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周六(5/11)一早,打開微信,一大堆發自各地同學親友的照片深深震撼了我。一張張炫酷無比的北極光照片竟然是在自家門前屋後用手機拍攝……頓時感覺自己錯過了一個億。
科學家這樣解釋北極光現象的形成原理:地球磁層和太陽釋放出高能帶電粒子流——也即人們常說的太陽風——受到地球磁場的吸引進入大氣層,與高層大氣中的原子碰撞從而造成發光現象。
從科學角度看,極光是一種放電現象。太陽風的等離子體進入地球大氣層,與分子、原子碰撞之際釋放出能量,而能量釋放的過程即伴隨著光芒。其頻率與周期與太空中的太陽活動密切相關,例如在太陽黑子周期達到高峰時,就常常發生大型磁暴(即太陽風強力擾動地球磁場的現象),從而造就超高強度的極光。
北極光之所以叫“北極光”,是因為它發生在北半球的高緯地帶,即北緯60度以上的地帶。南半球高緯地帶爆發的極光,則被稱作南極光。發生磁暴時,極光帶會延伸到緯度更低的地區,今年太陽黑子活躍,不斷發生大磁暴。使得低緯度地區也看到絢麗的極光。
幾個月前,我在英國東南部小島的朋友就發過她在海邊拍下的極光。這次她的照片更是令人驚豔,天空絢爛的黃綠色夾雜著粉紫,沙灘上五彩的小木屋遙相呼應……
住在密西根的老同學青青草發來的照片,遠處大橋的光汙染居然完全沒有影響到天上的極光。還有來自北加州灣區,奧克蘭和西雅圖……羨慕嫉妒,隻有恨自己錯過了如此的精彩。
觀看極光一直也在我的旅行計劃之中,冰島,阿拉斯加都是極佳的地點,這次正如青青草所言“送到家門口的福利”,豈能輕易放棄。
我相信地磁暴不可能馬上消失,立即上網查詢。周五晚上由於雲層厚,我們印州一帶,包括北邊的芝加哥都沒有很好地看到極光,當地報紙介紹,周六周日10pm-2am,還有機會看到極光,且天高雲淡……
為了保證夜間蹲守,八點就上床睡覺,不知為什麽我認定午夜會發生極光,特地把鬧鍾上到十一半。生物鍾當然讓我無法立即進入夢鄉,就在網上查查看極光的秘籍……不知何時入睡,一覺醒來,鬧鍾未響,一看居然僅提前2分鍾,悄然起身離開臥室,徑直走上陽台。
夜空晴朗,群星璀璨,由於房屋周圍還有一些路燈,加上樹木繁茂,也許不是最好的觀測點,但我也不想一個人開車出去,附近也實在想不出有什麽開闊地方。就對著北方的天空看,不見任何亮色,用手機夜間攝影模式拍了幾張,因為網上介紹,如果看不見極光,先用智能手機對著天空拍照,然後在照片上辨認,又照片引導著看……低頭看看照片,的確有一抹淡紫紅色的色塊,從左上至右下,貫穿整張照片,其邊緣略顯藍綠色,可是對著鏡頭指向的天空,看不出有什麽異常……
夜漸深,天漸涼,周圍的鄰裏安安靜靜,我先回到室內,決定過一會再出去觀測。坐在計算機前查查,也沒有別人發上的照片。那就看看文學城裏的美文吧。半小時後再次出去查看照相……就這 樣重複多次直到淩晨兩點鍾,時間也超過了預報,夜深人靜,草地泛起的露水打濕了鞋子,困意陣陣襲來,我決定放棄蹲守,回屋睡覺
周日早上起床後細看拍的一係列照片,顯然粉紫色條隨時間流逝,慢慢淡去。也許極光出現在十一點之前?又在網上查找,周日晚上的預報同前10pm-2am。豁出去周日晚上再蹲守,不過是晚點睡覺,從十點起,每半小時出去看一次天空,開始一彎新月當空,漸漸月亮移出,極光依舊沒有出現……仔細看天空照片,顏色不再出現。帶著失望回去睡覺。
後來看到加州表妹的朋友圈,她也錯過周五灣區的極光,周六開始到山上蹲守,支著三角架,照了好多照片,挑出來兩張,不也就隻是有淺紫紅色的色條嘛。看來磁暴強度不夠大,不足以出現肉眼可見的極光。我周圍的美國朋友們也沒有人有幸看到這次極光。但是大家的關注度挺高,正像Many所說,自從在家門口看了日全蝕,以為可以坐等各種奇特的天文現象。 然而老天爺送到家門口的,隻是可遇不可求的福利。
老公受我的影響,也在網上查找極光信息,他讀到”今年11月到25年3月,在美國全境有機會看到極光。”
各位在家門口看到極光的小夥伴,給點建議唄。
我不懷疑,此生一定會遇見極光,在阿拉斯加,在北歐,還是家門口呢?極光,你等我!
再post一次,看極光有大致三個要素,第一,太陽活動劇烈導致地球產生相對強烈的極光,就是所謂kp值很高,這個可以通過政府的官方數據網站的預測獲得。
第二,極光發生的地點,畢竟極光並不是均勻圍繞兩極發生的,有些地方很容易看到,可能每天都不同,但覆蓋的範圍其實很大。這個數據可以通過同一個網站獲得。
第三,天氣需要晴朗,不能有雲層,這可以通過當地的天氣預報獲得,尋找與極光發生時間吻合的雲層條件。
第一第二的網站,
https://www.swpc.noaa.gov/products/aurora-30-minute-forecast
看到極光確實有一種很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