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美國和加拿大豬肉“有異味”的說法引發熱議。有人抱怨其“膻腥味”過重,也有人堅持自己沒有感受到這類異味。
一種廣泛流傳的說法是,美加豬肉“有膻味”,是因為“屠宰時不放血”。然而,根據加拿大和美國的農業標準,豬的屠宰必須經過人道處理,其中放血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加拿大農業部門明確要求,通過刺殺主動脈迅速排血,以確保動物的肉質安全和衛生。而美國農業部(USDA)的相關規定也要求類似的屠宰流程。
如果放血不足,確實可能導致殘血在肉質中殘留,產生鐵鏽味或腥味。但美加屠宰場的工業化流程通常比中國更先進,設備和操作規範性都更高。因此,將“美加豬肉異味”歸咎於“未放血”並不合理。
另一個被廣泛提及的原因是“公豬膻味”。公豬膻味,學名“公豬味”(boar taint),是未閹割公豬體內的雄性激素(如雄烯酮和氨基酸衍生物)所帶來的特殊氣味。這種氣味確實會在烹飪過程中被放大,尤其是在高溫烹飪或脂肪較多的豬肉中。
然而,美加的生豬養殖也並未忽視這一問題。事實上,為了減少膻味和公豬的攻擊性,美國和加拿大的公豬通,常會在出生後幾天內進行閹割。此外,部分地區還會采用免疫抑製劑(如Improvac)來降低公豬味的產生。也就是說,大部分進入市場的豬肉基本不存在“公豬膻味”問題。
那麽,既然屠宰流程和閹割習慣都與中國類似,為什麽人們仍會感受到“怪味”呢?
豬的飲食對其肉質風味的影響極為顯著。中國傳統養豬方式中,豬多以剩飯、菜葉、雜糧等混合飼料為主,偶爾輔以青草或穀糠,這種多樣化飲食為豬肉賦予了獨特的香氣。而美加的生豬養殖,多以工業化飼料為主,主要成分包括玉米、大豆、魚粉等高蛋白飼料,這種飼料結構雖然促進了豬的快速增重,但可能導致豬肉味道偏淡,脂肪層次單一。
此外,飼養周期的長短也可能影響肉質風味。中國散養豬通常生長周期較長,達到100公斤出欄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而美加的生豬通常在五到六個月內出欄,快速生長的豬肉脂肪分布,可能不如慢養豬細膩,味道因此略顯單薄。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變量,是美加豬肉的運輸與保存方式。由於美加國土廣闊、人口稀疏,豬肉從屠宰到消費者餐桌的過程中,冷鏈運輸是常態。凍肉因儲存時間長、解凍後脂肪組織和細胞破損較多,容易產生“肉湯味”或“血腥味”。而中國市場上本地豬肉更多是“熱鮮肉”,即屠宰後短時間內即售賣,脂肪組織完整,風味相對更自然。
在東西方的飲食文化中,對豬肉風味的偏好差異,也可能加劇這種“異味”爭議。中國傳統烹飪對肉類處理尤為講究,生薑、料酒、蔥蒜等去腥調料常見於豬肉菜肴。而美加的烹飪風格更加直接,鹽、胡椒、黃油是主要調味品,豬肉的原始風味被充分保留。如果中國消費者習慣了經充分處理的豬肉,一旦接觸未經複雜調味的美加豬肉,就可能放大對“異味”的敏感。
同樣,烹飪方式的差異也可能放大對肉質差異的感知。例如,中國菜係中長時間燉煮或紅燒的做法,會徹底釋放肉香,而美加常見的燒烤或煎炸方式,可能更容易暴露豬肉中的異味。
心理學上的“認知偏見”也可能在這一問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社交媒體和口口相傳的“異味說”,會讓部分人先入為主地認為美加豬肉存在問題,從而影響他們的實際感知。這種現象被稱為“證實偏見”,即人們更容易察覺符合自己預期的信息。此外,文化認同感也可能影響味覺判斷。一些消費者認為本地豬肉更符合自己的飲食習慣,對外國豬肉產生抵觸情緒。這種心理傾向在跨文化食品評價中並不少見。
奇怪的是,與豬肉相比,中國人對美加牛肉,幾乎沒有類似的“異味”爭議。其中原因或許是牛排作為西餐文化的代表,在中國受歡迎程度更高,消費者對其風味更寬容。所以說,美加豬肉是否真的有“怪味”,答案或許並不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