時工具。估值問題最終可能會產生影響,但絕非現在。
目前標普 500 的未來 12 個月預期市盈率為 22.7 倍,遠高於過去十年 18.6 倍的均值,且創下 2000 年互聯網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 但有一個關鍵前提需要注意。1999 年末,標普 500 成分股的利潤率峰值略低於 8%,而整個 90 年代的平均利潤率約為 6%。如今,該利潤率穩定在 12.8%,與上季度持平,且接近 13% 的曆史紀錄。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企業的利潤率將逐步受益於這場技術革命。分析師共識預測顯示,明年一季度利潤率將升至 13.4%,二季度進一步升至 13.7%。
很簡單的道理:利潤率 13% 的企業,理應比利潤率 7%-8% 的企業享有更高市盈率。未來市場或許不會出現顯著的估值擴張,但盈利增長將持續推動牛市走高。
此外,當前市場也並非如看空者所言 過度依賴龍頭股 等權重標普 500 指數(RSP)2026 年預期市盈率約為 16 倍,較市值加權指數低 20%。因此,對於不局限於被動指數的投資者而言,市場中仍存在大量具備估值優勢的標的。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樂(KO)、福特(F)、通用汽車(GM)、3M(MMM)和 Netflix(NFLX)等企業均發布了強勁財報。即便此前因欺詐事件披露巨額虧損的地區性銀行(如西部聯合銀行 WAL、錫安銀行 ZION),業績也超出預期。麵向低端消費者的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OF),因汽車貸款和信用卡貸款表現好於預期,釋放了 7.6 億美元的貸款損失準備金。
這些數據表明,經濟實際強度遠好於情緒調查所顯示的水平,且目前看不到任何衰退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