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著名畫家梵高:
上個周末去了梵高博物館進行了參觀。走到裏麵首先看到的是梵高生活軌跡的時間表。梵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蘭南部,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巴黎過世。梵高著名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等繪畫,躋身於世界名作前列。
文森. 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對20世紀藝術特別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幾年前,曾經讀過幾篇介紹梵高《向日葵》及《星夜》繪畫的文章,對自己來說,可謂是浮皮潦草,隻能稱為是瀏覽而已。來到了梵高畫作的展覽館,這裏不僅有繪畫和文字的詳細介紹,而且還有大屏幕動畫般的展示,所以對梵高這位畫家以及取得的成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在一側的畫展中,看到了梵高畫《向日葵》的係列。他從兩棵向日葵,五棵,十二棵等,最後畫出了十五棵的向日葵。色彩不同,姿態有別。覺得反映了畫家向往光明的內心。
很可惜的是,梵高被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疾病所折磨,另外還有生活上的貧困,最後畫家自殺別世,他隻活了37歲。(不過據網上信息還有另一說法,梵高是被他人誤殺不治而過世的)。
他的生命很短暫,猶如一簇美麗的煙花綻放在人間。可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卻給世人留下了二千多幅有價值的繪畫。而且他的作品鼓舞了很多的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畏艱難而勇敢的跋涉。
梵高出身於牧師家庭,曾經有過不同工作的經曆。畫家的生涯直到27歲時才開始,在他離世的十年間,他不停的繪畫,總共創作了約2100幅畫作,早期隻以灰暗色進行創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畫風,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風格,尤其是梵高待在法國阿爾勒的那段時間,在藝術的發展上逐漸走向成熟。
梵高的弟弟提奧一直提供梵高的經濟援助,提奧是一個畫商,他崇拜哥哥梵高百折不撓的精神,讚賞梵高在藝術上所表現出的對美的執著和真誠。令人惋惜的是,梵高去世的六個月之後,提奧也跟著過世了。
我和先生徜徉在博物館裏,時而站在梵高的繪畫前麵仔細的觀賞,時而坐在長凳上觀看《星夜》以及不同花卉畫作的視頻,在音樂和解說中去體會梵高的畫作之美。盡管我們在博物館裏觀賞了幾個小時, 由於對繪畫藝術知識方麵的貧乏,所以覺得理解的很淺薄。
梵高的畫好在哪裏?帶著好奇之心上網查詢了有關梵高藝術創作的信息:
“梵高擅長處理相近顏色的變化,通過冷暖,明度,純度的變化展現高級的配色技巧。他巧妙地運用互補色,如藍色與黃橙色的搭配,讓畫麵產生流動感,展現時間和空間的流動性。”
我們再一次的觀賞了《星夜》這幅畫作, 黃色的球形在藍色背景的襯托下色彩鮮明,波狀的起伏似乎向前移動著,整個的畫麵呈現出了一種氣勢磅礴的力量。藝術是以色彩和視覺來表示其內涵的。雖然在認識上還需要提高和學習,參觀梵高博物館真的是不虛此行。
那麽梵高的繪畫藝術是怎樣被發現的呢?
那就要歸功於梵高的弟媳喬安娜.梵高.邦格爾。她和提奧結婚之後,養育了一個孩子。當梵高和提奧兄弟兩個都過世後,責任心使喬安娜做出了兩個決定:一個是要把孩子撫養成人,另一個就是要推薦梵高的作品,讓人們能夠認識到梵高繪畫的價值。
喬安娜當過外語老師,懂法語,德語和英語,她的能力在擴大與外界接觸時發揮了出來。經過一係列的努力之後,在不同的時間裏,組辦了梵高的畫展,使人們終於認識到了梵高畫作的價值。人們也許會問,為什麽喬安娜終生都在為梵高的畫展而努力,那是因為她對梵高的天賦堅信不移,當然也是為了提奧的心願。
願人們的生活更美好,願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