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天,是澳洲的父親節。
4年前的父親節,SBS中文電台的節目主持人夏雨采訪了譚軍牧師。居住在墨爾本的譚軍牧師講述了他家兩對父子、三代人的故事。疫情之下,譚軍牧師沒有辦法像往常一樣探望他在美國的兒子。雖然計劃被打亂,父與子相隔兩地,但是,他很感恩疫情從某種程度上拉近了兒子與自己的距離。他的兒子早些年曾是維多利亞省的高考狀元,目前在美國紐約工作。2001年,譚軍在自己第一個沒有父親的父親節,為他摯愛的父親寫信表達思念。
一年後的澳洲父親節,SBS中文電台節目主持人夏雨聲情並茂地朗讀了譚軍牧師20年前寫的文章《給天堂父親的一封信》,非常感人。2001年,譚軍經曆了第一個沒有父親的父親節。他說,本以為自己已經習慣了父親不在身旁,但是他還是哭了。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人說‘好男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我不求做個好男,隻求心中的愛能借著淚水向您表達。”
他的父親二戰時曾經投筆從戎,赴美受訓成為飛行員,300個學員隻有30個畢業,被編入王牌飛行大隊。據說他父親當年的行李目前仍在台灣桃園機場國民黨總部保存。他父親文革時受盡磨難,還殃及家人。他小時候,曾因父親的“過犯”受“千夫所指”。“6、7歲的孩子在台上,看著三千人在台下喊著口號……那種心理傷害是很難想象的,但那就是我的親身經曆。”他的父親臨終前接受主,由他自己在醫院親手為老人家受洗,感恩主所預備的一切!
譚軍77年參加高考,考入國防科技大學,後來又考上該校研究生,畢業留校當老師,是研究導彈方麵的專業,屬於軍人。87年獲得澳洲墨爾本大學博士研究生獎學金,專業是有關“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因為89年震驚中外的那次事件,他的人生觀發生很大的變化,後來讀神學成了牧師。
“做父親的,既是一種痛苦的經曆,但同時又是一個豐富的祝福……我回想起我兒子出生把他抱在手上的感受。既感受到千鈞重擔,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交在我的手中,我也不知道怎麽做父親;同時,也是一種說不出的喜悅,抱在手上就隻管流眼淚。”
他又回想起兒子出生的那一刻,他第一次站在父親的角度體會到了對自己孩子的那份愛。“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後,那種對孩子的欣賞,願意無私的為孩子奉獻,才讓我認識到,原來當初我知道父親愛我。但是,我沒有意識到,原來我的父親是這樣的愛我。我隻知道我的父親很欣賞我,但我沒有意識到父親是欣賞我到這樣的一種程度。”
回想起兒子準備VCE高考的經曆,譚軍說自己當時更多的鼓勵孩子去享受當下,畢竟成為高分狀元更多的是一份“運氣”,當然也取決於“預備”。譚軍在輔導孩子高考時,希望他能夠享受當下,而不是爭取第一。“當你知道這個不是你自己一定能得著的,但是,總會有那麽幾個人得著,你就讓自己謙卑下來。不是專注在得第一名,而是如何享受在整個過程當中的祝福。”
在譚軍的心裏,他自己是一個好父親,他說孩子也曾親口對他說過。但是,譚軍所感恩的並非隻有孩子當年的好成績和孩子對他的肯定,因為據他所說,取得第一並非是兒子當年的目標,被稱為“好父親”也並非是自己的焦點。他更多的感恩於自己能夠與兒子一起成長。
曾經一身戎裝,在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導彈的一位教師,有機會來到了澳洲。第一次去教會既新鮮又覺得不解。一番努力換來的成功,卻讓他提前陷入中年危機,心靈空虛,不知為何而活。又是一次機緣巧合他又來到教會,經過2個多月,上帝的帶領無比奇妙,這個曾經對是否有上帝還滿是問號的信奉科學的中年人,卻開始與上帝建立起關係。家人起初的反對,沒有打消他想要信主受洗的決心,卻反而讓他帶領著充滿疑問和不信的妻子一同來到了教會,後來又一同受洗歸主。
冥冥之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安排著他們全家的一切——那是上帝滿有恩典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