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白,從開始學習傳統太極拳,至今差不多,六年多了。也堅持基本天天打傳統太極拳。以前寫過兩篇關於學習太極拳的體會。敘述了學習,找老師與學習中對太極拳的認知。此篇主要介紹一下這六年來,按照這種向內修行方式,練習傳統太極拳,自己身體的變化與內心的感受。
大腿肌肉在二年後,明顯有力,也向膝蓋方向延伸不少。走路時,以前身體會前傾,當地麵不平時,踉蹌不穩,現在這些情況有了明顯改善。當然我也用了腳底矯形墊,這種改進不一定完全是傳統太極拳的功勞。
幾個月前,在後園幹活時,從一米高左右平台向後倒下時,自然反應,含胸拔背,順其自然,居然沒有一點受傷。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事。
因為工作關係,我的頸背一直很緊很硬,長期需要按摩師幫助緩解。二年後,按摩師就說我的頸背部肌肉恢複的有彈性了。在按摩中,我自己也可以有意識地隨著按摩師的指壓,繼續放鬆肌肉,感受到到按摩師指壓進一步深入到深層肌肉。
練傳統太極拳一年多後,在打傳統太極拳時,手掌手臂發熱,是經常發生的事,但不是每天會有的。我遵從老師與高手們的教誨,沒去追求這種感受。然後,慢慢的,命門會熱,過了比較長的時間,這種熱上升到大椎,但與命門的發熱相比,大椎的發熱,麵積小,時間短,而且發熱的次數明顯的少。三年後,有過幾次,在整個練習傳統太極拳的二十多分鍾時間中,整個後背都是熱乎乎的。這種舒服感覺,的確享受。
最明顯的變化是心態。練拳和站樁讓我越來越容易入靜,專注當下,心無旁騖,不被雜念幹擾。隨著練習的積累,看待事物的方式也逐漸趨於太極化,少了非黑即白的極端判斷。世間萬事很少有絕對的對錯,從不同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結果。理解與包容持不同觀點的人,順與逆、好與壞,都是自然對人事發展和行為後果的回應。
從每年的驗血指標上看,似乎傳統太極拳對心血管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傳統太極拳不可能如許多宣傳那樣,包治百病。在過去幾年中,我也遭遇過感冒,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腿麻,行動不便等疾病的影響。