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懷大笑

一個喜歡笑得人寫出的文字也會笑
正文

隨筆 講話

(2024-06-24 14:35:01) 下一個

                                “講 話”

講話是人和人溝通的重要手段,講話比看文字的溝通來得快,來得準。嬰兒就是從母親的講話中開始牙牙學語從而練就了自己的講話能力。

因此講話很重要,學會講話更重要。

但是在今天的社會裏有許多講話不重要,不但不重要,一聽就知道是廢話。講話人把話講完,問問聽話的人都搖搖頭茫然不知其講話內容,但是這個即便大家都知道是廢話的講話,非但改不了,而且講話人越來越多。

華人,從中國移民到了外國,吸的是外國空氣,住的是外國房子,吃的是外國食品,似乎樣樣都是外國貨了,但是華人的思維方式卻還是停留在中國式,中國樣之上。

講話這一習慣已經成為中為洋用。

本文指的講話並非一對一的人物交流,而是在人口較多的聚會上,甚至是大會上的講話。

用中國式思維理解,凡是能夠在眾多人口麵前講話者,非領導莫屬。因為是領導人物才有資格在眾人聚會上發表講話。

領導者,即有權有勢的象征,中國人民千萬年以來就是盼望自己有權有勢這一天的來到。在中國,盡管在盼望權勢的來到,但大多是奢望,甚至是絕望。能夠達到有權有勢地位者就像中六合彩一樣寥若晨星。好在大批中國人民移居到歐洲之後機會有了。而且講話的機會一天比一天多。如成立一個協會,取名叫同鄉會、聯誼會、商會,總會、分會等等,出錢當會長的人就要講話,必須講要。還有出資讚助某個活動,讚助者也必須講話,雷打不動,不講話不讚助。有的活動講話人數多達十幾人,有的組織者還邀請了當地人參加,也給予講話的最高待遇,一個活動講話時間要刨去一半甚至更多,有次筆者參加活動目睹眾人已經開始紛紛離開會場,台下還好幾個人在等待上台。

講話人自己非常明白,講什麽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在台上講話的形式。隻要講話人一上台講話,下麵親朋好友趕快拿出手機照相機拍照錄像接著轉發給群內、群外告慰天下:本人已經混到可以在台上講話的資格,離有權有勢距離已經不遠。

筆者曾經看見一位移居歐洲幾十年但一直沒有機會講話的老人家,為了能過一把“領導”癮不得不出錢組建一個什麽同鄉會,終於獲得了在眾人麵前講話的機會。成立大會上,老人家興奮至極,拿出講稿開口第一句就是:同誌們,當前全國形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我們全國人民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遺憾的是老人家當“領導”沒多久便與世長辭,估計是興奮過度的緣故,在其家屬的要求下讓我起草一份悼詞,並請我代家屬在追悼會上宣讀,我在悲壯的哀樂聲中這樣讀道:阿福會長的不幸逝世,是我黨,我軍和我國人民的重大損失,也是世界愛好和平反對霸權人民的重大損失,我黨我軍和我國人民從此失去了一位好同誌,好領導,好戰友,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接過阿福會長的接力棒,把未竟的世界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剛讀完死者家屬一下子圍住我,一位家屬含著熱淚對我說,您撰寫的悼詞太好了,100%地寫出了我們家屬想要說而沒有機會說的話。您正確無誤地評價了死者阿福的社會地位以及死者對當今社會乃至對世界革命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史實。另一位戴著啤酒瓶底眼鏡的家屬伸出雙手握住我深情地說:我代表黨和國家,代表國務院,代表中央軍委,代表全國人民向您表示感謝!您的悼詞寫得太好了!

上述文字內容盡管有虛構成分,但離實際情況、現實生活、社會史實也差個八九不離十,尤其是那些諸多的“代表”。

應該正視、應該警惕的是,許多既不是正兒八經的官方領導,也沒有像座山雕那樣一言九鼎生威的人,更遑論有權有勢,卻總要貌似領導一樣上台講一堆廢話的現象還在蔓延,還在作祟,還在不少人的心中視為光宗耀祖的行為。

這個奇葩思維何時能結束?何時能讓自封當領導的人感悟到講廢話可恥、可惡、可恨,把講廢話的時間省出來,做點好事才重要。何時能讓“領導”們徹底整個明白,上台講一次話不等於就有權、有勢,上台講過廢話

的人離權和勢還差十萬八千裏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