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呎槍

人的精神並不在於其行動的規範,而在於其心靈的廣闊
正文

旅行隨筆連載《非洲之旅第二站:聞名遐邇的桑布魯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2024-05-24 07:41:26) 下一個

                     聞名遐邇的桑布魯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五星

 

平生第一次住大帳篷

 

桑布魯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是野生動物攝影師心目中的三大夢想之地”之一。從長頸鹿莊園到肯尼亞桑布魯國家保護區(Samburu National Reserve),我們乘坐的是肯尼亞航空公司的12座小飛機。大約一小時十五分鍾後,我們來到了桑布魯水牛機場(Samburu Buffalo Airstrip)。說是機場其實除了兩座矮小簡陋的建築外,隻有一條跑道。一下飛機,就被導遊和向導熱情地迎上來握手並介紹他們自己。寒暄幾句後他們拿上我們的行李上了一輛敞開式的越野吉普車。

 

在車上我們問離住地要開多久,答:大約一個半小時。這一路都是非常顛簸的石子路,導遊開玩笑地說那是非洲式的按摩。酒店的路上途徑桑布魯國家保護區,一路上我們也順路看了些小型的野生動物。

 

到了座落在山頭的薩薩布營(Sasaab Camp),就有營地員工笑盈盈地遞上兩條擦手毛巾和檸檬薑水給我們。一位短發的操英國口音的女人接待了我們。介紹她是該營地的經理,營地的設施和注意事項等,還和我們聊了一會天,問我們是從哪裏來等等。最後請我們在平板電腦上辦理了入住手續。印象最深的是囑咐我們天黑的時候不可擅自出入帳篷,一定要有營地人員護送。白天想出去散步的話也要知會營地找人護送。因為營地不設圍牆,野生動物可隨意出沒。

 

終於,經理指著身邊一位黑人員工介紹說:他叫莫塞斯,是你們的管家,你們在這住的期間負責你們的有關事宜。現在他會帶你們去你們住的帳篷。

 

跟著莫塞斯從營地大廳下了兩個長台階,走上了一段崎嶇不平的石頭小道,正值中午酷暑,豔陽高照,路邊的多肉植物和灌木都顯得無精打采,幾分鍾的小路感覺很漫長。來到帳篷門前,莫塞斯拉開了左中右三道拉鏈,就打開了帳篷的門。給我們介紹了帳篷內設施的使用事項。其中他提到:你們不想被打擾的時候,門前角落的長矛要插在門正中,你們出門的時候把長矛放回角落,以便工作人員整理房間。我們提倡節約用水,洗澡時熱水要大約一分鍾才到,請用水桶接好冷水,我們可以用桶中的水澆花和清洗房間。

 

平生第一次住這種野外大帳篷,倒覺得很好玩。帳篷裏除了沒有電視,Wi-Fi, 風扇,寫字台,咖啡台,沙發,石灰砌的衣櫥,保險箱等倒一應俱全,帳篷前麵有一個大陽台和兩張躺椅,從這裏可以俯瞰前麵的河流,平原和遠處的群山,麵對帳篷的左側麵是廁所,淋浴和洗手池,右側邊是一個冷水池(plunge pool 天氣太熱的時候可以跳進去降溫),但是由於水太涼,幾乎無人使用,反倒成了小動物們尤其是犬羚乘涼喝水的地方。這些小巧玲瓏的野生犬羚滿營地都是,人們戲稱它們是遊客們的寵物。

 

安頓好後走回營地大廳吃過午餐,想躺下睡個午覺,剛迷糊兩分鍾,就聽到耳邊小蚊子嗡嗡叫。把蚊帳放下,開了風扇從蚊帳外麵吹,還是覺得熱得睡不著。感覺像回到了大學時代廣州的學生宿舍。好在晚上氣溫涼了下來,把帳篷門的拉鏈拉上,算是關好了門。睡到半夜就被帳篷旁邊悉悉索索的動靜吵醒。聽著像是四腳動物的動靜,不由自主地納悶:這帳篷就一層布那麽薄,大部分地方為了通風考慮,隻是一層網布而已,那肉食動物嗅覺那麽靈敏,聞到人味後那利爪一劃拉帳篷還不破?但又一想,這營地天天接待遊客,如果不安全他們也不會讓我們住的。這第一宿伴隨著野生動物們的啼鳴聲,腳步聲,睡睡醒醒地迎來了非洲大平原遊獵的第一個早晨!

 

象群,長頸鹿群,豹子,獅子,我的天呀!

 

管家莫塞斯一早5:30就端著咖啡,熱水和幾塊曲奇餅來到我們帳篷提供叫醒服務,他周到地離著帳篷十幾步遠就用早上好提示他的來到。等我們準備好了後 6點他又過來接我們到營地門口。我們的導遊,向導和越野吉普車已經在那等候了。

 

早晨的空氣清新涼爽,我那天特別想看的是大象!車開進自然保護區,一路上看到不少大象的足跡和糞便,唯獨沒有大象的倩影。正有點沮喪,導遊說:看到沒有,這些糞便很新鮮,腳印也很新,一定是今早的!話音剛落,隻見灌木後麵悠悠然地走出一隻巨型大像,我們的車停了下來,大象徑直朝著車的方向走來,好像車根本不存在的樣子。走到車前,繞著車頭過了車道。不一會兒功夫,一群大象和小象也晃晃悠悠地朝我們的方向走來,一邊悠然地在我們身邊吃著灌木,一邊跨過車道。最難得的是看到幾隻象寶寶,它們才丁點大。身高還不及媽媽的腿長。正好躲在媽媽的身下亦步亦趨。有一隻小象很調皮,從象媽媽的保護下跑出了,不斷地衝向並用長鼻子去拱一個堆得很高的白蟻窩,隻見不一會就一溜煙地跑開了,估計是被白蟻們狠狠地圍攻了一下。

 

這邊還沒從見到大象的興奮中回過味來,車子一轉彎,一隻高大上的長頸鹿闖入了我們的眼簾。它就站在路邊,伸著長長的脖子悠然自在地吃灌木頂上嫩葉子,一點也沒有躲避我們的意思。正一邊拍照一邊欣賞著這隻長頸鹿吃早餐,灌木叢中又陸續地走出了約六,七隻長頸鹿。這幾隻長頸鹿比較害羞,見到我們就匆匆一蹬一蹬地走到離我們距離較遠的一片灌木叢中了。

 

天邊忽然飄過了一片雲,帶來了一陣雨。隻見象寶寶都躲到媽媽的肚子下躲雨。導遊從車裏的對講機裏聽說,保護區某處有人看到了獵豹,問我們要不要開過去看。我馬上說:好啊,我很想看獵豹。大約5分鍾的光景,我們就趕到了獵豹活動的地點,驚喜地發現不隻看見獵豹,還看見獵豹和三隻獵豹寶寶在分享一頓美味早餐~一隻剛捕獲不久的小羚羊。那時是早上8:49分。隻見一隻小得像隻貓的獵豹寶寶正在津津有味地啃著羚羊,修長高挑的豹媽媽不斷的巡視周圍,確保環境安全。有兩隻小獵豹大概已經吃飽了,輪番衝著豹媽媽跳撲過去,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和隨後一陣舔吻。一幅溫馨的獵豹小家庭生活場景展現眼前......

 

看過獵豹後又馬不停蹄地去看獅子,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不是關在籠子裏的獅子!當一隻母獅徑直朝我們走過來的時候,坐在完全敞開式吉普裏的我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還好,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把發生的一些拍下來,反倒沒有太感到害怕,再加上看到天天幹這行的導遊淡定沉著,邊看邊解釋,更是給我吃了定心丸。獅子走到我們吉普車跟前,把我們當空氣一邊,繞著我們的吉普車前麵走到路的另一邊......

 

野外早餐,馬賽向導寇比歐(Kopiro)和馬賽村落

 

大約早上9點半的樣子,導遊說:我們找個地方吃早餐好嗎?我們說:好啊!車子把我們帶到風景秀麗的河畔,導遊說:這裏很安全,我們就在這裏吃早餐!導遊先下車到附近的灌木叢中巡視一番,確保安全後回到車前,熟練地從車後備箱取出折疊桌子和椅子。寇比歐則從車旁拉出一個天然氣爐灶,為我們做了煎蛋,培根和薄煎餅之類的西式早餐。第一次坐越野吉普,不知道原來裝備還這麽齊全。鋪了台布的長台子上放滿了裝著食物的盤子碟子,在野獸出沒的野外,這種名副其實的野餐倒顯得格外浪漫。

 

向導寇比歐做的早餐味道還真不錯。他是馬賽人,穿戴著傳統色彩鮮豔的馬賽服裝和首飾。他的工作是主要是觀察哪裏有動物以及認路。他從小在那裏長大,熟悉那一帶所有的小道和地形。他話很少,隻聽到他在看到動物的時候會喊出動物的名字並指出方向,並時時給邊開車邊解說的導遊指路。

 

在空閑的時間裏,導遊給我們介紹寇比歐的情況。寇比歐從小在那一帶的自然保護區長大。根據馬賽人的傳統,男孩從12歲到25歲期間屬於少年勇士,他們會被趕出家門到外麵牧羊和狩獵(難怪他那麽熟悉那一帶的每條山路)。少年勇士有專門的服飾來表明他們的身份:色彩斑瀾的珠編項鏈,手鐲,腰帶,藍色短上裝配紅色長束卡。有趣的是導遊告訴我們寇比歐已過了少年勇士年齡,但帳篷營地的經理覺得他穿上少年勇士的服裝更有特色,這身過氣了的少年勇士服就成了寇比歐的工作服了。

 

導遊還介紹說,馬賽人的日常飲食是血,牛奶和牛羊肉。因此寇比歐本來是不吃雞蛋的,但給遊客做煎蛋早餐時間長了,他也慢慢地吃起雞蛋來,並且喜歡吃了。按照馬賽人的傳統,他們不喝水,隻喝奶和血,但我觀察寇比歐,他不但喝水,還喜歡喝可樂等現代飲料!大概他在營地工作時間長了,適應了現代生活。

 

據說經曆了少年勇士的磨練後,他們會回到部落,接受成人儀式後就可以結婚成立家庭了。傳統的成人儀式上少年勇士們要以殺死一頭牛來顯示他們彪悍的男子氣。有些部落還要進行割禮。

 

馬賽的男人可以娶多個妻子。每娶一個妻子,妻子會用樹枝和泥巴蓋一間小屋。我們參觀附近的一個馬賽村落時就見到這樣的小屋。小屋很矮,進去必須貓著腰,我用手機電筒看到一進門是客廳和廚房,一邊是成人的炕,一步之遙的對麵是孩子睡的炕。炕上隻鋪了一兩張獸皮。沒有任何家具,隻有幾個鍋碗瓢盆。唯一的亮光來自廚房的又可取暖又可煮東西的火堆。看到煙霧繚繞的火堆時伊恩恍然大悟地說:難怪他們的眼睛都是紅的,原來都是在小屋裏熏出來的。

 

這樣簡陋的小屋其實也適合遊牧人的生活,他們可以隨時拆隨時建。據說一個女人可以用一兩天的時間就搭起一座小屋。我問過一個受過教育的馬賽男人:妻子們會不會互相嫉妒?他答:不會!第一個妻子往往會對丈夫說,我照看家務太忙了,我需要你再娶一個妻子幫我的忙!更逗的是,據說丈夫哪天想在哪個老婆的小屋過夜,會把一隻長矛插在那個小屋前。這不是和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裏的掛燈籠同出一轍嗎?驚歎雖然地域文化的差異迥異,人性的很多方麵卻是相通的啊!哈哈哈

 

這裏特別要提一下馬賽村落裏的兒童。他們真的是非常可愛,個別還會說英文,問我從哪來,叫什麽名字。他們還會玩手機!當我給他們看我拍的幾張照片時,他們看到照片裏的自己都樂哈哈。還用手指翻屏想看更多。

 

據說肯尼亞政府非常重視教育。多年前派專人到每個村落勸家長們起碼讓他們其中一個孩子上學。剛開始時是免費的。家長們迫於無奈,通常會挑孩子中最不中用的一個去上學。若幹年後,那個受過教育的孩子往往找到好工作,成了經濟上對家裏貢獻最大的孩子。

 

看到教育帶來的好處後,現在馬賽人都很願意送孩子上學了。據說目前基礎教育不再免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