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隻無法成為刺蝟的假狐狸

(2025-07-12 10:37:28) 下一個

風吹過來,葉還在長,萬物靜悄悄地在改變。

我坐後院的竹林中,在時間的邊上,想起以賽亞·柏林那隻狐狸。

 

>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刺蝟隻知道一件大事。

——古希臘詩人 阿基洛庫斯

哲學家以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在1949年寫下《刺蝟與狐狸》,以這句古希臘箴言為題,將思想者分成兩類:

 

刺蝟型:他們專注於一個核心理念,從中推導萬事。像柏拉圖、但丁、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們心中有“一件大事”,世界圍著它旋轉。

狐狸型:他們理解世界的複雜性,接受矛盾、模糊和多重視角。莎士比亞、蒙田、蒲魯東等人,思維靈活,視野寬廣。

 

但我常常覺得自己,連狐狸也算不上,隻是一隻無法成為刺蝟的假狐狸。

 

我羨慕那些有“天賦的人”——不是因為他們知道得多,而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該知道什麽。

他們有目標,有熱愛,有一種專注到近乎偏執的堅定。

他們就像刺蝟,一頭紮進自己的世界,不回頭。

 

我不是那樣的。

我什麽都想知道一點,什麽都不想放棄。

我讀詩,打鐵,讀野史,看社會結構的裂痕,甚至試圖了解程序、金融和人性。

我總想把世界拆開一點,再拚起來。

可到頭來,我沒有一樣是真正拿得出手的。

我像狐狸一樣遊走四方,卻沒有狐狸那種真正的狡黠、果斷和行動力。

 

所以,我更像一隻假狐狸。

假裝通透,其實常常彷徨;

假裝多麵,其實無根浮萍。

對世界保持著某種不合時宜的誠實與悲哀。

詩意是我的避風港,

但現實是冰冷的——

在職場中,人需要一技之長,

在生活中,人需要可依靠的身份。

樣樣會的,常常不被需要;

什麽都做過的,常常被問“你到底擅長什麽?”

 

我越來越明白,哪怕隻是一個普通人,也最好能像刺蝟那樣——

選一個方向,紮進去,做久了,也就成了專家;

哪怕隻是一個小手藝、一項老本行,也比四處遊走更容易獲得尊重與安全感。

 

狐狸雖知萬事,卻未必能在任何一事上立身;

刺蝟雖然單純,卻可以靠那“一件大事”撐起整個世界。

 

我羨慕刺蝟,卻做不到;

我模仿狐狸,也模仿不來。

 

要退休了,我開始思考:

或許人生不是非刺蝟即狐狸,

或許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一些不純粹的動物,

既非堅定的信仰者,也非瀟灑的行者。

 

我們隻是一些努力生活的人,

在詩意與現實之間,在知多與知深之間,

尋找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

哪怕它隻是風吹落葉停下的一瞬。

 

我是詩意的,誠實的,悲哀的狐狸

也許,總有一天,

我會在某個方向,長出一根刺。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