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倉才是投資的靈魂

(2025-09-06 12:49:50) 下一個

免責聲明:以下內容僅為個人投資心得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需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獨立判斷,盈虧自負。

不重倉,不成投資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提到“標的不能太多,不重倉沒意義”。最近又有一些新的感悟,想進一步展開。

為什麽說“重倉才是投資的靈魂”

投資從來不是小打小鬧。舉個例子:你花了幾個月時間去研究一家公司的財報、商業模式和競爭格局,甚至跑去看了門店、體驗了產品,最後卻隻買了0.1%–1%的倉位。如果這家公司後來股價翻了三倍,對你的整體資產幾乎沒有任何改變。這次我花了大量時間去研究 MDB 和 SNOW。財報、業務模式、競爭格局、市場趨勢,都一一分析過。結果呢?真正買入正股的倉位卻太輕,也賣了put, 漲起來時心裏明白自己看對了,mdb漲40%, SNOW漲25%,但收益卻少得可憐,連點“米”都沒掙到。

這就像你精心準備了一場考試,卻隻在答題卡上寫了一句話。

輕倉是試水,重倉才是信仰。

必須把握時機,也要長期堅守

很多人說“不要擇時”,但現實是,買點和持有的過程同樣關鍵。

如果你花了大量時間研究,發現一家公司真正具備長期成長的邏輯,卻在市場恐慌時不敢買,等到價格已經翻倍才敢跟進,那研究的價值就大打折扣。

如果你沒有耐心,在第一波回調時就被震出去,等它後來一路上漲,你也隻能在場外感歎。

所以,time the market + stay in the market 才能形成完整的閉環。你得敢在被低估時重倉,同時在合適的周期裏堅持持有,才能讓複利顯現威力。

不重倉不如買指數

這裏有個現實問題:如果你並不願意、或者沒有精力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個股,那麽輕倉分散可能更適合你。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所謂“投資”,其實就是在跟著情緒走,最終可能跑不贏大盤。

相比之下,直接買入指數基金QQQ, SPY, SPMO,長期持有,往往比零散小倉位的投機更有意義。至少指數背後代表的是整體經濟和優質公司的增長,不需要你每天盯盤、費盡心思研究個股。

如果你真的願意花大量時間去研究,找到能長期增長的核心資產,那就要敢於把更多倉位投進去,才能體現你研究的價值。否則,不如老老實實買指數,把時間省下來做更有把握的事情。

投資是一場修行

不管是重倉核心標的,還是長期持有指數,關鍵在於認知、心態和執行力。

認知決定你能否選到真正值得重倉的標的;

心態決定你能否熬過市場的波動;

執行力決定你是否能堅持自己的策略,不被短期噪音幹擾。

不重倉,不算投資。不是鼓勵盲目 All in,而是提醒自己, 如果真的花了無數時間去研究,就要敢於重注。如果不願意做研究、不想承擔波動,那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買入並長期持有指數。

投資沒有絕對的對錯,隻有適合不適合。重要的是找到一條既能讓自己睡得著覺,又能在長期獲得滿意收益的路。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