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創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筆鄰
正文

女生相親望身高,男生尋偶看年齡

(2024-09-20 01:52:52) 下一個

 

一位女生說,女生相親更注重男生的身高:無論是150160170的女生,她們普遍不會接受170以下的男生;一位男生說,男生相親更看中女生的年齡:無論是233343歲的男生,他們普遍不會接受30歲以上的女生

 

在這場丈量愛情的遊戲裏, 女生總是那麽調,她們的擇偶條件中常有一句經典台詞:我不在乎他其它條件怎樣,但至少身高得夠。” 170的身高,就是她們的最低標準

 

女生對男生身高的執念,似乎不僅僅是為了看得順眼,很大程度上源自心理上的安全感。心理學家認為,這實際上關乎原始的進化本能。在遠古時代,高大強壯的男性能夠更好地保護家庭並提供更多資源,因此,高個子男人常常被認為是更優質的基因庫。這類原始本能雖然在現代社會顯得有些過時,但仍然深深嵌入我們的潛意識中。如今的女生不需要男生去打獵,但對於高大威猛的渴望依然潛移默化地存在著。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一種社會文化的影響。在影視劇和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高富帥成了完美男性的象征,而身高則是這套公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女生們或許是被公主與騎士的童話故事熏陶太久,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必須比我高的標配,仿佛愛情的幸福與男生的身高成正比。

 

感覺上,一個高個子的男生能在危急時刻保護女生,甚至在走夜路時的背影都顯得格外值得信賴。相反,170以下的男生則似乎難以提供這種可見的安全感。幾乎所有的女生都曾經有這樣的想法:不管生活多麽平靜,我總覺得有一天我會被劫匪追,啊不不不,我就是想找個比劫匪高的男朋友。

 

身高也影響了女生對男生外在形象的認知。相親場合本來就是一個貨比三家的市場,在展示給親戚朋友時,形象格外重要,一個身材高挑的男朋友不僅能在人群中鶴立雞群,還看起來更有安全感,更可能在合影時顯得高大上,誰不想在朋友圈中展現一張男高女矮的完美情侶照呢?

 

畢竟,走在街上時,女生們都希望旁人投來的不是哎呀,這個女生好高啊的驚訝目光,而是哇,她男朋友真高的豔羨。女生認為:當我們走在人群中,別人必須仰視我們,才算是幸福。

 

身高在擇偶中還有一個略顯無奈但非常現實的原因——遺傳。無論父母承認與否,他們對未來子女的高度期待總是存在的。對於大多數女生來說,高個子的男生意味著未來孩子有更大的機會不被嘲笑為矮冬瓜,避免在成長中因身高問題承受同齡人的壓力。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拔得頭籌,在學校籃球隊裏大展身手呢?

 

當然,這樣的想法略顯功利,但不可否認,這也是許多女生在相親時要求男生至少170”的潛在動因。

 

說完女生的身高焦慮,再來說說男生的年齡偏好。無論是23歲的年輕小夥,還是43歲的中年大叔,他們在相親時似乎都對30歲以上的女性興趣寥寥。這種年齡歧視在某些男生中尤為明顯,他們常常在相親資料卡的年齡欄下,劃上一道看不見的“30門檻,仿佛過了這個年紀的女生,就不再具有市場價值,瞬間進入了某種婚姻失效區

 

 

男生對年齡的執著,不少人將其歸因於社會對於年輕女性的審美追求。畢竟,在傳統觀念裏,年輕意味著青春活力,意味著生育能力,而這些都是男生在尋找伴侶時無法忽視的要素。這種看法未免太過表麵化,畢竟30歲以上的女性依然擁有足夠的魅力和智慧。不過,很多男生縱使本身年過30,卻依然對年輕女孩情有獨鍾,而忽視了30歲以上的女性的可愛之處。

 

說到底,這種對於年齡的執著還是反映了某種社會心理——年輕即是美麗。許多男生潛意識中,總覺得青春永駐的伴侶才能讓自己的生活看起來更有麵子。這是一種殘酷的現實——女人的年齡被簡化為衡量她吸引力的單一標準。

 

男生對年齡的執念,首先來源於一個深刻的生育觀念。這種觀念並不僅僅是他們的獨立判斷,更是深深植根於社會的傳統認知中。30歲被認為是女性生育能力的警戒線,一旦跨過這個年紀,女生在生育方麵的優良性能便會被大打折扣。

 

於是,男生在相親時常常會考慮到未來的家庭計劃。他們認為,如果選擇一個30歲以下的女性,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來安排婚姻、家庭、育兒等各項事宜。而一旦對象超過30歲,他們就會產生某種生育時間不夠用的焦慮。

 

此外,男生的擇偶標準也深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在許多家庭觀念中,年輕的妻子意味著更多的活力、更長的婚姻保質期,以及家族的繁衍。在這樣的壓力下,很多男生即使個人對年齡並不特別敏感,也會在相親時不自覺地回避30歲以上的女性。

 

值得一提的是,男女雙方在相親時的這種身高與年齡的執念,帶有一種明顯的雙標色彩。女生自己可能隻有150160,卻對170以下的男生拒之門外;而男生自己可能已經40多歲,但仍然執著於找一個青春永駐20多歲女孩。這種標準不僅讓外人覺得無奈,恐怕連自己也時常為此感到矛盾。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男生:我覺得她太老了,30多歲了。

  朋友:你不已經40好幾了嗎?

  男生:不一樣,男生的黃金年齡是40歲。

 

  女生:他才168,太矮了,不夠安全感。

  朋友:可是你還不到155呀?

  女生:不重要,我穿高跟鞋就好了。

 

身高和年齡之所以成為相親市場上的硬通貨,與社會對婚姻的價值定位密不可分。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事,它往往背負了更多的社會意義:身份象征、家庭責任、子女教育等問題都被納入了考慮範圍。因此,身高和年齡這樣的外在條件,成了衡量婚姻質量的簡單粗暴的指標。

 

這種用卡尺日曆丈量愛情或婚姻的擇偶法則,常常導致愛情的真諦,被這些表麵的標準掩蓋。真正的愛情,或許並不需要一把尺子和一張日曆來衡量。真正能夠長久走下去的感情,往往是基於兩個人的共同價值觀、生活觀和對彼此的真誠包容。

 

對於身高的過分執著,可能會讓女生忽略了一個人在性格、品德和能力上的優點。或許一位170以下的男生擁有極強的責任心和幽默感,但因為身高不達標,連進入篩選階段的機會都沒有,這無疑是一種遺憾。

 

而對於男生而言,對女性年齡的固執追求,往往也讓他們錯過了許多真正適合自己的伴侶。30歲以上的女性,正處於人生中最成熟穩重的階段,她們懂得如何經營感情,也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麽。而那些一味追求年輕的男生,或許最終隻能收獲一段短暫的激情,卻錯失了長遠的幸福。

 

可惜的是,在現實中,許多人還在執著於這些看似重要的外在標準。女生對身高的要求和男生對年齡的執念,實際上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外在和表麵化標準的過度追求。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夠放下這些卡尺日曆,真正回歸到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畢竟,身高可以測量,年齡可以記錄,但愛情的深度,卻無法用任何丈量工具或外在標準來定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HBW 回複 悄悄話 如果這是新的擇偶底線標準,我認為是一種進步。背後的核心邏輯都是為了下一代著想。以前的底線標準是為了生存:男人女人有錢優勢就行,其他的都不考慮。說明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剛好我才寫的“上海老友一家人”就在貴文上方,提到女主人公不顧男方身高顏值而一見鍾情的細節,是真事喲,凡事都有例外的吧?好文,分享析得當,身高、年齡的確是相親的硬件,但自己crash 上的就沒有章法規律可循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