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創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筆鄰
正文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找不到

(2024-07-22 01:13:25) 下一個

中國自吹自擂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結果卻陷入了遍天下都找不到一個朋友的窘局,這是為什麽?

 

近年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不斷上升,但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外交關係卻顯得愈發孤立。中國的外交困境不僅僅是簡單的地緣政治摩擦,而是由一係列複雜的曆史、政治、經濟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國的曆史包袱之一是其與周邊國家的複雜曆史關係。例如,中俄之間存在長達數世紀的邊界爭端,即使在現代,兩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也並不完全一致。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中印邊境衝突等曆史事件在周邊國家的集體記憶中仍然清晰,影響了這些鄰國對中國的信任。

 

中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與多個鄰國存在潛在的地緣政治衝突。與印度的邊境爭端、與越南的南海爭端以及與日本的東海爭端,使得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緊張。此外,中國在南海的擴張政策引發了東南亞國家的警惕和不滿,使得這些國家在外交上趨向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合作以對抗中國的影響力。

 

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崛起帶來了巨大影響力,但也伴隨著經濟霸權主義的指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被一些國家視為一種新型的經濟殖民主義,通過債務陷阱控製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和資源。這種策略引發了許多國家的不滿和警惕,尤其是那些發展中國家,他們擔心自身經濟主權和獨立性被侵蝕。

 

中國的經濟政策和貿易行為也引發了與主要經濟體的摩擦。美國、歐洲和其他發達國家指責中國在貿易中采取不公平競爭手段,包括盜竊知識產權、強製技術轉讓和補貼國有企業。這些指控導致了中美貿易戰及其他形式的經濟對抗,使得中國在全球經濟體係中的形象受損。

 

中國的政治體製是一個獨黨專政,而許多西方國家則堅持民主和自由的價值觀。這種體製上的根本差異導致了意識形態上的對立。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人權記錄、言論自由和法治缺乏信任,認為中國的政治體製對全球民主製度構成威脅。這種價值觀上的衝突加劇了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

 

中國的內政問題,如新疆的人權問題、香港的民主抗議以及對媒體和互聯網的嚴格控製,頻繁成為國際社會關注和批評的焦點。這些問題不僅在國內引發廣泛爭議,也在國際上損害了中國的形象,使得許多國家對中國的政治意圖和行為產生疑慮。

 

中國近年來加速推進軍事現代化,增強了其在東亞和南海地區的軍事存在。這種軍事擴張引發了周邊國家的安全擔憂。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紛紛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以應對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威脅。

 

中國的核武器發展和軍事戰略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擔憂。盡管中國宣稱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其不斷擴大的核武庫和先進的導彈技術使得鄰國和其他大國感到威脅,進一步加劇了地區和全球的戰略不穩定性。

 

中國近年來推行的戰狼外交策略,以其強硬和咄咄逼人的外交風格著稱。這種策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但在國際上卻引發了廣泛的反感和抵製。許多國家認為中國的外交政策缺乏靈活性和妥協精神,導致外交孤立。

 

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但其在這些組織中的行為卻常常引發爭議。許多國家指責中國通過經濟手段和政治壓力,影響國際組織的決策,損害多邊主義原則。這些行為進一步削弱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信任和合作意願。

 

譬如朝鮮。盡管朝鮮依賴中國的經濟援助,但兩國關係並不穩定。朝鮮對中國的外交幹涉和經濟控製感到不滿,而中國對朝鮮的核武器計劃和不可預測的行為感到擔憂。這種複雜的關係使得兩國之間的信任度較低。

 

中越兩國在南海問題上存在嚴重爭端,導致兩國關係緊張。盡管有著共同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背景,但曆史上的衝突和現實中的領土爭端使得兩國難以建立牢固的盟友關係。

 

中日兩國在東海問題上存在長期爭端,尤其是釣魚島(尖閣諸島)的主權問題。此外,曆史問題(如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的暴行)也使得兩國關係難以緩和。盡管兩國在經濟上有著密切的聯係,但政治和軍事上的對立仍然嚴重。

 

美國和歐洲國家對中國的崛起持警惕態度,特別是在科技和軍事領域。中美貿易戰、科技競爭以及人權問題上的對立,使得中國與這些西方國家的關係緊張。歐洲國家也逐漸認識到中國的威脅,開始采取措施限製中國在歐洲的影響力。

 

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孤立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種複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曆史遺留問題和地緣政治競爭,到經濟霸權主義和意識形態衝突,再到軍事擴張和外交策略,中國麵臨的挑戰和困境是多方麵的。

 

為了改善其國際關係,中國需要在多個方麵進行調整和改善。首先,中國需要更加靈活和務實的外交政策,減少強硬和對抗性的姿態。其次,中國需要在國際組織中遵循多邊主義原則,尊重其他國家的利益和意見。此外,中國需要在經濟政策上更加透明和公平,避免被指控為經濟霸淩。同時,中國還需要改善其人權記錄,減少內政問題的外溢效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想不開1 回複 悄悄話 西岸-影
不要看國家領導人的互訪,要看看老百姓的走向。如果打開國門,任由百姓出入,看看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就明白了。
回家抹點法克油洗洗睡吧。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如今的新聞不能看美國的媒體,都是嚴重腐敗的,台灣媒體去年揭露美國國務院花了50億美元專門訓練美國主流媒體如何抹黑中國,大概是顏色革命的成分。美國策動烏克蘭顏色革命暴動推翻親俄的民選政府時,副國務卿說花了20億美元,最終透露出是也是50億美元。
因此美國主流媒體都是被腐化了的,無論對中國相關的還是對加沙戰爭,有時候看到的妖魔化中國的節目已經是荒謬的程度,超出了常識。比如說中國的消防員從來不參與滅火,就是為了鏡頭前表演。去年重慶山火是世界知名,畢竟這是距離世界最大城市很近的野火,也是像加州山火那樣是上百英尺高的火焰,整個滅火過程堪比大型戰爭片。事後消防員撤離時重慶居民自發沿途歡送感謝,大量送禮物,美國媒體截取這些鏡頭說中國消防員就是用來表演的。
如今相對客觀的是半島電視台和印度英語國際台,和台灣的主流媒體(隻要不是與台灣有關)。油管上都有固定頻道。
中國如今是利用地緣經濟模式對抗美國的地緣政治模式,代表是一帶一路。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利用經濟共享模式,類似美國戰後的馬歇爾計劃。而地緣政治是利用軍事和戰爭,屬於殖民主義時代的產物。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如今在世界上美國逐漸失去朋友,中國獲得朋友,比如巴西最近決定參與一帶一路,巴西是南美大國,也屬於美國後院範疇,必然導致美國不滿,因此是國際上很大的事件。在美元為主的金融體係破產的階段,中俄主導的金磚銀行卻在擴容,迅速發展到四十幾個國家,甚至不得不拒絕一些國家的申請。全世界200個國家和地區,有120個是把中國作為第一貿易國,算算哪怕剩下的都把美國作為第一貿易國,還剩下幾個?把美國作為第一貿易國的國家基本就是加拿大和墨西哥。
一帶一路被台灣媒體形容為是開當鋪形式,你見過世界上哪個當鋪虧錢的?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我感覺你需要跟上世界新聞,去年中國在外交上遠遠超過美國,標誌是訪問中國的國家元首數量遠遠超過訪問美國的,尤其是世界大國元首爭相出訪中國,法國德國巴西等,幾乎每個月中國總統習近平都不得不接待來訪元首。
上一屆全球民主峰會,美國主持,是第二屆,結果出現70多個國家在會議上要求了解中國體製的現象,參與會議的國家數量總共隻有140個。
最近皮優在發達國家的一個民調,65%的發達國家的人認為美國的民主體製不再是世界的樣板。
預計到本世紀中葉,威權體製會成為世界主流,而中國是威權體製的代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