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康回名箐:"大姐記得上次陳先生說他的兩個手足嗎?"名箐點點頭:
"一位是在廣州做生意的,還有一位好像也是做生意的?"
名康說:"一位在廣州做生意是有自己的洋行的,另外一位其實是貿易商,不過不做布料的,做洋酒和洋茶進口的,所以也和港島這邊有來往,客戶主要在東南亞和香港。嶽父找了這位陳先生,好巧他也在開拓新生意,進洋茶主要從大不列顛那邊,布料那邊也是最上乘的,他找了他的代理商,聯係了貨源,我和嶽父這幾個月主要是收到各種布料的樣品,鑒別和選樣,確定貨源,這樣直接進到貝灣,陳先生抽取一些費用,因為如果質量有問題直接退給他。他這兩天也會從廣州過來。我們約了見麵,到時候大姐一起去吃吃飯,聊一會。"
名箐倒無所謂拋頭露麵,不過最近學業太緊,她連做皮布包的手工都有點推後了,名箐說:
"我就不去了,最近實在是忙不過來。背大段大段的書,我連吃飯的時候都在默念著,你們自己約吧。"
名康也不好說什麽。
名箐最近也忙著教葉太太做皮布包,葉太太發現進賬比她在小公司做文員少不了多少,還不用三天跑路,在家工作還可以顧孩子,她有點不好意思得問名箐能不能多接訂單,她想辭了工專心做這個,不過她無意想搶名箐的活。名箐不覺得是搶,反正現在自己讀書是第一位,這個生意可以多接,自己做不了讓葉太太做也沒什麽不好,都是貝灣的生意。名箐笑著對葉太太說:"葉太太,我最近實在太忙,才拉你幫忙,也不好意思占用你太多時間,如果你願意投入,對我和貝灣都是好事,不過這種活也比較重複,到時候我負責出花樣,你幫忙做手工,我們還可以找幫工呢。"
葉太太歡喜,她的顧慮是這個生意的IDEA是名箐的創意,自己想做也要讓名箐知道,沒想到這位莊小姐大方得很,一下子就答應了。不過也知道名箐誌不在此,她當然不知道名箐經曆了什麽,但是葉太太是聰明人,她猜到名箐這麽久不嫁肯定有厚重的過去。她有點疼惜這位妹妹了。她問名箐要不要拜個姐妹,她做姐姐,名箐高興得答應了,認了葉太太做幹姐。
名康約了陳先生一家到酒樓吃飯,陳太太說如果沒有女伴也不想去,名康央求名箐,名箐說幹脆把葉先生和葉太太一起,自己從大學下完課過去,所以選了周二的晚上就在西環那邊,離陳先生家和港大都近。
那天名箐在學校圖書館呆到晚上六點多,才匆匆趕往約好的地點。這是一家閩菜館,主要是因為西環中環多是福建裔居多,另外潮汕菜和閩菜本是類似的菜係,比較清淡,大陳先生和小陳先生雖然不是福建潮汕人,但是陳太太是福建裔,這樣照顧女眷的喜好,也算周全的安排。名康這個人比較憨厚,又從小跟著大姐,對人情世故的東西有天份,這也是生意能逐步做大的緣故吧。
名箐進到菜館,夥計聽說是莊先生的客人,就引名箐上了二樓,名箐上了二樓發現這個菜館原來別有洞天,二樓的內部設計竟然是竹樓結構,圍成東西南北,從走廊可以看到樓下的天井,那應該是廚房對著的地方,廚師在一樓的幾個方向 不過從東邊直接可以穿過天井到西邊。二樓的每一邊中間的走廊是隻有一邊有房間,在四角就是對著的兩間包房。
名箐跟著夥計繞了一小半圈,停在中間走廊的位置,名箐抬頭一看,房間是挑著竹簾子的,門杠上寫著泉州,看來這個酒樓的房間是以福建地名命名著。在簾子外能聽到裏麵的說笑聲,名箐挑開簾子,趕緊說道:"sorry 我到晚了啊。" 進了屋,名康趕緊介紹:
"這是我大姊名箐,各位大部分都認識。"
"名箐姐,是你嗎" 這時候席裏傳來一位男子的驚呼。
名箐順著聲音往過去,竟然是陳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