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作品

自然風光,社會情態,隨便說說,慢慢道來,直敘胸臆,怡情養性,廣交朋友,遊曆世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漫長的藍色海岸上沒有一粒細沙

(2007-12-12 16:20:34) 下一個

 

漫長的藍色海岸上沒有一粒細沙

---------歐遊雜記之五十五         巴頓

一旦離開意大利進入摩納哥,到達法國的尼斯,西方文明及高度發達國家所具備的整潔、富有、井井有序、豔麗光鮮、清新芬芳的園林化城市或者也可稱為都市化鄉村的典型景象,即呈現在我們麵前,而與意大利那近似於中國的髒亂差形成鮮明對比。意大利作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它在許多地方是超過了中國的。但它與英國、法國等高度發達的國家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意大利在很多地方像中國。究其原因,則很難分析。還是留給專家們去思考吧。

從摩納哥到尼斯大約二十公裏,尼斯距離戛納將近四十公裏。而從摩納哥東邊那個至今仍然充滿十七世紀風味的法國邊陲小鎮芒通[MENTON]算起,直到戛納為止,這段被稱為裏維埃拉的沿海地區,則是法國藍色海岸的精華之所在。至於為什麽不能將這段海岸視為藍色海岸的全部,那是因為那些房地產商為了使自己在藍色海岸線上有一席之地,而把藍色海岸線故意延長到了土倫海岸。所以,如何界定藍色海岸的爭論,至今還在繼續。

裏維埃拉地區可以說是賭博與揮霍的同義詞。十九世紀流亡到此的沙俄貴族,還有為了躲避英吉利的嚴寒而投奔聖特羅佩、尼斯、或戛納的英國貴族,把這六十五公裏的地中海海岸線及其城市經營得富麗堂皇,既溫暖美妙又舒適高尚。到了二十世紀,這裏更雲集了全球的富商巨賈、歌舞影星,使之成了窮奢極欲的樂園,比闊鬥富的場所。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地中海的海水和海麵、地麵上照射著的陽光。地中海的陽光、空氣和海水,卻是巴黎人也是十分羨慕並響往的。

最能夠體現法國人的心胸開朗、悠閑、會享受、充滿情趣、始終微笑著這些特點的裏維埃拉地區其實就是法國著名的普羅旺斯地區的一部分。而尼斯則是普羅旺斯地區阿爾卑斯省的省會,法國第五大城市。她在十八世紀開始就是一個度假勝地了。

我們三時半從摩納哥出發去尼斯。半個多小時就到了。住下酒店之後,大約下午五時左右,我們就都已沐浴在地中海的海水反射與地中海上陽光照耀所交相輝映的光明裏了。黑柏樹在湛藍的天空的熏風裏沉睡,鬆木與熏衣草吐露著芬芳。陽光,特別是陽光,這種普羅旺斯特有的陽光,使這裏變得特別溫情、迷人、班駁陸離、如夢似幻。正是這陽光,藍色海岸的陽光,吸引了凡高、塞尚、高更以及以後的畢加索、布拉克、迪非、馬蒂斯這些畫師的戀棧。他們在這種陽光的溫煦裏,創作與生活,都不想離開這裏。藝術的未來都在法國的南方,凡高這樣認為。藍色海岸也集中了投身影視歌舞藝術的紅男綠女。她們聚集在戛納或尼斯,特別在聖特羅佩,企求被導演看中而一舉成名。法國最著名的香水就產在這裏的格拉斯。這裏還有卡西斯和邦多勒的名葡萄酒,酒裏彌漫著周圍山中的迷迭香、金雀花和桃金娘的芬芳。您也可以在戛納欣賞到海灘上妙令美貌女郎的裸體。。。。。。而這一切全是因於這特殊的陽光所成就的藍色海岸上獨特的天氣與環境。據說是一種稱為密斯特拉的寒冷、幹燥、凍冽的西北風常從羅納河口一帶吹入該地段,使藍色海岸一帶的天空變得一片碧藍,色彩獨特,舒適宜人。

我們沐浴在這種不冷不熱、通透清芬的氛圍裏,舉目讚賞著也是碧藍的平靜的地中海,心情格外舒暢。我們漫步在海濱漫步大道上,三五成群,興味盎然。漫步大道高出海平麵二三十米,如果要到海灘上去,就要從高高的石砌台階上,一步步走下去。漫步大道很寬,不乏供人休息的椅子。我們走下石階,來到海灘上。我們發現這裏沒有一粒細沙,全部都是與高爾夫球差不多大小的鵝卵石複蓋在海灘上。點綴得海灘更富情調,別具一格,純淨、整潔。與我們見過的世界各地的海灘大異其趣了。這些鵝卵石特別受到富有童心人士的青睞。他們都撿起來把玩。可是,也使沐浴者十分難堪。在卵石上走路,一不小心會滑倒。它們使曬日光浴的美女或帥哥更為尷尬。躺在凹凸不平的鵝卵石上曬太陽能堅持多久?所以,就有人從外地運來了細沙,鋪起一小塊像澳洲黃金海岸這樣的細沙海灘。看上去十分想笑。因為隻有如同一張眠床那麽大小,很可憐的。他們是想在地中海的藍色海灘享受太平洋黃金海岸上的情趣呢。

在海邊的海灘上居然沒有一粒細沙!全是鵝卵石!這也可稱作一件奇聞吧。我也很喜歡這些鵝卵石,因為它們的光潔與純淨,而且都差不多大小。我挑選了二粒帶回悉尼。

 

 

                        2006.10.15.於悉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