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本應是自由表達的舞台,但在中國,卻上演了一場“情緒二人轉”——不是憤怒,就是感動。憤怒時,聲討列強,抵製美日;感動時,讚美祖國,感恩領導。仿佛網民的情感隻有兩個按鈕:“憤怒模式”和“感動模式”。
在中國互聯網,憤怒是一種廉價又永恒的情緒。原因無他,它是最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網民的憤怒,是被精心訓練出來的,其中的主旋律,就是敵人無處不在。美國搞金融霸權,日本篡改曆史,連好萊塢大片,都帶有反華傾向。於是網民義憤填膺,鍵盤作長矛,WiFi當戰鼓。憤怒的對象除了反美反日,還連帶上小國,絕不手軟,什麽印度“阿三”偷雞摸狗,菲律賓“香蕉國”不懂事……一切,都是為了點燃網民的“民族自尊”。
這種憤怒的持久力令人歎服。一條國際新聞,隻需配上一句煽動性標題,比如“某國試圖遏製中國”,評論區必定化身憤怒的海洋。“境外勢力”是萬能背鍋俠。無論是股市暴跌,還是豬肉漲價,隻要甩鍋給“境外反華勢力”,網民的憤怒,瞬間找到了出口。敵人總在“搞事”,無時無刻不在窺探、陰謀、破壞,“亡我之心不死”。所有不利於中國的國際言論,都被歸類為“反華”,所有負麵新聞,都被冠以“西方媒體陰謀”。
如果說憤怒是情緒的烈火,那麽感動就是輿論的蜜糖。網民的感動,不是自由發揮,而是被設計好的腳本。首先,感謝“習大大”:任何重大決策,無論效果如何,必然伴隨一片“英明領導”的感恩潮。一個大橋建成、一架飛機起飛,哪怕是一個公廁升級,都能成為“民族自豪”的標杆;救災現場的誌願者、街頭捐款的老人、道路上的緊急救援,縱使是擺拍,都能成為感動中國的瞬間。
當主旋律鋪天蓋地,感動變成政治正確。如果你對這種感動視而不見,甚至提出質疑,就會被貼上“不愛國”的標簽。比如,當高鐵通車時,大家集體歡呼“基建狂魔”,卻不容你問一句“高鐵票價是否合理”;當某城市抗洪視頻中,出現軍人奮戰的畫麵,評論區隻允許“致敬英雄”,絕對不接受“這次洪水是否可控”的討論。感動,成為一種單向度的情緒輸出,無法反向思考。
在一個正常的輿論環境中,人們的情緒是多元化的,對好事感到高興,對壞事感到憤怒,對悲劇感到難過,對荒誕感到諷刺。但在中國互聯網的語境中,這種多樣性被徹底壓縮。負麵新聞被屏蔽,公眾隻能看到篩選後的內容。在有限的信息流中,網民的情緒被培養成一種條件反射,除了憤怒或感動之外,再無其他選擇,網民乖乖地被“馴化”到“操控”,形成情緒的慣性。
這種情緒的操控,是一把雙刃劍。憤怒與感動這兩種情緒,相輔相成。憤怒的對象是外部敵人,為的是塑造民族團結;感動的對象是內部成就,目的是維係對體製的忠誠。“外部製造敵人,內部樹立英雄”,這一情緒邏輯雖然高效,但極其危險。一旦憤怒的出口消失,內部感動的光環,可能瞬間破滅。
在憤怒和感動的夾縫中,那些不願被情緒綁架的理性聲音被淹沒。在社交媒體上,嚐試提出不同意見的聲音,麵臨”三座大山“的壓力:第一,自我審查:擔心言論被封殺;第二,輿論圍攻:害怕被愛國主義者網暴;第三,社會壓力:不敢冒犯所謂的“主流價值觀”。
當網絡隻能容納憤怒與感動兩種情緒時,輿論場變得極其無聊。沒有諷刺,沒有質疑,沒有幽默,剩下的隻有無休止的狂歡和咒罵。憤怒,是一種國家級的“心理治療”,讓大家在怒罵外敵,時找到發泄出口;感動,是一種集體性的“精神按摩”,讓人們在歌頌祖國時,獲得安慰。這兩種情緒模式,都掩蓋了生活的真實麵貌。憤怒時,未必真的知道在憤怒什麽;感動時,也未必真的從心底感到欣慰。
中國網絡的情緒地圖,隻剩下兩塊孤島:憤怒與感動。其他情緒,都被”驅逐出境“,直接抹殺。這樣的輿論環境,看似穩定,實際上剝奪了人們對現實的多維度理解。或許有一天,當憤怒與感動不再占據主導地位時,中國網民才能真正找到自由表達的空間,擁有完整和真實的“喜怒哀樂”——而不僅僅是憤怒到高喊“打倒美國”,或感動到狂吼“厲害了,我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