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補腦”,“食療”不可少:
Omega-3脂肪酸是大腦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被稱之為大腦的“潤滑劑”,特別是在維持腦細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方麵,發揮著核心作用。這類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深海魚類(如三文魚、金槍魚)、亞麻籽和核桃中。Omega-3脂肪酸能夠增強腦細胞之間的通訊效率,減少炎症對神經組織的損害。研究顯示,經常攝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改善短期和長期記憶力。一項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的研究指出,每周食用兩次富含Omega-3的魚類,能夠顯著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抗氧化劑能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是大腦的“清道夫”,這些自由基會破壞腦細胞,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藍莓、草莓、菠菜和紅酒,是抗氧化劑的主要來源。氧化應激是導致腦部老化和疾病的重要原因。抗氧化劑通過中和自由基,保護腦細胞免受損傷。深色水果中的多酚類抗氧化劑,可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天食用一小碗藍莓的中老年人,其認知功能下降的速度比不食用者慢了2.5年。
維生素B族是大腦神經的“護航者”。全穀物、豆類、堅果和雞蛋富含維生素B族,它們對維持神經係統的健康至關重要。維生素B族能幫助生成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遞質,這些物質影響情緒、學習和記憶。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記憶模糊和注意力難以集中。素食者需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B12,因為它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
維生素E是大腦的“防護盾”。維生素E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主要存在於杏仁、葵花籽和鱷梨中。維生素E能夠維持腦細胞膜的穩定性,減少外界毒素的入侵。研究表明,維生素E的攝入量,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呈負相關。
類黃酮是一類植物化學物質,是血管的“暢通劑”,存在於深色漿果、茶葉和巧克力中,對改善大腦血液循環和認知功能,大有益處。類黃酮能改善腦部血管的彈性,使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到達腦組織。實驗表明,攝入類黃酮的實驗鼠,表現出更強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適量飲用紅酒,或食用黑巧克力,即可獲得類黃酮的益處,但要避免過量導致副作用。
要避免“老年癡呆症”,除了“食療”,還要“練腦”。有效的“練腦”方法有以下6種:
1. 不斷學習:學習新語言、樂器或技能,會刺激大腦形成新的神經連接。大腦有一種稱為“神經可塑性”的特性,即不斷重塑自身的能力。學習新事物,能有效刺激這一過程。新的知識儲備,會激活海馬體,幫助鞏固記憶。
2. 閱讀朗誦:閱讀朗誦是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腦部鍛煉方式。閱讀朗誦能增強語言能力,提高表達清晰度,拓展思維邊界。閱讀過程中,大腦會調動視覺、聽覺和邏輯思維區域協同工作。選擇不同題材的書籍,以拓寬知識麵並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3. 益智遊戲:下棋、玩牌和打麻將等益智遊戲,能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和策略技巧,是對邏輯思維的挑戰。這些活動需要快速決策,有助於增強前額葉皮層的功能。遊戲中複雜的規則和策略,會刺激記憶和專注能力的發展。
4. 沉思冥想:內心的平靜助力大腦健康,冥想是一種有效緩解壓力、提升專注力的練習。冥想可以顯著降低皮質醇(一種與壓力相關的激素)的水平。長期冥想者的大腦前扣帶皮層更發達,這部分區域與注意力集中直接相關。
5. 體育運動: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益處同樣不可忽視,是大腦的“充電器”,尤其是技巧性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和高爾夫球等。運動刺激大腦中的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分泌,促進神經元的生成和連接。運動釋放內啡肽,幫助緩解焦慮和抑鬱。
6. 社交互動:與家人、朋友的互動,會延緩大腦的衰老。含飴弄孫是老年人最開心快樂的事。家庭和社交活動能減少孤獨感,降低與之相關的認知退化風險。對話中的信息交流和回應過程,能激活大腦多個區域。是一種很好的大腦鍛煉和營養補充方式。
“食療”和“練腦”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輔相成的。“食療”為大腦提供生理基礎,而“練腦”則通過刺激神經網絡的發展,進一步激發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