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去了一趟佛羅裏達州的麥阿密,離的不遠卻沒有去過。這次之所以走到那裏是因為本打算體驗一下短程遊輪同時看看邁阿密,但是因為一些原因隻能重新安排遊輪日期,也好,反正一直想去邁阿密看看。
記得以前係裏的一位黑人秘書每年等不及放假去麥阿密,特別喜歡那裏。而另一個女朋友則說去那裏要小心,似乎那裏有安全的問題,所以一直有邁阿密不安全的感覺。這次去覺得沒啥事,挺安全的。據說現在的安全是因為後來的邁阿密的古巴裔市長將城市治理的不錯,使得那裏的治安狀況比以前要好。坐Uber去溫伍德 Wynwood 的時候,司機就說那個區以前可不好,沒有人去那裏,但是現在沒問題。隻是沒想到邁阿密這裏說西班牙語如此普遍,好像司機個個說西班牙語,很多是古巴人,年齡偏大,但仍然工作。女兒從中學開始學西班牙語,大學也一直在學,並且去過智利做誌願者,所以日常對話沒有問題。和司機用西班牙語聊天,他們很高興也有點驚訝。一位司機對當地很熟悉,一邊開車一邊告訴我們路過的是什麽地方,一定要去南沙灘看看,還給我們推薦了幾家當地人愛去的歺館。邁阿密人口中古巴人占了1/3,怎麽會有這麽多古巴人呢,地理位置靠近是一個原因,但更和曆史背景有關。從網上得知自從1959年古巴革命戰爭勝利後,美國一直製裁古巴,試圖推翻古巴政權,建立親美政權,鼓勵古巴人逃出古巴,為持不同政見者提供政治避護。僅1965年,就有100,000古巴人通過各種途徑從哈瓦那來到邁阿密。1966年美國政府《古巴情況法》規定,任何自1959年後到達美國且在美國居住滿一年的古巴移民,可以獲得永久居住權。而在1980年,卡斯特羅為了報複美國製裁,放開對港口的控製,清空古巴國內的監獄,使得15萬各類囚犯、精神病人、流氓無產者偷渡到了邁阿密,這是著名的馬列爾偷渡事件。 這些流氓無產者,刑事罪犯和精神病人的湧入,造成邁阿密的犯罪率驟然增加,邁阿密成為了毒品轉運中心。黑幫橫行,毒品走私猖獗。住在邁阿密的白人開始搬出,逃離邁阿密。然而毒品產業給邁阿密帶來了資金沉澱,黑錢又很快地投入到了當地經濟中而洗白。五星級酒店、高級公寓、繁華的夜總會以及其它的繁榮景象出現在城市中。艾瑪,邁阿密竟是在這樣的人文環境下發展起來的。
第一天中午去了小 哈瓦那區 Little Havana,不用說這裏是古巴文化的縮影,其形成也和1959年大批古巴人的流入有關。這裏有很多古巴餐廳,遊客們都會來這裏吃古巴三明治 Sanguiches ,電影《落魄大廚》裏那位被老板炒了魷魚的
大廚帶著10歲的兒子和一位助理廚師開著一輛餐飲車將古巴三明治從邁阿密賣到美國的大江南北,深受老百姓喜愛。
這是一家三明治店,店家推薦的兩款popular三明治, 第一個是Sanquich Cubano: 豬肉 火腿肉 瑞士奶酪 加酸黃瓜和芥母醬。第二個是 Pan Con Bistec: 薄片牛排肉,Fontina奶酪 加一層 炸土豆絲和Mojo 紅醬。這個醬有點辛辣。
沿著小哈瓦那區的
主要街道可以看到一些製作雪茄的店鋪,古巴雪茄似乎是高品質雪茄的代名詞,得益於古巴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的煙草及幾百年來形成的製作工藝。店員介紹說好的雪茄多為手製的,雪茄的強度又有輕中重之類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強度。雪茄和煙卷的不同在於雪茄是由整張煙葉卷製而成,而煙卷則是由碎煙葉做成的。難怪
每一隻雪茄都做的十分精致。不知道雪茄是不是老百姓的日常用品,似乎與名人關係更為密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英國首相丘吉爾手裏夾著雪茄或嘴裏叼著雪茄加上V字手式的各種照片,尤其是在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二戰期間,丘吉爾很少睡覺,一支接一支的抽雪茄提神。丘吉爾一生酷愛味道濃烈強勁有力的的哈瓦那雪茄,而哈瓦那雪茄中的著名品牌 ”丘吉爾“ 就是當年專為丘吉爾設計的大號雪茄。
多米諾公園也是這裏的一個打卡點,公園的大鐵門上寫著“ Domino Park”,但它的官方名稱是Maximo Gomez Park, 為紀念古巴革命領袖馬西莫.哥梅茲。公園裏每天聚集很多古巴老人,他們仍然保留玩古巴多米諾骨牌的習慣,遠看還有點像麻將呢。老人們在一起玩的認真,和諧,是他們社交,鍛煉大腦的好地方。沿著街道也能看到一些彩繪和塗鴉,一家麥當勞的外部裝飾可能是看過的最有色彩的麥當勞。街邊酒吧和餐館不時飄出富有節奏感的古巴音樂,更增添了這裏的古巴風情。
下午晚些時候去了溫伍德街區,這裏有充滿活力的街頭藝術,色彩濃鬱的牆壁畫,是個藝術社區。但是以前是個廢棄的工業區,治安很差,所以Uber 司機說沒人來這裏。經過改造,廢棄的廠房,倉庫變成畫廊,展覽館和餐廳。牆壁上增添了各種彩繪塗鴉,尤其以溫伍德牆 Wynwood Walls 聞名,溫伍德牆是一個戶外壁畫博物館,吸引了眾多藝術家的參與和
前來打卡的
遊客們。因為過來的有點晚,隻是進去看了一下介紹,主要在街區轉了轉,已能感受到這裏的藝術氣氛。順路去了個甜甜圈咖啡店 Salty Donut,品嚐口味新穎的甜甜圈。有提拉米蘇,潘石榴,特斯萊切等不同味道供選擇。服務員小姐姐熱情周到,推薦了兩種受歡迎的甜甜圈, 奶酪潘石榴和
提拉米蘇。
在離開之前,服務員小姐姐又送來兩個甜甜圈,而且裝在盒子裏,看我們一臉的不解,便說這是送的。本來是嚐嚐風味就好,多吃無益。但是好像其他顧客也都得到一份,猜想是店裏每日清空當日的食品。
回旅館的途中逛了一下 Brickell 的商業區,
這裏很是繁華,高檔商品店,飯店比比皆是,一派大都市的景象。有趣的是路上經常看到一款送貨的“小哥”,隻是它們是長的特別可愛的小機器人兒,從上到下都打著愛心。看到前麵有人,便禮貌的停下腳步,禮讓三分,待行人離開後再繼續前進,不達目的不罷休。
從旅館的雜誌上看到維斯蓋亞莊園 Villa Vizcaya, 覺得是個很值得打卡的地方,第二天便去參觀。從大門進入後,有一段綠樹參天的林蔭小道,小道兩旁有一些殘破的雕塑,說明他們在此已經有些年頭了。維斯蓋亞莊園有一百多年的曆史,是這裏的曆史性地標,莊園以其華麗的歐洲風格建築和花園而聞名。莊園主是來自芝加哥的商人詹姆斯迪林,維斯蓋亞是他的冬季避寒莊園,建於1916年。盡管單身一人,商人仍然傾注大量心血和他的設計師一起去歐洲尋找最好的家俱,古董和繪畫等各種裝飾品,包括一些中國古董,力求完整展現這個具有70多個房間的豪華住宅,非常複古風。特別喜歡莊園的中央大廳,像一個高大的室內花園,上有玻璃頂棚,四周布滿綠植和蘭花,幾套白色圓桌椅置於周圍,陽光明媚,為莊園增添了很大的回旋空間。莊園有個占地10數英畝的室外花園,主花園正對著莊園,主要是修剪整齊的低矮灌木組成的美麗圖案,綠意盎然。花園分成不同的區域,還有一個蘭花園。各種樹木,雕塑及噴泉,處處是景。看見很多女孩穿著漂亮衣服在家人的陪同下在花園裏拍照,原來這是拉美移民的傳統,慶祝女孩15歲的成年禮。莊園臨水而建別具魅力,麵朝蔚藍色的比斯卡灣,
前麵非常開闊,
站在莊園的台階上望向海灣令人心曠神怡,好一個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對著台階的海水中有一個石雕駁船,像一座大雕塑。左側有一個棕紅色拱橋,右側是一個淡綠色的鏤空圓頂茶室,整體看上去和諧對稱,
豪華
大氣。
詹姆斯迪林將莊園建造的如此豪華,但也僅僅在此度過從1916到1925年的冬天。詹姆斯離開後,莊園留給他的侄女和侄子,後又交給當地政府(Miami-Dade County).
參觀完維斯蓋亞莊園後,又沿著比斯坎灣轉了一會Coconut Grove 區便去了南沙灘South Beach ,邁阿密最富有度假氣息的地方,亞熱帶的氣候,碧綠的海水伴著長長的白色沙灘,一派海岸風光。人們在水裏遊泳,在沙灘上曬太陽。這次沒有時間在那裏躺平,隻能領略一下南沙灘風光。兩年前
兒子
來邁阿密參加同學的Party,幾個男生就是在
南沙灘
遊泳,玩球,一起吃飯,盡灑青春的快樂。沿著沙灘從林肯路走到魯姆斯公園便去逛和沙灘並行的海洋大道,立刻又被這條街充滿活力的氣氛所感染。在
裝飾藝術建築區(Art Deco District)可以看到一些
富有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
小巧玲瓏。
有趣的裝飾元素(圓形窗,豎版的建築物名稱等)加上色彩,這是流行於20年代和30年代早期的一種建築風格。
臨街一棟一棟風格各異的
旅館和充滿遊客的飯店,來來往往身著休閑的遊客,音樂聲,食客的談笑聲,令人很想融入其中。除了海洋大道又在鄰近的幾條街隨意穿梭了一陣,這些街道都很迷人,不經意間總能看到一些好玩的地方。天氣很熱,便在一個尚未開門的餐館前坐下休息,環境舒適,旁邊有幾棵椰樹,樹上有兩隻綠色小鸚鵡嘰嘰喳喳,很是可愛。大概是因為熱,想起要喝杯珍珠奶茶來了,查了一下,附近還真有一家奶茶店,趕緊去買,冰鎮烏龍奶茶爽口又爽心。南沙灘果然是一個非常迷人的度假之地,逸樂,休閑,逛街,美食美景,應有盡有。
幾個女孩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為邁阿密旅遊做宣傳。
晚上又回到小哈瓦那品嚐古巴風味,去了Uber 司機推薦的凡爾賽餐廳 (Versailles Restaurant ), 一家標誌性的古巴餐廳。餐廳很大,很華麗。這個餐廳在電影《落魄大廚》裏也有出境,喜歡創新卻不招老板待見,最後被炒魷魚的加州大廚為了陪兒子度假跟隨前妻來到了邁阿密,和家人一起在凡爾賽餐廳享用古巴飲食。大廚覺得古巴飲食美味又接地氣,有一個鏡頭是一盤燉木薯
。這道配菜主食太好吃了,有土豆的軟和麵,又有 木薯的糯,很是美味。品嚐了三種味道的餡餅拚盤
Empanadas 配香菜蘸汁
,
紅酒燴牛尾,
西紅柿魚片和蝦,古巴風味烤豬肉及番石榴酥。覺得古巴飯還是比較適合中國胃,肉燉的軟爛很有味道。餐廳的外賣咖啡店可以買古巴烘培,晚上仍然有當地人來這裏點強勁的古巴咖啡。
比斯坎灣為邁阿密提供了美麗的海灣景色,最後一天到市中心的海灣市場 走了一圈,那裏滿是商店,飯店和小吃店,很是熱鬧。沿著水邊,有很多渡船可以出遊。繞過市場一直走到比較安靜的莫裏斯費雷公園,這裏有個佩雷斯現代美術館。美術館附近有一個貓狗雕塑步道園,裏麵有不同種類的貓狗
雕塑,顏色鮮豔,形態各異,出自當地不同社區的藝術家之手。貓狗雕塑園意在慶祝人與寵物的和諧相處並提醒人們保護動物的意識。
美術館沒有開門,隻能欣賞外景,但是難得的清靜。美術館外麵的設計也很現代,門前有一個很大的空間,是個有頂棚的大平台,麵向海灣。
兩排
木質桌椅置於其中,非常舒適的休息區。
從頂棚上下垂一些高高低低的柱子,柱子上有綠色植物,被喻為空中花園。台平的一側安裝了一些網狀金屬秋千,更增加一層現代感。坐在
秋千
上悠蕩望向遠方的比斯坎灣,可以看到停在海灣裏的郵輪。灣區好像有很多高檔公寓,是個不錯的住宅區。在臨水的一家
海鮮餐館 吃了一頓海鮮,石頭蟹和魚都非常新鮮美味,但是餐館的金槍魚沙拉尤其好吃,新鮮爽口。在邁阿密吃海鮮真是得天獨厚。
能感覺到麥阿密還在建設中,到處起高樓,尤其是住宅樓. 很多海景公寓。要不是怕有台風,住在這海濱城市應該是很爽的。一位古巴司機住在這裏很多年,到是一點也不怕台風,說風來的時候,鎖上門出去幾天就沒事了,看來他應對的挺好。
三天對邁阿密風情的初步體驗明白了為什麽當初的秘書每年都吵吵去邁阿密,這裏氣候宜人,飛行距離也不遠,有美食美景,真是一個渡假聖地,後悔沒早點來。不過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以後可以多來幾次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