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之刃》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奎吾的作品之一,該小說發表後引發了讀者和媒體狂潮般的議論,媒體有“最具爭議的小說”之評論。所謂“最具爭議”內容就是男主長峰的行為是合理不合法,而警察的行為是合法不合理。另外就是對未成年少年刑事犯罪的懲罰議論。
《彷徨之刃》的小說在網上可以閱讀,同名電影已經有三個版本,日本版、韓國版和中國版。中國版的電影由著名演員王千源擔綱男一號。我很喜歡看王千源的表演,他的表演自然加奔放,沒有矯揉造作,尤其是他演的華子,《解救吾先生》中的綁匪,令我印象深刻,這裏不做這個話題的贅述。中國演藝圈裏有句行話叫“壞人易演,好人難做”意思是演壞人容易放開演,而好人角色的各種規矩甚多,演技難以發揮。在《彷徨之刃》中王千源扮演的是好人,很有興趣觀看王千源是如何演繹這位好人的角色。
該電影的情節一點不複雜,就是王千源為女兒複仇的故事,他女兒小芊被兩個未成年小混混輪奸後死亡然後被拋屍於小河中,警方立案後破案速度讓王千源十分不滿,於是他自己找凶手複仇。故事情節發展很順利,王千源很快找到了凶手,一人被他打死,一人逃離。警方又把王千源這個受害人轉為加害人欲實施逮捕。於是劇情的發展分成了三條線:一是警方要抓捕的對象,殺人嫌疑者小混混,二是王千源這個殺人嫌疑犯。三是王千源一方麵要逃避警方的追捕,另一方麵要尋找在逃的另一個凶手,故事線索形成了追捕“三角債”。
看到這裏我產生了一個疑問:電影廣告宣傳該片的風格是一部推理懸疑片,所謂推理影片應該是阿加莎的電影最符合推理的要素,就是在電影的最後由偵探層層剝繭,依據每一個細節進行推理然後來證實推理結果無可辯駁的正確。凶手以及殺人細節都是在故事的最後才大白於天下。觀眾在開始時一定處在雲裏霧裏不知所雲中,經過偵探的剖析才恍然大悟。但《彷徨之刃》似乎一點看不出推理的端倪,凶手幾乎是在沒有推理的情況下就出現了,幾乎不費吹灰之力,而且劇情也沒有反轉。劇情高潮點就是臨近劇終時,所有角色都回籠在一起,王千源找到了殺害女兒的凶手欲實施複仇,警察也趕到現場,警察的任務是兩個一起抓。高潮戲就是王千源拿槍對準凶手混混。此刻的王千源眼淚一把鼻涕一把地對著混混狂叫:畜生,畜生,是你殺死了我的女兒。(反複)
這裏有一個看點,也是一個懸疑,就是王千源會不會開槍殺死那個混混,開槍了,報仇了,解恨了,但有悖於法律原則,王千源無權剝奪他人的生命,但於情於理,觀眾非常樂見王千源一槍崩掉那個混混,給社會一個安寧。因為混混未成年,即便他殺了人也不會被處極刑,關幾年後出來還會危害社會穩定。
最後影片的處理是,傳來兩聲槍響,王千源倒地,混混臉部受傷。原來是警察開槍擊中王千源,子彈穿過王千源的身體擊中混混的臉部。最後混混得救後被判有期徒刑。
這裏我想著重聊聊王千源在最後一場戲中對角色和表演的處理。在銀幕上看見的王千源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表演他的憤怒和失去女兒悲愴和複仇的心態。這樣的表演處理,盡管符合中國人在複仇時的心理軌跡,中國觀眾也會在屏幕前呼叫“開槍、開槍,殺了這個混混。”當然王千源這樣的表演處理至少得到了導演的認可才能過這一條的拍攝。
如果換成歐美演員來演這場戲的話,歐美人絕不會演成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表演方式,一位西班牙演員對我說,如果是我演這場戲的話,我不會哭,不會用哭聲去煽情,而是用憤怒的眼神注視對手,這個眼神裏包含的台詞容量很大,導演必須給個眼神的特寫,然後的台詞是:“有遺言嗎?我一定轉告你的家屬。”然後是一槍崩掉混混,然後是把槍輕輕地放在地上,然後站起,舉起雙手向警方投降。這樣處理比較符合歐美人的審美價值取向。如果這場戲由高倉健來演,他會采用王千源的哭喊模式還是采用歐美眼神模式?我估計應該是歐美式。
這裏絲毫沒有貶低王千源的演技表現,這是在處理表演上的手法與表現,個人有個人理解和表達的權力。中國人在與遺體告別時通常使用嚎啕大哭的方式表達悲傷,常有這樣的場景出現:“我的 XXX啊,你就這樣走了嗎?你讓我一個人怎麽活啊?我的命好苦啊,下個月的房租誰來付啊!”號哭人還一定要撲在遺體上,用拳頭不斷拍打遺體。最後的結局是號哭人被家屬強行架著離開遺體。如不用號哭表現,就會被人視為,“沒有良心之人”,這是中國式悲傷表達。
而歐美人的處理不說沒有哭聲,還個個戴著墨鏡,連紅眼睛都要遮住。通常在與遺體告別這個規定情景中是一片闃寂。
當然演員在表演中可以放開演,也可以收斂演,這取決於導演和演員的風格。但我的欣賞趨向是在屏幕上的表演盡量收斂一點,因為屏幕過大,一個眨眼都會被放大一千倍,如果都采用放開演的話可能會對觀眾造成視覺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