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清風道自來

生於山城長江畔,三十而渡。徐徐清風,以詩明心,以思索為舟,以寧靜為岸;於文字中渡己,行遠終歸心。
正文

從紐約市長當選談社會主義的曆史起因

(2025-11-14 08:14:01) 下一個

紐約新任市長以“民主社會主義者”的身份當選,並獲得超過七成的年輕選民支持。這一結果讓許多人感到意外——社會主義在美國竟能如此受年輕人歡迎?是年輕人被極左洗腦,還是他們對“美國夢”本身漸漸失望?

其實,類似的現象在現代世界史中已經出現過不止一次。回望過去兩百年,人類社會經曆過三次明顯的“社會主義情緒上升期”:工業革命時代、大蕭條時代,以及今天的全球化時代。這三次浪潮雖然相隔百年,卻擁有驚人相似的社會結構與心理基礎。

本文試圖從紐約市長當選出發,回望曆史中的社會情緒,理解社會主義在不同年代興起的真正原因。

 


 

一、第一次浪潮:工業革命與貧富鴻溝的裂開

19世紀中葉,蒸汽機和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資本積累速度前所未有。與此同時:

  • 城市貧民區迅速膨脹

  • 工人長工時、低收入、無社會保障

  • 社會階層固化加速

這就是社會主義思想誕生的土壤。

在一個“努力無法帶來更好生活”的時代,人們自然會尋找新的理念去理解世界、解釋不公、提出希望。社會主義最初的興起,是一種“社會自我糾偏”的嚐試,是對資本主義初期粗暴擴張的自然反應。

它不是純粹的思想運動,而是底層民眾的現實困境積累到臨界點後,係統性反彈的結果。

 


 

二、第二次浪潮:大蕭條與羅斯福的新政

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失業率一度接近25%,銀行倒閉、財富蒸發,中產階級的脆弱被完全暴露。

在這樣的背景下,羅斯福提出新政。
今天許多人並不意識到,羅斯福主義實際上帶有強烈的“社會福利修正主義”色彩,本質上就是在資本主義框架中融入社會主義的調節機製:

  • 社會保障製度(退休金)

  • 失業保險

  • 公共工程帶來的就業

  • 對銀行與金融市場的監管

  • 工人權益保護

羅斯福的目標並不是廢除市場經濟,而是為資本主義“加安全帶”。換句現代的話:不是往左走,而是防止右邊的懸崖。

社會在嚴重失衡時,總會產生“校正力量”。
新政時代的美國,就是通過更具社會福利色彩的製度,重新讓普通人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第三次浪潮:全球化時代的美國年輕人與新的挫敗感

當今的美國,年輕一代再次麵臨結構性的現實壓力:

1. 製造業全球化帶走了中產階級的穩定工作

藍領階層收入停滯,而高技能崗位集中在少數大城市和科技巨頭。

2. 房價和生活成本急劇上升

年輕人普遍覺得:
努力 ≠ 能買房
努力 ≠ 能穩定
努力 ≠ 美國夢

這是心理斷裂的根源。

3. 教育成本和醫療成本沉重

大學成為“昂貴卻不一定改變命運”的投資。
醫療賬單足以讓家庭破產。

4. 財富集中在少數權貴和地產金融集團

前1%的財富占比創曆史新高,年輕人看到的是一個“封頂的社會”。

於是,“民主社會主義”(Democratic Socialism)重新變得吸引人:

  • 要求公平的住房政策

  • 改善教育與醫療可及性

  • 控製財富過度集中

  • 提供基本安全網

這與其說是年輕人被某種意識形態吸引,不如說是他們在現實挫敗中尋找新的希望。

紐約市長的勝選,不是偶然,而是時代情緒的集中體現。

 


 

四、社會主義情緒從不是意識形態之爭,而是一個社會的“求生本能”

回望曆史,我們會發現:
社會主義情緒從不是先有理論,後有群眾;而是先有群眾的痛點,後有理論的崛起。

工業革命的貧民窟
大蕭條的失業潮
當代全球化下的年輕世代

每次都是:

  • 社會流動性下降

  • 財富分布失衡

  • 年輕人看不到未來

當“努力不再等於希望”,社會自然會向“更公平”“更可及”“更有保障”的方向尋找答案。

社會主義並不是解決一切的魔法,但它是曆史上反複出現的一種“社會自我保護機製”。
它提醒我們:
製度的根本任務,是維持一個社會的希望感。

今天的美國,正處在第三次社會校正的關口。紐約市長的當選,隻是這股潮流的第一個標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上海大男人 回複 悄悄話 討論“社會主義”?人類曆史上有過社會主義嗎” 中國自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社會主義也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30 年代的德國自稱就是。
北美小鎮 回複 悄悄話 紐約市內生活的人,不是極富就是極窮的福利黨,中產基本都在市外的地區居住。富人畢竟是極少數,剩下的幾乎都是吃福利的。福利黨喜歡社會主義,不是天經地義的?跟什麽社會主義浪潮扯不上關係,純屬好逸惡勞的劣根性。
槍迷球迷 回複 悄悄話 博文的兩個要點都值得商榷:1. 大學成為“昂貴卻不一定改變命運”的投資。 2. 醫療賬單足以讓家庭破產。

本州立大學並不昂貴, 能不能改變命運在於自身努力。低收入在藤校可以免除學費。中產砸鍋賣鐵去讀藤校怪不得社會。 擁有雇主醫療保險的中產家庭幾無可能因醫療破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