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為什麽隻批評中國而不批評美國?
首先,作為一名用中文寫作的作者,批評美國對我的主要讀者群體——中國人——的影響力極為有限。中文是我們表達思想和感情的主要媒介,而我們的大多數讀者也是使用中文的中國人。因此,當我們用中文批評美國時,受眾主要是中國人,大部分美國人根本看不到也看不懂這些批評,這些批評並不能有效地傳達給美國的決策者或公眾。
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還包含了文化背景和語境。用中文批評美國政治、社會問題,往往需要對美國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並且能用符合中國讀者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這種跨文化的表達挑戰,增加了傳達信息的難度,恕我才疏學淺,對美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沒有透徹的理解,無能為力批評美國。選擇批評中國更符合我的語言優勢和文化背景,也更容易被我的主要受眾所理解和接受。
在美國,媒體環境相對開放,自由表達和批評是常態。從電影、電視劇到新聞報道,批評美國的聲音不絕於耳,美國早已被批得體無完膚,遺臭萬年了。譬如,電視劇《紙牌屋》,將美國總統和政治醜化得一塌糊塗,各類媒體更加唯恐天下不亂地地揭露政府的腐敗、社會的不公和各種問題。批評美國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一部分,所有該批評的地方幾乎都被批評了,我橫插一腿去指手畫腳簡直就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在這種環境下,作為中文作者,再去批評美國,說不到點子上,隻能是老調重彈地重複已有的觀點和信息,難以產生感染力和影響力。批評美國的問題已經被充分討論,進一步的批評不會帶來實質性的改變或新的洞見。而批評中國,尤其是那些在中國媒體中被禁忌或較少提及或被忽視的問題,可能會激起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我們對中國的批評,源於一種深深的愛和希望。我們希望中國不斷改進,成為一個更好的國家。正因為我們深愛著祖國,才會對其存在的問題感到痛心,並希望通過批評和建議,推動其進步和改善。這種批評並非出於惡意,而是出於希望祖國變得更好、更強大。
盡管我們住在美國,但我們的根依然在中國。我們的家人、朋友,以及我們所關心的文化和傳統,都在中國。我們希望中國能夠像美國一樣,享有更多的自由和繁榮。因此,我們的批評更多地集中在中國,希望通過我們的批評和努力,能夠為祖國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美國和中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製度上存在巨大差異。美國的民主製度允許多種聲音存在,政府和媒體之間的關係相對獨立,社會對批評和監督的容忍度較高。而中國的政治環境相對封閉,批評政府和社會問題的聲音往往受到更多的限製。因此,我們選擇批評中國,意在突破這種限製和封鎖,促進更廣泛的社會討論和改進。
作為兩個世界大國,美國和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巨大。美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使其在全球範圍內接受更多的關注和批評。而中國的崛起,帶來了新的全球挑戰和機遇。在這個過程中,批評中國的政策和行為,不僅是為了中國的內部改進,也是為了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譬如,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主張曆史權利,並進行了一係列的島礁建設和軍事部署。這種行為引起了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擔憂。
但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的主張缺乏法律依據,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這種法律和事實的爭議,使得南海問題成為國際熱點。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行為受到批評。這種批評,是希望中國能夠遵守國際法,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通過批評,希望中國能夠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負責任的角色,推動多邊合作和共贏。
又譬如,中國對互聯網的監管力度較大,防火長城、內容審查等措施限製了信息的自由流通。中國政府認為,這樣的措施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但也限製了公民的言論自由和信息獲取。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互聯網環境太過於封閉。在美國,盡管存在一些審查和管控,但信息流通相對自由,社交媒體平台上充斥著對政府的批評和討論。美國公民有更多的渠道獲取多樣化的信息,而在中國,許多國際網站和社交媒體平台被屏蔽,信息傳播受限,人民根本不能批評政府和社會。
對中國互聯網監管的批評,是希望中國能夠放寬信息管控,給予公民更多的言論自由和信息獲取權。通過開放互聯網,促進信息透明和社會進步,使中國在全球信息時代中不落後於人。
再譬如,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大了反腐力度,打擊了一批腐敗官員。然而,反腐鬥爭也暴露出製度上的問題,比如權力過於集中、監督機製不完善等。
美國的反腐機製相對成熟,權力分立和獨立的司法體係提供了有效的監督和製衡。盡管美國也存在腐敗問題,但其製度設計使得腐敗行為更容易被發現和糾正。
對中國反腐措施的批評,是希望中國能夠進一步完善反腐製度,建立更透明和獨立的監督機製。通過製度上的改進,遏製腐敗現象的蔓延,促進政府的廉潔和高效。
批評一個國家,並不意味著對這個國家的敵視。相反,正是因為我們深愛著祖國,才會對其存在的問題感到關切,並希望通過批評和建議,推動其進步。批評中國而不是美國,是基於語言、媒介、個人情感和國家製度的多重考量。我們希望中國能夠不斷改進,成為一個更加開放、自由和繁榮的國家,這不僅是對祖國的期望,也是對全球和平與發展的貢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批評和聲音,將是推動中國不斷前進的重要力量。
出於仇恨的敵視與出於愛的關切截然不同,讀者一讀便知。無需掩飾,毫無意義。
1. “批評美國對我的主要讀者群體——中國人——的影響力極為有限。”
你的主要讀者是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他們難道隻對中國感興趣?對美國一點興趣沒有?假如你批評美國能夠幫助他們認識真正的美國,為什麽不呢?
2. “大部分美國人根本看不到也看不懂這些批評”。
你為什麽不去英文刊物發表文章呢?你可以宣揚中國的優點,同時也指出中國的缺點,可以幫美國人認識真正的中國啊。
3. “這些批評並不能有效地傳達給美國的決策者或公眾。”
嗬嗬,你確定你的文章就能“有效地傳達給--中國--的決策者或公眾”?這有點兒搞笑,因為中國的決策者不會看你的文章,中國的公眾更看不到你的文章。如果你認為可以,那你不如在英文媒體上發表你批評美國的文章,說不定“這些批評可以有效地傳達給--美國--的決策者或公眾。”
4. 第二段你說你“無能為力批評美國”,請問你在美國生活多久了?你離開中國又多久了?如果你的大半生都是生活在美國,又如何不了解美國呢?如果你後半生都不在中國,你又對現在的中國了解多少呢?中國的變化日新月異,你怎麽保證你了解的中國是現在的中國、不是你出國之前的中國呢?
5. 第三段:“批評美國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一部分,所有該批評的地方幾乎都被批評了”
確實如此,但是像你說的一樣,如果愛她,你也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不能說已經有人批評了,你就沒責任批評了。“橫插一腿去指手畫腳簡直就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這樣說純粹是逃避責任。
還有,美國挨的批評既然這麽多,那麽請問他改了嗎?看看現在的兩黨鬥爭、黑命貴、零元購、吸毒合法化、兩性廁所,我覺得不是沒改,而是越來越過火。這麽多批評,美國都沒改,那你對中國的批評又有什麽用?
6. “我們對中國的批評,源於一種深深的愛和希望。”
同意,我對於中國政府某些地方,也是深惡痛絕,但是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愛你的小孩,你會如何教育他?是不斷地打罵他呢?還是鼓勵加批評教育?中國改開以來,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難道一點兒值得鼓勵的地方都沒有?一味的批評責罵就是真的愛她嗎?
7.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的主張缺乏法律依據,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看來你對南海的曆史和現狀一竅不通,多花些時間看看資料吧。連你祖國的正當權益(而且是領土)都舍棄,也不知道你是怎麽愛她的。
8. “希望中國能夠遵守國際法,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
嗬嗬,你真逗,如果你對國際政治有一點兒了解的話,就知道哪個國家最遵守國際法,哪個國家最不遵守國際法,哪個國家最不希望區域和平與穩定,哪個國家開口必稱“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而哪個國家開口就是“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指出來了,希望你能夠客觀的看待你的祖國,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樣把自己的祖國天天稱為“醬缸國”來侮辱她。
如果你愛你的祖國,當然可以、而且有必要批評她。但是,當她被汙名化的時候、當她被不公正對待的時候、當一些分裂勢力圖謀不軌的時候、當她需要鼓勵和讚美的時候,請你挺身而出,發出正義的聲音。
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
批評。不能把差的變得更差,卻可以讓好的變得更好。好人在批評者的督促之下,隻會向好上進,求善、求美。
對幼童小孩的教育也許可以以鼓勵為主,對掌握萬民生計命運的政府權力,則必須嚴格監督批評。這所有現代文明國家公民的天然權利和義務,道理就是這麽簡單。
海華們雖然大多已經被強行剝奪了X國國籍和公民權利,但是在X國政府鐵腕遏殺本國國民言論自由的現實下,出於自然的感情,替故國的父老鄉親發生,有天然的合理性。其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X國喉舌們也鼓吹“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體內的海華更有跨海監督批評的責任和義務。
哈哈哈,小編看重的是文章的“質量”,而不是點擊量。
你可以去意見區發帖子,或者給”論壇管理“發私信,看看她們能否給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